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文登營

《過文登營》是明朝戚繼光所寫的一首七言律詩。該詩前四句寫過文登營所見邊防形勢,後四句弔古感事,描繪了文登營防區一帶風光和秦漢歷史遺蹟。該詩主要運用了反襯、情景交融等表現手法,表現了作者忠心報國的憂患情懷、雄心壯志和放眼世界的國防意識。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過文登營
  • 創作年代:明朝
  • 作品出處:《止止堂集》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戚繼光
作品原文,版本一,版本二,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版本一

過文登營
冉冉雙幡度海涯,曉煙低護野人家
誰將春色來殘堞,獨有天風送短笳
水落尚存秦代石,潮來不見漢時槎
遙知百國微茫外,未敢忘危負歲華

版本二

過文登營
冉冉雙幡度海涯,曉煙低護野人家。
誰將春色來殘堞,獨有天風送短笳。
水落尚存秦代石,潮來不見漢時槎。
遙知夷島浮天際,未敢忘危負年華。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文登營:明代設定在文登山(在今山東文登市東)的營衛。相傳秦始皇東巡,召集文士登此山歌功頌德,故名。
②“冉冉”句:是說乘船慢慢前進,渡海至此。冉冉:慢慢前行的樣子。“冉冉雙幡”指巡航威儀。幡:直著掛的長條形旗子。海涯:海邊。作者這次巡視是從即墨(今山東即墨)出海,沿海岸前往山東半島東部海防備營地,所以說“度海涯”。“渡海涯”指海軍生涯。
③曉煙:早晨的煙氣。低護:猶言籠罩著。野人家:鄉野老百姓的住處。
④將:攜帶。堞(dié):城牆上的齒形矮牆。殘堞:形容文登營壘年久失修。
⑤笳:指軍號。短笳:短促的號聲,喻指有軍情。天風:風。風行天空,故稱。
⑥秦代石:指秦始皇東巡至文登山所立紀功之石。
⑦槎(chá):木筏。漢時槎:傳說天河與海通,住在海邊的人,年年八月見有浮槎去來,不失期。漢時曾有人乘浮槎到一城,遙見官中有許多婦女織布,一男子牽牛在河邊飲水,以為到了天河(見《博物志》)。
⑧百國:許多國家。微茫外:指在遙遠的海外。
⑨未敢:不敢。忘危:忘掉危險。歲華:年華,時光,年歲。

白話譯文

緩緩的雙幡船送我來到海邊,清晨的霧靄低低地迷漫川原。
是誰給破敗的城牆送來春色。海風徐徐、號角聲響徹長天。
浪頭低落、猶見秦皇記功的石刻,海潮湧來,看不到漢代木筏浮泛。
那遙遠迷茫的海外列強虎視耽耽,我怎敢忘記自己肩負的衛國重擔。

創作背景

這首七律是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春,作者在山東沿海負責防禦海上倭寇的時候所寫的。當時作者任登州衛指揮僉事,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營二十五衛所。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詩的首聯緊扣詩題,敘事寫景,寫作者乘船出海巡視海防及所見沿岸村落曉景,“冉冉雙幡”顯示了戚繼光的將帥風采和戚家軍的精神風貌。“曉煙低護野人家”,指巡航所見,描寫出一幅和諧寧靜的民眾生活。此聯敘事寫景,把雄壯的軍隊和和諧寧靜的生活置於同一畫面,形成強烈反差,為抒發作者保家衛國的豪情作好了情景鋪墊。
頷聯兩句緊承首聯,寫經過文登營防區所見殘堞及似聞笳聲,暗指海防由於朝廷不關心,以致營壘殘破,年久失修,防務廢弛,令人憂慮,描寫春色掩映的城牆,天風吹送的軍號。“誰將”詰問句,寫出作者見到文登春色的驚喜心情。此聯既寫出了軍中特色,又把文登春色描寫得悲壯遼闊、悠然閒適,抒發了作者對和平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同時對抗擊倭寇、保家衛國充滿著樂觀向上的精神。
頸聯借景抒情寫潮落可見秦代刻石、潮來難見漢代船隻的景象,慨嘆秦漢時的國力強盛、海疆安寧以反襯明朝的衰弱,暗喻盛衰有時,今不如昔,也寄託著作者對國勢強盛、海晏河清的嚮往之情,作者由實景而引發的聯想和感慨。潮起潮落,掩映千古。初秦的強盛,“代石”猶存;漢代的旺達,國富民強、百夷賓服,但“槎”筏卻不見了。這裡,作者追溯千古,聯想到國勢衰頹的現實,寄寓了深沉的憂思。
尾聯乘情而出,抒發感慨,點破主題:我知道遙遠的海外還有許多國家,其中有些國家例如倭國對我國並不友好,多年來一直縱容倭寇掠擾我沿海地區,祖國被,侵略、人民遭蹂躪的危險是客觀存在的,因此我決不敢忘記這些危險,決不敢虛度自己的年華。這是作者登營遠眺所升華出的報國之情。
“安不忘危,忘安必危”是中國古代優秀軍事家的一貫思想。鑒於具體的歷史的原因,中國古代軍事家的防患對象主要針對北方和西北方的陸上敵人。“遙知百國微茫外,未敢忘危負歲華。”值得注意的是,戚繼光站在捍衛祖國和人民安寧的歷史潮頭,適時提出了加強海防、防止敵人從海上入侵的思想,這就為中國軍事思想寶庫增添了新的內涵。正因為戚繼光具有軍事上的卓越見識,並率領中國浙、閩等地沿海軍民浴血奮戰,嚴懲來犯倭寇,保一方平安,所以他才能成為炎黃子孫人人景仰的一代抗倭名將。

名家點評

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汪平《金元明清詩詞曲鑑賞詞典》:這首詩自然平易,不炫耀文學技巧,而以感情動人。作者對歷史盛衰的感慨,以及立志報國的雄心都有很深刻的藝術感染力。

作者簡介

戚繼光(1528-1587),明抗倭名將,軍事家。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山東登州(今蓬萊)人。出身將門,十七歲襲父職任登州衛指揮僉事。後任參將、總兵官,在浙江、福建沿海抵抗倭寇,所編練新軍,人稱“戚家軍”,為抗倭主力。經多年奮戰,終於基本平息了東南倭患。明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以都督同知調鎮薊州,加強戰備,在鎮十六年,以功進左都督。晚年又南調廣東,不久免官罷歸,病死於家。軍事上多所著述,對練兵、治械、陣圖等都有創見。亦能詩,多慷慨憤激之辭。有《紀效新書》《練兵實紀》《止止堂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