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論

道論

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五十多部失傳了兩千多年的帛書,其中在兩張不同形制、不同年代的帛(一種緻密而輕薄的絲織品)上,用不同字型的朱絲欄墨形式,分別都抄有《德》和《道》這兩篇文章,學者們根據這兩部帛書成書年代的先後,將它們分別稱為帛書《老子》甲本和帛書《老子》乙本,統稱為帛書《老子》。考古和文本研究都已證明,它們下葬時就已是舊物或古董。

《道論》是作者肖鋼對帛書《老子》中《道》篇的詳細解譯。肖鋼證明,《道》篇與《德》篇是分別寫作於兩個不同時期的論文,是兩篇獨立而又主題密切相關的文章。

基本介紹

  • 書名:道論
  • 作者:肖鋼
  • ISBN:9787542649904
  • 類別:文化
  • 頁數:294
  • 定價:379.00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2014年11月
  • 裝幀:精裝
  • 開本:787X1000 1/16
肖鋼的《道論》,內容簡介:,作者簡介:,《道論》目錄:,何晏的《道論》,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肖鋼的《道論》

內容簡介:

《道論》是作者肖鋼對帛書《老子》中《道》篇的詳細解譯,也是長沙馬王堆·帛書《老子》的破譯報告,是歷時三十年兩次國家立項的實驗驗證。
《道論》揭示了“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冷爆炸理論,揭秘了《老子》超級學習法和超級養生法的核心原理。

作者簡介:

旅美學者肖鋼先生,1983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長期從事從實驗室到臨床的生命科學研究。
基於跨學科的知識背景,歷時三十年深入研究道、醫、佛、儒等中國傳統文化,是生命潮生物反饋理論模型的提出者和建立者。

《道論》目錄:

全書共分為七個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
對本書為什麼稱為《道論》而不稱為“道經”、書名中“破譯”所指的四層內容、本書的分章法以及成書過程做了介紹。
第二部分:簡報
對破譯的主要內容分十個主題進行了提綱挈領的歸納,從老子介紹的一份實驗指導書,到他通過這個可重複的實驗對道的客觀存在的發現,到對道的三個定義及八種屬性的探討,以及因此而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中完成的六大發現和四大發明成果,展現了老子所創立的仿生學社會科學體系,全面解析帛書《老子》不僅是一部主題鮮明、概念清晰、邏輯嚴謹、論述有據、具有重大研究成果的科學著作,還是一座中文發展史上再也沒能被超越的高峰。進而證明《道》是老子發現、證明、套用道的一篇的科學論文,是道的原理篇,並以豐富詳實的證據說明了帛書《老子》的道不是《道德經》的道,它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不為人知的巨大科學成就,是老子發明的超級學習法和超級養生法的科學原理。
第三部分:帛書《老子》破譯報告上部《道論》
《道論》共分為37章,每章均分為七個部分,依序展開破譯過程,如下:
【帛書原文】:以長沙馬王堆帛書《老子》甲乙本合訂校定本為原文。
【中心思想】:概括本章的主題,指出承上啟下的關係,讓讀者看到老子思想的清晰脈絡及其圓融貫通的整體性。
【原文破譯】:對照原文,逐句陳列白話譯文,讓讀者的現代知識和意識,更容易穿越古今。
【破譯要點】:指出本章的文眼、密匙和關鍵概念及重要注意事項,化解迷津,幫助讀者走進老子的科學世界。
【破譯註解】:引證《說文》、《康熙字典》、《漢典》,解析重點字詞,踐行老子的“言有宗,事有君”。
【版本比較】:引河上公的《老子道德經章句》、王弼的《道德經注》、唐玄宗的《道德真經》、嚴復的《評點老子》,與帛書《老子》逐句列表對照,以背景拖灰方式,標示各版本間贅言、贅句和文字變異,便於讀者參照研究。
【重要提示】:指出帛書《老子》與《道德經》之間,由文字差異導致的文意畸變。
第四部分:帛書《老子》全文
《長沙馬王堆帛書(老子)甲乙本合訂校定本》全文
第五部分:帛書《老子》字目表
帛書《老子》全文約5400餘字,其中,以不重複計算約使用了780個字。本字目表以字在書中出現的先後為序,對該字在全書中的使用頻次計數,以便於學者做深入研究之備用。
第六部分:插頁
本書共有12個插頁,除引用的圖片外,另有6篇與老子研究相關的短文。
第七部分:附贈光碟
1.《無為的真諦》:重在說明帛書《老子》中既有“無”(簡體的無)字,也有“無”(繁體的無)字,“無(簡體 的無)為”根本不是“無(繁體的無)為”。--片長約42分鐘
2.《不言之教的秘密》:“不言之教”不是“以身作則,示範教人”,而是一項使自己脫胎換骨、生命升華的行為技術。--片長約29分鐘

何晏的《道論》

何晏的玄學思想主要從他的兩篇充滿濃厚玄學思辨色彩的著作《道論》、《無名論》中體現出來。《道論》主要論述了“道”所具有的特性,《無名論》論述的則是聖人體道。《道論》云:
有之為有,恃無以生;事而為事,由無以成。夫道之而無語,名之而無名,視之而無形,聽之而無聲,則道之全焉。故能昭音響而出氣物,包形神而章光影;玄以之黑,素以之白,矩以之方,規以之圓。圓方得形而此無形,白黑得名而此無名也。
這段話意思是說,天地萬物之所以能夠成為“有”,依賴於“無”而生存;人間之事之所以能夠成為事,憑藉著“無”而成功。說起這個“無”,沒有言語可以描述,沒有名稱可以稱呼,視之而無形象,聽之而無音聲。也正因如此,所以它才能顯出音響而引出器物,包含形神而彰明光彩。黑依賴它而成為黑,白依賴於它而成為白,方依賴於它而成為方,圓依賴於它而成為圓。它使方圓成形而己無形,它使白黑得名而己無名。
何晏在《道論》中首句即點明了“無”與“有”之間的關係。“有”之所以能為“有”,是依侍著“無”而生的;而“事”之所以能成“事”,則也是靠著“無”來完成的。他的這個說法顯然來自老子。《老子》第一章云:“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第四十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都在說明這個道理。不過這裡的“有”並非指萬物,而是指道的“有”性。而何晏的學說中,強調的是“無”,何晏將“無形”、“無名”之道視為萬物存在的本體和根據,認為“圓方”、“白黑”之所以能完美地存在,是因為主宰它們的道具有“無形”、“無名”的特性才導致的。在道的“有”性上並未深究。因此何晏的哲學常被稱為“貴無論”。何晏主張“天地萬物皆以無為本。無也者,開物成務,無往不存者也。陰陽恃以化生,萬物恃以成形,賢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無之為用,無爵而貴矣”(《晉書·王衍傳》綜述何晏、王弼之玄學思想)。“無”為萬物之本源,又潛藏於萬物,還是萬物賴以生存的依據。何晏的“無”並不是純粹的“無”,而是萬物之“有”內在的東西。他指出:“於有所有之中,當與無所有相從。”(《無名論》)用今天的話表達,“有所有”是個別,“無所有”是一般,一般寓於個別之中。所以在何晏的《道論》中,“有”僅指具體有名有形之事物。
而且何晏還認為,道是無法命名的,也沒有具體形狀、聲音的。而關於道的無聲無形,《老子》四十一章所云“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即是在闡述道的無形無聲;關於無名觀念,也是來自於老子,《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及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就是說明道的“無名”即不可言說性,所以何晏認為“道之而無語,名之而無名”。從上述分析可見何晏學說與老子學說的密切關係,何晏受老學的影響之深。

圖書信息

出版社: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6月1日)
叢書名: 楊國榮著作集
平裝: 32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61767733, 7561767730
條形碼: 9787561767733
尺寸: 22.8 x 15.2 x 2 cm
重量: 499 g

作者簡介

楊國榮,1957年生於上海,浙江諸暨人。華東師範大學紫江特聘教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長、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國際儒聯理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上海中西哲學與文化比較研究會會長,清華大學等校的客座教授,美國比較哲學雜誌Dao:A Jouran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編委。先後在牛津大學、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從事學術研究。已出版學術著作10餘部,其中10部同時出版于海外;在《中國社會科學》、Philosophy:Eastand West等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l50餘篇,多種論著被譯為英、德、韓等文在國外出版與發表。

內容簡介

《道論》主要內容包括了:哲學總是一再地向開端回溯。這不僅表現在哲學的沉思每每以古希臘或先秦為歷史之源,而且在於哲學往往以反思自身的方式,不斷地追問何為哲學或哲學究竟是什麼。無論是史的考察,抑或是理論的思與辨,都以不同的方式指向何為哲學的問題。歷史地看,哲學的不同形態、不同進路,也常常相應於對哲學本身的不同理解。哲學究竟是什麼?這一追問可以從不同的方面展開,而形上之維無疑是其中重要的方面。然而,自實證主義對形上學提出種種質疑後,冷落、蔑視、嘲弄、拒斥,便漸漸成為後者時常遭遇的厄運。隨著形上學漸遭疏離和拒斥,哲學究竟是什麼也越來越成為問題,與此相應的現象之一,便是哲學與具體領域的知識開始呈現某種趨同之勢。從歷史的演進看,這種狀況的出現當然與近代以來哲學研究本身漸趨職業化、專業化相關。哲學本質上是智慧之思,從事哲學思考的哲學家,首先是志於道的思想者。但是,一旦哲學成為某種職業或專業,那么哲學家也就容易由智慧的追求者,轉化成僅僅從事某一層面、某一個方面思考的專家。職業化、專業化的工作涉及的主要是存在的特定領域、特定方面,專家的關注之點,也每每限於某一領域或方面,哲學的職業化與專業化以及哲學家的專家化,既將形而上的沉思推向了哲學的邊緣並相應地懸置了對存在本身的追問,也在歷史與邏輯雙重意義上導致了哲學的知識化。

目錄

自序
導論
第一章 形上之域與存在的具體性
一、存在之思與形上之域
二、形上學的抽象形態
三、人與世界圖景
四、存在之序
五、時間、過程與歷史
第二章 存在的價值之維
一、是什麼與意味著什麼
二、價值和評價
三、價值、規範與世界的變革
第三章 認識、存在與智慧
一、認識的本體論前提
二、“知”(knowing)與“在”(being)
三、知識客觀有效性的形上根據
四、知識、智慧與人之“在”
第四章 存在與方法
一、當然之則和必然之道
二、思維的秩序、行動的秩序與存在的秩序
三、理解與涵養
第五章 語言的形上內蘊
一、以名指實和以名喻道
二、解釋世界與變革世界
三、語言與人
第六章 美的本體論意義
一、審美秩序
二、存在的完美
三、美與自由
四、美與真、善
第七章 道德與存在
一、規範、義務與倫理關係
二、道德主體
三、行為情景與存在境域
四、社會整合的道德前提
第八章 日常存在與終極關切
一、日常生活與日常存在
二、日常生活中的人
三、已然與自在
四、終極關切:存在的自覺
五、極高明而道中庸
第九章 形上視域中的自由
一、存在的統一之境
二、自由與自因
三、自由的價值內涵
附錄哲學何為
後記
新版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