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安樂山聞山上木葉有文如道士篆符雲此山乃

《過安樂山聞山上木葉有文如道士篆符雲此山乃張道陵所寓二首》是 宋 代詩人 蘇軾 所作詩詞之一。標題斷文應該是:過安樂山,聞山上木葉有文,如道士篆符,雲,此山乃張道陵所寓,二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過安樂山聞山上木葉有文如道士篆符雲此山乃
  • 朝代:宋
  • 作者蘇軾
  • 體裁:詩詞
作者,詩詞正文,注釋,

作者

詩詞正文

其一
天師化去知何在,玉印相傳世共珍。故國子孫今尚死,滿山秋葉豈能神。
其二
真人已不死,外慕墮空虛。猶餘好名意,滿樹寫天書。

注釋

賞析
位於蜀中瀘州合江縣東八十三里處的安樂山上,有一似冬青又非冬青的樹葉,上有類似加有官府印信文書符篆上所用的文字元號,且葉葉不同。傳說是沛國人張道陵客居蜀中時,在鵠鳴山學道,造作符書,教化百姓所為。
張道陵本太學書生,博通《五經》,晚年嘆息“此無益於壽命”,於是學長生不老術,由於家貧無法煉就“黃帝九鼎丹”,而治生營田牧畜,又非其所長,在聽說蜀人多醇厚易教化,且多名山後,於是與弟子入蜀。忽有天人傳授給張道陵治病之道,於是蜀中的百姓翕然安定,奉事之以為師。後來,張道陵修煉得道成仙,白晝飛升天界。
東坡似乎對張道陵修煉成仙之道很是不屑,質問道:天師張道陵您修煉成仙飛升天界在何處,您所遺留的經決、符章、印劍等子孫曾累世守之,如今,您看見了嗎,安樂山上滿山都是您留下的篆符文葉,而家鄉的子孫卻早已死去了,您的長生之道難道能顯靈嗎?
東坡繼而又調侃地說道,張道陵已修煉成仙成為不死的真人,於是下落天界別有喜好:就像我有愛好名譽、追求虛名的願望一樣,在安樂山的滿山樹上寫下了這元始天尊所說之經。
如果把這兩首詩的邏輯倒過來,即成為:安樂山上的篆符文葉,是張道陵為追求虛名,下落天界所為,是其“外慕”的“業餘愛好”而已。您這一業餘愛好不打緊,家鄉的子孫卻曾虔誠地累世守之,如今,您看見了嗎,安樂山上滿山仍是您留下的篆符文葉,而家鄉的子孫卻早已死去了,您的長生之道難道能顯靈嗎?
如果說東坡對張道陵的質問是對張道陵修煉成仙之道的不屑,那么,東坡在對張道陵調侃中,不惜將自己做墊背:不直接說張道陵有愛好名譽、追求虛名的願望,而是用“就像我一樣”作緩衝,則顯示了東坡豪放不拘的胸襟和幽默風趣的興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