遲樹義

遲樹義

遲樹義(遲樹藝) 1965年生於撫順,出生於藝術世家。當代最有潛質的藝術家之一,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1989年—1995年在北京先後做過幾家雜誌美術編輯和商人,1999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其間繪畫被中國美術館收藏,2004年在宋莊建立工作室,是當時被社會譽為頗有名氣的“草根藝術家”,成為顛覆教化模式一代,被公認為具有劃時代反叛意義的一代畫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遲樹義
  • 出生地:撫順
  • 出生日期:1965年
  • 職業: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
  • 主要成就:被公認為具有劃時代反叛意義的一代畫家
人物概述,藝術啟蒙,父親的影響,姐姐的陪伴,像“扎卡”一樣的老師,追逐夢想,體驗生活,流浪北京,具體迷戀現實主義,殖民文化,版畫實驗,情結宋莊,藝術評價,藝術簡歷,展覽,館藏,代表作品,

人物概述

遲樹義(遲樹藝) 1965年生於撫順,出生於藝術世家。當代最有潛質的藝術家之一。1989年—1995年在北京先後做過幾家雜誌美術編輯和商人。1999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其間繪畫被中國美術館收藏,2004年在宋莊建立工作室,是當時被社會譽為頗有名氣的“草根藝術家”,成為顛覆教化模式一代,被公認為具有劃時代反叛意義的一代畫家。繪畫的同時,文字也成為其表達現實看法的工具。無論畫面與文字,都在強調我們的眼神里看到的世界“荒誕”的現象和動機,我們所處時代表象下的“脂粉”文化現實。

藝術啟蒙

父親的影響

遲樹義生於文化大革命即將到來的時代,撫順巨大工業區構成的風景,天空急劇變化,地面骯髒,空氣中有著一種特殊的味道,足以吞噬這個城市和城市裡的人。鋪天蓋地的宣傳畫,工農兵形象,大字報大批判,這是一個特殊的城市風貌,樹立了革命榜樣“雷鋒”、有日本人留下的屠殺中國人的“萬人坑”以及“撫順戰犯監獄”,塵封的歷史像是到處洗不乾淨的灰塵。
遲樹義
他出生的年代,像是大革命風景中小小的點景人物,那些恍惚記憶,猶如跌倒後的大哭,沒完沒了。孩子仰視著他身邊的高大身軀,胸前佩戴的紅色像章和那個男人帥氣而威嚴的臉龐,讓孩子終於止住了哭聲。站在他身旁這個威嚴的男人,就是他的父親,他叫遲殿榮,是那個時代的畫家。
父親對於遲樹義的影響是巨大的,他本能的喜歡畫畫,對於形象有敏銳的撲捉力,他可以用形象解釋身邊所發生的故事。他童年的家庭環境是他人生的第一個畫室,隨處可見的畫筆、顏料、紙張、革命畫冊、字帖、幾百本連環畫冊和一台偽滿時期日本收音機,構成他童年所有的娛樂生活。他最喜歡畫毛澤東、列寧、魯迅、高爾基,這些到處可見的革命形象,全本臨摹高爾基人生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他的童年是在塗塗抹抹中度過的,那個動亂歲月里,父親的威嚴讓他常常趕不到自由的快樂,他不能亂跑亂竄,父親怕孩子學壞,索性把他們關在家裡練字、畫畫或帶他去畫畫的工作現場,去看父親在搭好鐵架上繪製十幾米的大幅宣傳畫,這巨大的場面震撼著幼小的心靈。
遲樹義
過了三十年,當看到義大利導演貝爾托魯奇的電影《末代皇帝》,影片開始幾秒中的畫面中,有幾個人在撫順火車站繪製巨幅毛澤東宣傳畫的鏡頭,這記憶是如此模糊又如此清晰。想起父親他們幹的事情真的是了不起,人們要天天看到巨人毛澤東巨幅油畫,那是件神聖的工作,他的父親是他人生路上的第一個啟蒙老師。

姐姐的陪伴

自打記事起就在練習寫書法,這是父親的要求。父親教導孩子們:“字是人的門面”。父親能寫一手自己風格的隸書,他喜歡書寫毛澤東詩詞。
遲樹義
小時候與三姐(書法家遲靜傑)一起去少年宮學書法,有幸拜書法家金意庵為師,後又拜吉林市博物館龐琦老師學書法。那時老師們正當年,說著一口北京話,他們身上散發著中國文人氣質。雖然後來沒有像小姐遲靜傑那樣在書法上有如此成就,但是他們依然得到老師的真傳,受益匪淺,尤其三姐遲靜傑已是國內為數可署女書法家之一。
二姐(畫家遲靜華),給少年時期的遲樹義買了很多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希望日後,他能成為一個有見解的人。遲樹義從小酷愛讀書,就是這筆墨的香氣和書寫碑文殘片上的古典詩文,使他的性格沉靜下來,所有的感覺都復活了,仿佛筆下那一橫一豎在漂移猶如精神無限的發揮。八大山人、顏真卿、柳公權,無數大家一直是撫慰他精神的良藥,奠定了他的中國文化情結。
姐姐們一直伴隨著遲樹義的成長,一直是他人生的導師,用愛的方式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他。

像“扎卡”一樣的老師

出於喜愛,遲樹義還是選擇了繪畫,隨後進入輕工業學校與袁丁(袁丁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版畫系)老師學習。那是無知無畏的年代,認識袁丁老師,當時還是十六歲的孩子。他外形酷似當時印度電影《流浪者之歌》中的壞人“扎卡” ,袁丁老師影響著畫家對男人形象的認識,男人像是一塊有硬度的金屬,袁丁老師是一個有魅力的男人,懂得欣賞好的東西,鼓勵學生要愛思考。是袁丁老師第一次讓他看到蘇聯畫家作品“菲欣、列賓”的素描,畫家對於人物的生動描寫,成了遲樹義效仿的對象,畫身邊的人打發少年無聊的時光。畫畫在某種意義上是在釋放一種情環,那個年代的孩子是“井底之蛙”,會放過這個老男人嗎?幾乎一有機會就會跟他聊畫畫的事,他也喜歡這樣。
遲樹義

追逐夢想

體驗生活

少年遲樹義做出最為反叛的事,是逃學離家出走,輾轉於火車站、農村去畫速寫,去農村尋訪當年祖輩用過的長工,他們在養老院度過最後的時光。沒有陽光的下午,他們好像靜靜等待死亡的來臨,夜晚躺在大炕上呻吟,這是終日勞作的後果。青年時期的遲樹義看到殘酷的現實生活,可是他無力改變他們的悲慘境遇,只能用手中的筆,以飽滿的熱情,畫出無數張素描,畫面所表達的是肉體上幾個皺褶,膨脹的血管,他們痛苦的表情,那些神態永遠凝固在畫面上。而當他回頭看梵谷所畫畫面是依然浪漫的時候,他已經開始懷疑他並沒有勇氣表達真實的農民,實際真實有多難?也許沒人願意看到那些殘酷的現實。此刻他開始懷疑生活不夠真實,或者是懷疑自己無力表達真實。
遲樹義
十六歲之前的遲樹義,總懷疑那些年代不夠真實,也許是根本就不存在,除非記憶如此模糊,想像如此不靠譜,但是留下的發暗發黃的圖片卻在做著真實的證據。那色調好似一處花園,作為畫面、文字都顯得油膩光滑,只有相信那些消失時光,才有理由告訴別人。留在記憶里的東西,會刺激他不斷展開過去已經破碎的時光,就從那條髒亂的街道開始,所遇到的人,罵罵咧咧,被人打或去打別人。十幾年在罵聲中成長,衍生成一種精神暴力叫做勇敢。或者,躲在無人的田野上,眼前是藍色的天空,堆砌的牆、大煙筒、閃亮的金屬油塔,如同要引爆或在火炬中燃燒一樣,那些風景所引發的瘋狂的想法,如同飄散在空氣里一股嗆人的菸草味,刺激鼻孔和血管,後來才發現是身邊的男人都在吸菸。

流浪北京

1989年遲樹義為了追求理想來到北京,正趕上中國美術館《中國當代藝術大展》、《中國人體藝術大展》。當時社會普遍存在著文化迷茫。遲樹義開始了異鄉的流浪漂泊,騎著腳踏車,聽著崔鍵的《一無所有》,那是青春的吶喊。無知無畏的青春就這樣在大街小巷裡穿行,而更為尖銳的是對於人生的理想,畫畫、生存、流浪、泡妞。那種生存狀態更像是這個社會的流氓與痞子,感知不到未來。
遲樹義
那時期,遲樹義先後在幾家雜誌社做美術編輯,《中國經濟文化》、《中國市場經濟》、《當今農民》,後來覺得自己是在混日子,決心不幹了,開始流浪畫畫。
為了能有個穩定的居所畫畫,遲樹義跟隨後而來的姐姐們一起創業做生意。正趕上改革開放的好年景,賺到了錢,1993年在朝陽區買了一處四合院,隨後姐弟三人放棄了生意,又專注於他們執著的藝術。當時的四合院,成為了當代藝術家聚會的場所,無論是國內或是國外的藝術家,都聚集在這裡,成了大家的根據地,那些年生活的很沸騰。
遲樹義

具體迷戀現實主義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遲樹義具體迷戀現實主義,迷戀美國畫家安德魯·懷斯(AndrewWgeth)。懷斯的畫風具體,撫慰中國畫家心靈的傷痕,那些鄉愁和懷舊氣氛所體現的正是一代人的憂傷。迎合當時社會背景,年輕藝術家找尋那樣的畫面,大家找不到理想的狀態。遲樹義回到那冰天雪地里去,去感受那原始部落鄂倫春民族的詩意,口頭相傳的神話民族,在那殘酷冰凍里,像動物一樣生存和死去。可當時的那些寫實作品,並未讓遲樹義感到滿意,因為他明顯感到那並不是他內心想去表達的現實,遠離他生存的現實。
遲樹義

殖民文化

面孔系列面孔系列
隨著社會開放,陸陸續續,西方大師作品展覽和畫冊在中國出現,西班牙畫家安東尼·塔皮埃斯(AntoniTapies)展覽、美國藝術家羅伯特·勞伸柏格(Robert`Rauschenberg)實物拼貼展覽、英國藝術家吉爾伯特和喬治(Gilbert&Ceorge)圖片展覽。看到了數不勝數的畫冊,看到了世界頂級藝術大師的作品,才真正看到藝術的種種可能。那個時期,幾乎都在模仿臨摹西方大師作品技術和樣式,一場場膜拜繪畫運動,形成了一代文化殖民地。
幾乎成名的畫家都可以找到西方大師的影子,但是看到作品依然充滿了熱情,生活的理想無疑是作品的內在動力。對於西方大師的眷戀,成了一個壓在那個時代藝術家身上沉重的包袱,也成了那個時代具體的偶像,所有的畫畫的理由和嘗試都已顯得不在重要,因為年輕,也沒有人想買你的畫。真正中國當代藝術是什麼?沒人說得清楚。剩下的只有個人偏執的喜愛。

版畫實驗

九十年代後期,遲樹義與姐姐們決定放棄商業上的成就,紛紛投入到自己的藝術創作中。遲樹義選擇去中央美院版畫系,跟隨魏曉明教授學習腐蝕版繪畫。
遲樹義
又回到學院,起初那些繪畫技術與畫面形式也並沒有找到作品內在精神動力。遲樹義放棄了以往經驗,材料引發非邏輯思考,非現實物質世界精神的糾纏,抽象化物質痕跡化作精神的意念,乾脆看不到現實的內容。那些畫面就是他精神幽靈,這些是無法用圖像所完全表達清楚的情緒,他一直在思考看到世界背後的精神意義。通過繪畫這種形式是否表達不同的形式和感受,這些是有別於學院教育的。當時的版畫創作得到前輩和社會的讚譽,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畫展,並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在《中國版畫》作專欄介紹,同時幾家報紙作頭版宣傳。

情結宋莊

宋莊作為中國最具特色的藝術家聚集區、最具創新可能性的第一藝術現場,吸引著懷揣夢想的藝術家紛至沓來。2004年,遲樹義與18位藝術家一起在宋莊建立了工作室,開始他瘋狂的藝術創作。

藝術評價

遲樹義有著這一代藝術家的典型經歷,可以從中看到社會背景對他藝術形成的重要性。當我們看到他畫面中符號化的圖像、自我面孔以及個人的眼神,已成為藝術家的替身,在不停轉換畫面之中,似乎他在不停強化一種自我感受,使其更加社會化,讓我們的情緒變得複雜起來。不知這是否是畫家遲樹義的本意,他的畫面不僅傳遞世俗優美情緒,有時也會讓人頭痛的不解。不管畫面是否清晰,語言是否簡練,能否打動人心,或者看過這些作品我們所想到的是什麼,都顯得不重要,我們更加相信一切真誠的態度和存在的意義,不管你喜歡或不喜歡,一切都停留在那畫面之上,合理與不合理的現象都存在於畫面之中。
遲樹義
在遲樹義的畫作里,開始繪畫本意的現實,人的精神頹廢的表象,正是當代藝術在現實困境的映像,一邊是藝術家的尷尬處境,一邊渴望精神的華麗,那些精神力量作品無非是圖像解譯,什麼觀念作品像是藝術家本身的自我嘲笑,他們如此荒誕看待今天所有人尷尬處境,藝術家似乎一切遠離現實,突然又身在其中,無時無刻的精神掙扎在現實與虛幻之間。這似乎成了所有藝術家最動人的一面,成為藝術作品內在動力。我們怎樣看待這樣生活中所產生的藝術作品。
他們如野草自生自滅,沒人相信他們的成長的意義,這是一個普遍問題,將面臨窮困潦倒,要並擺脫一切社會給予的束縛,拒絕了工作、流浪、酗酒、無拘無束、傾向無政府主義,試圖以自身的行為創作出自己的語言方式,成為藝術家完整理想。遲樹義保持著內心生活經驗的獨立性,好像在強調藝術絕對自由,這就是消除夢幻與現實,理性與瘋狂之間的界限,文明對人性的壓抑,就在與理性不斷迫使現代人屈從於現代文明所形成一套傳統。而提出了荒誕意識的必要性,他是否企圖打破人們對於當代文化的認識,在做一種嘗試,這是狀態是他們這批生存在宋莊的藝術家最好的描繪,來解釋藝術家人生的荒誕還是我們所處的時代的具體荒誕,實際我們強烈感受到一個藝術家精神思考。
今天的藝術家們對於藝術的認識,普遍存在一種可以說是時代的傾向。他們毫不迴避現實,把生活感受直接表現出來,包括現實的殘酷性,即“人的存在的意義”這種探討,生猛而毫無修飾畫面,在探討人性的價值,這是一種現實生活精神世界巨大奢侈。遲樹義一直尊重藝術在表達人的精神的自由,因為所有圖像與聲音也包含了人們的幻想。換言之,當代藝術,在很大的程度上,即表現出了這種非常明顯的現實殘酷性與荒誕性,也許在遲樹藝的油畫作品中感受到中國當代藝術一些狀態。
出生於60年代這批藝術家追隨藝術的所有熱情,以及個人經歷和作品之間關係,他們這代人在重建自我,確實成了時代的見證者和實踐者,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遲樹義的作品風格基本肯定了,並對當代藝術種種處境做了一定探討,也許一切在時間裡見證了歷史及個人的價值觀。

藝術簡歷

展覽

1999年入選第九屆全國美展
1999年中國美術館舉辦版畫聯展
2000年台灣國際版畫雙年展
2005年宋莊藝術開放展
2006年宋莊第2屆藝術展
2007年上上美術館[碎片]油畫藝術個展
2007年宋莊/原創藝術聯展
2008年宋莊藝術藏品展
2009年六國當代藝術展
2009陶情墨韻藝術聯展

館藏

中國美術館
國際藝苑基金會
中國版畫
台灣國際版畫協會
歐洲和亞洲的數家藝術機構、藏家

代表作品

選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