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邦村

達邦村

台灣省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村位於玉山群峰環抱中,是阿里山鄉最大的鄒族部落,旅遊勝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達邦村
  • 所屬地區:台灣省嘉義縣阿里山鄉
  • 面積:1.8平方公里
  • 人口:687人
地理位置,旅遊勝地,土特產,祭祀傳統,父系氏族,

地理位置

中國台灣省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村位於玉山群峰環抱中,由達邦和特富野兩個舊社結合而成,約200家住戶,是阿里山鄉最大的鄒族部落。家家戶戶植滿花草樹木,為簡樸的木製房舍平添蓬勃的生機。可貴的是至今還保留著許多鄒族傳統習俗,如承繼頭目長老制,保留男子集會所庫巴,每年8月收割時,村里照例舉行收割祭、播種祭及除草祭,而2月15日則由達邦和特富野輪流舉行豐年祭,慶祝豐收之喜,處處彰顯著鄒族文化之美。

旅遊勝地

鄒族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以狩獵為主,村中至今還保留有兩條狩獵古道,其中一條自達邦到特富野,長約5公里,單程需要40分鐘,沿途林木蓊鬱參天,行來趣味盎然。村中有阿里山上的第一巨木——拉拉喀斯一號神木,高20多米,樹圍24.75米,樹齡數千年。由於達邦村四周高山溪谷多,所以造就無數大小瀑布,如拉拉喀斯瀑布,從海拔2611米的東水山上直瀉而下,疑是銀河落九天,煞是壯觀;獅王峽谷兩岸峭壁間距離僅10米,峭壁下的潭水幽深,頗具原始之美,是探險旅遊者的好去處。

土特產

達邦村的作物以小米、旱稻、李、梅、桃、生薑、甘薯、竹筍為主,較特殊的作物有香菇、板栗、棕櫚、油桐、山茶、愛玉子等,此外,還有粟酒、薯酒、竹筒飯與菸草等特產。鞣皮和製革以及竹編等都是鄒族特有的手工藝。

祭祀傳統

達邦村村民生活比較儉樸,但非常重視祭禮,人人能歌善舞。重要祭禮有小米祭(即豐年祭)、馬雅斯比祭、栗收穫祭、年終大祭等。依傳統習俗規定,祭禮必須在庫巴舉行。庫巴平時為青年訓練與部落守衛中心,凡成年的未婚青年都要住宿庫巴。達邦村庫巴是一座木造房屋,豐年祭的祭禮參與者皆盛裝出席,以戴花入場、砍樹枝除罪惡為序幕,展開一連串虔誠的儀式,最後以輪舞作為結束。歌舞時皆可下場狂歡,將豐年祭帶入高潮。
馬雅斯比祭一般在凱旋、庫巴興建或大豐收時舉辦,演變迄今已成為豐富的綜合性祭禮,內容包括迎神祭、男嬰初登會所禮、成年禮、送神禮、婦女引火祭、家祭、歌舞祭等。祭禮必備的祭品有聖火、山豬、米酒、木蘭(鄒族神花)、赤榕樹(神樹)、樹皮籤條、糯米飯、茅草等。參與人員則必須盛裝,包括皮帽、禽尾羽、腰刀、槍、矛、皮套、山豬牙環、頭飾等,氏族長老則要另戴臂鈴。庫巴是部落政治、文化及信仰中心,庫巴的茅草屋頂種有木欄,柱子被蛀蝕後另加新柱,舊柱仍保留,以示傳承不息。內有火器、聖物神櫃和裝敵人首級的敵首籠。庫巴前的赤榕樹被視為神樹,平時不允許接觸,傳說是戰神來去的天梯,年終大祭即在此樹下舉行。
鄒族的傳統歌舞頗具特色。他們鐘情於瀑布的聲音,所以古歌謠旋律起伏,確像飛瀑和山林形成的特殊共鳴,令人盪氣迴腸。馬雅斯比祭中最特殊的迎神曲和送神曲,所用的幾乎都為延長的母音,有人猜測這是鄒族的古語言。原始歌謠多以詞、樂、舞合一的方式呈現,如果不是邊唱邊舞就唱不出來。

父系氏族

鄒族的社會組織是以父系氏族為構成單位,部落的管理以長老會議為首,一切重要部落事務皆由部落會議來決定。社(部落)有社神,即為土地神。玉山則是鄒族的聖山。
載歌載舞的達邦村民載歌載舞的達邦村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