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行設計

運行設計

運行設計,是針對建築或環境的特定要求,以活動發生地點的建築或場地設計及現狀條件為基礎,對活動運行期間的空間分配、人行和車輛流線及運行所需的臨時設施進行的妥善安排和布置。

顧名思義,運行設計是基於“運行”的設計,設計工作主要受限於運行的場所與空間,而著眼於如何滿足運行的、對空間和場所的需要,已達成運行的任務和目標。也就是在現有場所和空間的基礎上,通過運行設計儘可能尋找和創造條件,在成本、需求和設施(包含場地、空間、給排水、電力、通風、空調、設備等)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順利完成項目任務。

運行設計的成果要體現的是場館、場地或空間的使用狀態,簡單地說就是在某種特定運營需求下如何科學合理地使用某個場所、空間的規劃設計。運行設計一方面體現著運行團隊的管理思路,另一方面又包含了設計方的科學分析成果。

運行設計的核心是服務, 為運行團隊服務。它是用來幫助運行團隊實現其使用和管理意圖的工具,為運行團隊在成本、需求、設施和資源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運行設計的過程也是設計單位協助運行團隊理清管理思路的過程。

運行設計也可以成為項目管理的工具。運行設計對範圍管理、時間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溝通管理等領域均有較為明顯的作用。實際上,運行設計的產生和發展也正是出於管理奧運會這樣複雜龐大的項目的需要。

背景,主要內容,空間分配,流線設計,專項系統規劃設計,意義,主要套用領域,大型活動的策劃與運行,公共設施建築規劃與設計,運行設計與建築設計的異同,臨時活動項目,常規建設項目,

背景

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夏季奧運會首次提出了運行設計的概念。這一屆奧運會除競技成績外有兩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話題:一是奧運會開始前一周在奧林匹克公園發生了恐怖攻擊;二是其被稱為有史以來商業味道最濃的奧運會。 Polk-McRae公司(美國著名經濟管理諮詢公司)和喬治亞大學特利經濟學院經濟成長研究中心所提供的資料顯示,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給喬治亞州帶來的總體經濟影響為51億美元。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正是這種無孔不入的商業運作迫使主辦方想盡辦法來儘可能更經濟實用地來建設和利用硬體設施;也正是在這種動力的驅使下,運行設計應運而生,以求儘可能解決商業、競技和設施之間的矛盾和問題。
在2000年悉尼夏季奧運會的組織過程中,運行設計的理念得到了推廣和發展。澳大利亞的設計師們利用它來解決競賽、市場、公共安全、交通、住宿、服務、物流、媒體等一系列問題,逐漸擴充並完善了運行設計的程式和內容,形成一套完整的服務於奧運會和殘疾人奧運會的運行設計體系。由於其對運行團隊也就是賽事組織者的極大的幫助和支持,運行設計得到了國際奧委會(IOC)和悉尼奧運會組委會的高度認可和大力推廣。此後,各屆夏季、冬季奧運會、殘疾人奧運會以及洲際運動會紛紛將運行設計作為一項重要的手段來完成賽事的籌辦和準備,甚至成為某些賽事籌備工作的必要環節。
運行設計的概念引入我國,源於2008年北京第29屆夏季奧運會和第13屆殘疾人奧運會的舉辦。在北京奧運會的籌辦過程中,根據國際奧委會的要求和賽事組織運行的要求,對全部競賽場館與非競賽場館都開展了詳細的運行設計工作。北京奧運會的運行設計成果作為場館建設、場館運行和賽事組織的工作依據,為北京奧運會“無與倫比”地成功舉辦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從1996年到2010年,運行設計在奧運會的範疇內一直在發揮巨大的作用。然而,運行設計起於奧運會,卻並不僅服務於奧運會。它的理念適用於各類大型體育賽事、展覽展會和商業、文化藝術活動,也同樣能夠對交通樞紐、大型公共建築、醫院、居住區等等常規的建設項目的規劃建設提供另外一個角度的專業支持,使得這些建築更加人性化,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這樣的套用在國外已經開始,無論是商業、文體活動還是建築,都或多或少地體現出了運行設計的理念。
通過為奧運會提供服務,一批設計人員逐步成為專業從事運行設計的專家。這些運行設計專家和人員主要來自於建築設計人員和項目管理人員,通過參與奧運會的運行設計服務而成長起來,具有強烈的國際化色彩。
2008年北京迎來了中國的第一個奧運會,2010年上海迎來了世界博覽會、廣州迎來了第16屆亞洲運動會,2011年深圳將迎來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2014年南京將迎來第二屆夏季青年奧運會,還有我國4年一屆的全國運動會、城市運動會和農民運動會等國內綜合性體育賽事,每兩年一屆的北京和廣州汽車展等大型展會活動,以及各種不同規模的文化和商業活動、音樂節、展覽等等不斷進行。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文化體、體育、藝術活動頻繁舉行,越來越多的公共、商業、娛樂設施在不斷建設, 運行設計所帶來的理念和方法將幫助我們更加合理科學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運行設計的出現和廣泛套用,為大型活動的組織和運行以及相關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 也為政府相關行政主管部門規範行業和保障公共安全提供了新的措施和手段。

主要內容

運行設計既可以簡單,也可以複雜,這是由其所服務的對象決定的。對於國際大型賽事(如奧運會、世界盃等)、城市重大交通樞紐(如機場、火車站等)來說,項目周期長、規模大、範圍廣、矛盾多,運行設計就相對複雜一些,設計周期也比較長;而文藝演出、商鋪、車站等規模較小的項目,設計的周期短一些,相對簡單一些。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無論運行設計複雜或是簡單,主要內容都離不開下面幾個方面:
Ÿ 空間分配:根據運行的需求,以客觀條件為基礎(包括環境、投資以及其它客觀限制條件),劃分功能空間和註冊分區。
Ÿ 流線組織:對車輛和人群的活動範圍及路線做出詳細的合理的安排。
Ÿ 設施布置:根據流線組織和空間劃分的成果,做出各類服務設施的系統點位布置安排。
Ÿ 系統配合:水、電、氣、熱、訊、照明、音響、公共廣播等系統的設計或配合設計

空間分配

運行設計中的空間分配主要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使用功能上的空間分配和運行管理上的空間分配,分別稱作運行分區(Operation註冊分區(Accreditation。運行分區與註冊分區是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
首先,運行分區關注的是空間的使用屬性,例如交通空間、經營空間、比賽場地、集散廣場、物流存放、後勤服務等等。而註冊空間的重點是各個區域的準入許可。二者關注的角度和重點不同。
其次,運行分區和註冊分區是互相影響不可分開的。運行分區是註冊分區的基礎,而註冊分區的可行性又影響功能區域的劃分。
下面對運行分區和註冊分區的主要內容做一個介紹。
1、運行分區
顧名思義,運行分區就是從使用功能的角度對空間進行劃分。
功能空間劃分的基礎是充分理解組織者在運營管理上的想法和需求。在此基礎上進行歸納和分析,進而對空間進行分配。通俗地說,就是搞清楚用哪一塊地方來乾什麼。
通常來說運行設計面對的是兩種情況:一是在已建成的建築或場地舉辦臨時性活動;二是在項目的建築設計過程中考慮未來的運行需求而預先對空間做合理劃分。
對前者而言,已建成的建築或場地內可能已經包含種種表演或展出空間、公共集散空間、辦公空間、技術用房、儲藏空間等等,在建築設計中設計者對這些空間的使用功能已做了初步的安排。但是,對於臨時性的活動來說,由於活動的組織者不同、活動的性質和內容不同,每一次的活動都會有其特定的功能需求。有時這些需求原建築設計中是無法預料到的,因而沒有也無法提前給予考慮。而且,有些功能需求並不一定要在建設階段予以考慮,最明顯的就是體育場館中的比賽場地。比如,一個場館可以舉行排球,比賽也可以舉辦演唱會,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在建設過程中固定成一種使用功能。所以,一般設計成一個通用的場地,在設計初期要考慮好相關預留條件。在使用過程中,再根據每個活動需求採取臨時手段來解決活動需求,以免投入過大造成浪費。所以,對於在一個建成的建築或場地舉辦一個臨時性的活動,該建築或場地的原有建築設計無法兼顧一個臨時性活動的全部使用功能的。
因此,在一個已建成的建築或場地上舉辦一個臨時性活動時,就必須根據活動需求對功能空間進行重新劃分。在進行功能空間劃分的時候,首先要明確理解各個運行分區所需要使用的範圍大小,即每類客戶群(空間使用者)所使用的空間大小,哪一個房間由誰(客戶群)來使用,哪一個區域由誰來管理。在進行空間劃分的過程中,由於場地(空間)的有限性和各客戶群場地(空間)需求的不確定性,矛盾幾乎不可避免,而運行分區就是要理清和解決這個矛盾。
舉一個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例子,住宅的戶型設計。我們每個人對戶型都有共同的要求,那就是健康。戶型的設計以起居生活規律為準則,做到公私分區、動靜分區、潔污分區、戶內流線組織合理。所謂公私分區就是把公共生活空間集中設在一區,而把私密生活空間集中設在一區,潔污分區是把有污染的空間與潔淨的空間分隔開。在戶型內有污染的空間一個是玄關、另一個廚房。玄關是換鞋的地方,為避免把外面的灰塵帶進家裡,就應把這個空間與其他空間分隔開;廚房是有油煙的地方,也應與其它空間分隔開。公共活動空間比較吵鬧,應設在外側靠近入口處,私密生活空間需要安靜,應設在里側。這就是最簡單的運行分區設計。
2、註冊分區
註冊分區指的是與客戶群活動秩序相關的空間劃分,是管理各客戶群通行許可權的工具。
作為活動的組織者或場地的管理者,為減少人員交叉流動,降低各類風險,保證所有工作按秩序進行,保證各個區域和人群的安全,基本上都要進行準入政策的控制。舉例來說,一個演唱會,觀眾不能跑到舞台上或是後台,觀眾活動的區域只有坐席區、集散區和驗票區。又比如,我們在餐館就餐,顧客未經允許是不能進入後廚區域的。通過註冊分區,以不同許可權的通行證區分不同的人群,通過規定不同許可權人群可以到達的空間範圍,來保證每個客戶群只在自己的空間內活動,而不能隨意流動到其他客戶群的許可權區域,影響其他客戶群的活動,從而降低人員交叉流動帶來的各類風險,保障活動順利進行。
一個客戶群被授予什麼樣的註冊許可權,取決於該客戶群在活動運行中所處的地位以及所需實現的功能目標。需要說明的是,註冊分區的準入不是非此即彼的,一個客戶群可能只擁有一個註冊分區的通行許可權,也可能擁有多個註冊分區的通行許可權。對於沒有某個註冊分區通行許可權的客戶群,臨時要進入這個註冊分區,可以通過事先制定的程式(如升級卡)來獲得該註冊分區的臨時準入。
註冊分區將影響到各區域間臨界處的詳細設計。為防止客戶群在不同註冊分區之間流動,需要在臨界面增加隔離設施、驗證點等手段來進行控制。這一點將影響到臨時設施設計、實施、運行、保障和費用等問題。
註冊分區並非是運行分區的重複,而是在運行分區的基礎上對空間區域進行更明確的進入控制。一個註冊分區有可能只包含一個運行分區,也有可能包含多個不同屬性的運行分區。
註冊分區對一個活動的成功舉辦起著重要的作用,對於規模龐大的活動或是在地形複雜的場地上舉辦活動則更是如此。服務對象、工作人員以及其他群體(即各類客戶群)的活動區域,都是需要嚴格劃分的。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會出現各種人群在各個區域內相互穿插,形成無序狀態,情況嚴重的還會影響到公共安全和應急疏散。
3、分區功能設計
分區功能設計是運行設計階段的一項內容,其核心任務是根據運行組織的要求,在運行分區規劃的基礎上對每一個分區進行詳細的空間布置。
分區功能設計是為相對複雜的項目準備的解決各客戶群內部矛盾的設計環節。對於任何一個客戶群來說,都有可能包含諸多的業務口。這些業務口之間有其自身的運行需求也有相互之間的運行需求。分區功能設計的主要內容就是在運行規劃的基礎上,為各業務口進行使用空間的詳細設計,對其需求做出明細,對空間分配布局、對進行安排,對資源進行配置等。主要包括房間的劃分、通道的設定、隔斷的設定以及房間或空間內部的布置。分區功能設計的工作,可能會具體到每一個房間的開門朝向,使用人數和家具配備,軟硬隔斷的設定,甚至於每一個房間的編號和名稱。

流線設計

流線設計是運行設計的重要環節,也是運行設計基礎性的內容。
什麼是流線?簡單地說,流線是人和物在建築空間或場地中流動的行為軌跡,是場地功能要求的流動性體現,是各客戶群和物資的抵離路線。流線體現著運行分區和註冊分區之間的關係。在一個活動場所中,活動的人多、車多、物也多,各功能區之間有著複雜的聯繫與分隔,人流、車流、物流等各種流線穿插其間,形成一個複雜的系統。流線設計的目的就是使空間組織與人、車、物保持協調,保證人流、車流和物流的順暢,不混流並避免不必要的交叉。
流線設計,從表現形式上來說,主要是人行流線和車輛流線兩個部分(物流屬於人流或車流的一個部分)。流線組織設計的依據主要包括:運營管理目標、客戶群行為模式分析,地區相關交通模式分析以及場地功能和條件。可以從外圍流線和內部流線兩個角度來進行研究。通過流線設計,使得人車的流動更為合理,提高“流動”的效率。
流線設計是以運行分區和註冊分區為藍本展開的。而在流線設計中產生的分歧也可能反過來迫使運行分區和註冊分區的作反覆調整。
近來,網路上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案例:由北京市民和網友發現北京捷運東單站的換乘流線存在設計缺陷,在捷運1號線和5號線之間換乘時,人流必定會在某一處形成一個交叉點,互相阻擋。如圖1.1(方案由搜狐網友cjg9527s製作)。
圖1.1 北京捷運東單站換乘現狀流線示意圖
運行設計
每天上下班高峰期,情況尤其嚴重。兩股洶湧的上下班人流碰撞在一起,難解難分。儘管捷運站在上下班高峰期間都會派專人在捷運通道內疏導,但效果並不明顯。由於這個原因,網友還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如圖1.2,方案由搜狐網友cjg9527s製作)。
圖1.2 北京捷運東單站換乘改進流線示意圖
運行設計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運行設計流線組織問題。多數情況下,建築設計並不能夠對運行設計的內容進行全面的考慮,也沒有國家相關設計規範的強制性要求。這樣,出現上述案例就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有些項目可以通過運行手段來解決這樣的問題,而如果能夠在項目設計前期就通過運行設計來規避可能出現的矛盾,又何樂而不為呢。

專項系統規劃設計

運行設計還可以分成基礎設計和專項系統規劃設計兩個部分。在前面所提到的空間分配和流線設計屬於基礎設計內容,而接下來還有一系列專項系統規劃設計。專項系統規劃設計發生在空間分配和流線組織完成之後,主要包括:臨時建築規劃設計、核心場地規劃設計、物資和家具設計、臨時路由系統規劃設計、臨時照明系統規劃設計、指路標識系統規劃設計和形象景觀系統規劃設計這七項工作內容。
1、臨時建築規劃設計
臨時建築是指為保障活動的順利進行,在活動舉辦前,在永久建築設施的基礎上臨時建設、活動結束後拆除的設施,是帶有工程施工性質的一些臨時設施(Overlay)的總稱。臨時建築的範圍比較大廣,種類也比較多。按使用功能劃分,臨時建築可分為臨時用房、臨時看台、臨時天橋、臨時無障礙設施等。以大型體育賽事(如奧運會)為例,所涉及的臨時建築就包括多個類別,如臨時看台、臨時舞台、臨時特殊坐席(如媒體和轉播坐席)、臨時構築物、臨時建築以及臨時地面、臨時器材等等。
臨時建築是永久建築的補充和擴展。當一個活動的空間需求大於舉辦該活動場館的既有容量時,就不得不通過搭設臨時建築來滿足。臨時建築規劃設計對於大型活動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設計環節。在這個環節中不但要分析和歸納項目所需的臨時建築類別,更要對各類臨時建築進行平面布局、設施布置、資源配置以及材料、色彩和產品的選型,為後續的建設實施工作打下基礎。因此,臨時建築規劃設計是一項帶有一定工程色彩的設計工作。
2、核心場地設計
核心場地是指為了實現項目目標或無論項目使用目的最直接最核心的區域,例如:體育賽事的比賽場地、酒店的大堂、展覽館的展廳、圖書館的閱覽區、文藝演出的舞台、宗教建築的祭拜間、小區的活動中心等等。這些區域通常具有設施要求複雜、資源配置等級較高、運行規則比較嚴格等特點。核心場地規劃設計是否成功將直接影響到該項目是否能夠達到其主要運行目標。
在運行設計中,核心場地是任何項目都應重視的一個設計環節。項目發起方和設計單位都應對核心場地的硬體和軟體需求都有深入的理解。核心場地設計主要包括這樣幾個方面:一是平面布置,即具體設施的空間布局關係,需要精確到初步設計的深度;二是物資、器材和設施的配置,這就要具體到每一個桌子,每一把椅子,並且要對資源配置提出詳細的要求,例如供水、配電等等。
3、物資和家具設計
物資和家具的設計主要是對各使用空間進行內部辦公家具和電器的配置。通過物資家具設計可以保證運行部門(即各業務口)運行工作的展開,便於物流的配送和回收,同時也是空間內配電和配線(強電和弱電)設計的依據。物資和家具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物資家具的編碼和空間布置。此外,在使用空間多、物流量大的項目中,物資和家具設計可以幫助運行部門建立一套物資家具資料庫,對物品規格小而數量大的物流要求來說可以起到非常有利的作用。
4、臨時路由系統規劃設計
對於一個在建項目來說,路由系統的規劃設計內容通常與建築設計是結合在一起的。此處所提出的臨時路由系統設計主要是針對大型活動而言的設計環節。
對於一項在已建成的建築或場地內舉辦的臨時活動來說,臨時路由系統則是一部重頭戲。由於臨時活動需要對既有場地進行二次布置,很可能原有的電力、電信、空調、甚至水系統都不能滿足新的使用需求,這就必然需要新增臨時的資源配套設施。強電和弱電系統基本上是每項活動都需要的,在很多情況下還需要增加臨時給排水系統(例如奧運會競賽場館的電視轉播綜合區和餐飲綜合區都要求配備上下水條件)。其中,通信及信息部分所占的比重通常是最大的,涉及的類別也比較多,這將會帶來更多的臨時路由方面的建設需求。需要說明的是,臨時路由系統規劃設計要充分考慮到實施的可行性以及建成投入使用後檢查維修的便捷可行。
臨時路由系統主要包括臨時給排水路由、臨時供配電路由、臨時弱電路由等。臨時弱電路由中又包括臨時技術系統路由、臨時電視轉播路由以及臨時安保技防路由。針對不同的項目情況,其運行設計中涉及的路由系統設計的深度和主要關注點也相應的有所區別。
5、 臨時照明系統規劃設計
對任何項目來說,照明的需求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建築設計中,使用功能和照度需求的關係是藉由相關的設計規範予以界定,也有部分需求是依照項目發起方的特定要求來確定。在場地轉變使用功能或是使用功能升級時,很可能會面臨原有照度不足的問題。例如體育場館由低級別賽事升級為高級別賽事時,就有可能出現照明升級的需要。有時候可能出於電視轉播照明需要或競賽照明的需要,有時候是觀眾照明的需要,也有的時候是景觀照明的需要,等等。
臨時照明系統設計就是針對照明的臨時性需求的管理,一般來說可以分成補充光源和升級光源兩種情況。補充光源指原來未考慮到或是不需要設定照明的區域由於使用功能的調整需要增加光源,例如在廣場中新建一處安檢設施,就需要新增光源來保證其夜間的工作。升級光源指的是原來的照明照度不足以滿足當前或今後使用功能的要求,需要在原有光源的基礎上增加光源來滿足功能要求。例如某房間被臨時作為新聞發布廳來,原有照度無法達到電視轉播要求,這就需要臨時照明系統來補充。
6、指路標識系統規劃設計
指路標識系統設計對各類項目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客流量大、空間複雜、線路層次較多的項目一般都將指路標識系統視作一個獨立的設計系統來對待,並作專門的規劃設計。
指路標識系統主要包括指路標識、功能性標識、宣傳和公益標識等等。
運行設計工作中應對以上各類標識的定位、規模、形式、色彩、材質以及朝向等問題進行研究並得出結論。此項工作的水平將直接影響到運行效果。以公共服務區域內的廣告系統為例,廣告牌的點位布置、形式、大小、高度以及安裝形式等,均應服從於運行分區與流線組織設計所體現的運行需要。通過對廣告牌的合理規劃,可以達到吸引注意力、配合人群流線組織的效果,並且提供通過廣告牌招商及市場重組來提高廣告盈利能力的可能性。
7、形象景觀系統規劃設計
形象景觀系統規劃設計,是指通過對項目形象元素的設計開發和一體化的套用管理,創造該項目獨特、完整而具有一致性的視覺形象系統。形象景觀設計是具有一定藝術性要求的設計工作,它包括很多無法量化的內容,諸如文化、地域、歷史、藝術特色以及人文精神和藝術精神。公眾通過視覺形象的認知來了解和理解這個項目,同時也通過形象景觀來吸引和鼓勵公眾,來輔助實現項目的目標。
形象景觀設計的側重點和深度需要根據項目的特質來區別對待。同時,形象景觀的設計需要配合前面所述的其他專項系統。從設計程式和設計優先度來說,形象景觀也位於上述系統之後。

意義

從廣義上說,運行設計和建築設計、工業設計、服裝設計等等一樣,都屬於設計範疇,都可以歸納為設計文化,具有廣義上的共同屬性。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人們在探究設計的意義時都抱以曖昧的態度。到今天,設計的文化和社會意義越來越被正視和確認。從文化的角度來認識設計,我們可以借用一段義大利莫里約·維塔的著作《設計的意義》中的內容:
“如果談到設計,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設計文化這個有些模糊但是並不虛幻的概念。設計文化這個短語涵蓋了設計規則、現象、知識、分析手段以及在設計具體作品時必須考慮的超越基本功能的更多的因素。因為在今天,任何經過設計的物品都是在一個比以往更複雜、更難以捉摸的經濟和社會模式中被生產、分配和使用的……今天已不只是工藝美術師和裝潢師的時代,設計師們面對的問題是遠遠超出傳統設計範圍的文化問題……另一方面,想要建立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設計文化理論也會非常困難,理論對一個文化範圍所起的引導作用對另一種文化也許是誤導,除非將設計目的僅限於功能本身,限於它的物質性。其實一切文明都是由物質的東西構成的,沒有物質文明就不存在。所以可以構想,設計的文化意義是可能由其產品被不同的文明所分配、占有和使用來賦予的。”可以說,設計是物質文明的產物。而設計的普遍意義並不如其局部意義那樣容易理解。
在現代社會,設計作為一種商品,一直重複著設計、生產、使用的現象,其“服務的程度跟商品的價值相關聯,這是消費時代的明顯證據”(引自《商品的世界》)。像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所說的那樣:“社會變化使人可以和物質建立起一種與以前不同的更為平衡的關係。但是,每一個文化體系都會把自己置入一種在它和表達該文化體系的社會之間建立起來的辨證關係之中。”也就是說,設計的意義在於其物質性,脫離其服務目標就偏離其本性了。運行設計也離不開這個範疇。作為一種商品,運行設計具有可消費性這一特性,這是和市場的需求息息相關的。運行設計作為一個新的概念,也可以說是一個新型的商品,是隨著社會發展,在分工更為細化的市場條件下產生的。它是更加有目的性和針對性的服務。
事實上,設計作為一門與一切領域密切相關的學科,其相關性就賦予了設計一種其他知識領域不一定具備的中心性。而這種中心性地位賦予設計本身的是責任而不是權威。運行設計在這一方面的體現尤甚。
從狹義上說,運行設計具有理論指導意義和現實套用價值。
運行設計的理論指導意義主要體現在指導建設、實現建築或場地的運營或是運行目標方面。它是用來幫助運行團隊實現其使用和管理意圖的工具。通過運行設計,能夠為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提供新的思路和辦法;幫助運行團隊梳理運營理念,形成系統成熟的管理模式;幫助設計單位全面思考,更加深刻地理解建築功能、形式和使用之間的關係;同時,運行設計起到規範市場、促進建築設計水平提高的作用。
運行設計的現實套用價值。對於臨時性的活動,運行設計最重要的意義就是盡最大可能來實現“安全”二字。包括:預算在“安全”的限額內、人員在“安全”的環境中、場地在“安全”的監控下、流程在“安全”的計畫下、突發事件在“安全”的預案中、活動“安全”地舉辦成功。此外,同樣重要的是對於活動組織者來說,運行設計幫助組織者理清思路,統籌安排各項工作,對投資和運行管理都有很大的幫助。
對於永久建築,通過運行設計能發現一些問題、差距和可能存在的隱患,減少今後建築的改造。以體育場館為例, 我國的體育建築或展覽建築的發展水平較國際水平還有一定的距離,當我們舉辦國際比賽的時候,為了尊重國際慣例、達到國際賽事組織者的要求,總會對場館做出很多的局部改造,有些改造甚至要重新對結構和系統進行評估和核算。如果我們能夠在建築設計之初就考慮到賽時的要求並提前預留一些條件,也許只是一根桁架或者幾個簡單的構件,就能夠避免以後改造帶來的麻煩和費用。而這可能只有在接受大型國際賽事的檢驗時,通過運行設計才能夠發現。
對運行設計的總結和歸納,能夠發現其中的價值,特別是在細節方面,能夠促進相關設計領域的發展和進步。

主要套用領域

大型活動的策劃與運行

運行設計產生於奧運會的籌辦實踐,通過運行設計,為賽時的場館運行及城市運行提供了最直觀的空間組織者案與計畫,保證了奧運會的順利運行。這種成功實踐已經充分證明,運行設計對於各種臨時性大型活動的組織計畫是很有效的工具。
運行設計在大型活動中的套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制定運行管理政策和制度;
(2)編制運行手冊,包括制定運行政策和應急預案、編制人員點計畫(即人力資源計畫)、編制物流配送計畫、編制每日工作日程等等;
(3)臨時設施的分類、匯總、採購、實施、保障與拆除;
(4)進行運行桌面演練和實戰演練;
(5)活動運行使用;
(6)突發事件應急。

公共設施建築規劃與設計

運行設計的根本著眼點,實際上是參與某項或臨時或常規活動的人的需求和體驗,這個活動可以是賽事、演出、展覽、交通行為……等等。通過運行設計,使得活動發生的空間場所及流線安排儘可能有利於參與活動的不同人群實現各自的活動目標,且有一個方便愉快的經歷。這一點,其實對於大量的公共設施來說,同樣應是其規劃設計所追求的目標。常規的規劃設計過程,更多的著眼建築基本功能與空間的營造。如果在規劃設計的過程中引入運行設計的觀念和流程,無疑有助於建築更好的服務於公共需求,細節處理更加人性化,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改善設施建成後的運行和使用效果。
現在,我們再回頭仔細對比圖1.1和圖1.2,就會發現,位於圖左邊的一個樓梯圖1.1中在通道的左邊,而在圖1.2中在通道的又右邊了。可實際上,這個樓梯已經按圖1.1所示施工完成並投入使用。要想改成如圖1.2所示的話,也許已經不可能或者代價太大。但如果我們在捷運車站施工圖設計完成之前,通過運行設計發現這個問題的話,那么圖1.2所示方案就很容易實現了。現在來說,圖1.2所示的方案只能是馬後炮了。這個實例,充分體現了運行設計在公共設施規劃和設計中的作用和意義。

運行設計與建築設計的異同

對於很多設計工作者來說,前面所提到的很多內容同常規的設計有些類似。那么運行設計與常規的建築設計或是城市設計有什麼聯繫和區別呢?
實際上,無論是永久性項目還是臨時性項目,運行設計與常規建築設計一樣都需要一個理性思考的過程。相比較而言,運行設計中感性的部分更少,它的重點在於功能和運營。下面,我們分成兩種情況來比較二者之間的異同。

臨時活動項目

對於臨時活動項目來說,多數情況下是利用成熟的場地或建築來舉辦活動,是對既有空間的二次利用。永久建築或場地的規劃設計可以說是初次設計,在設計過程中對建築或場地的使用功能、配套系統和服務設施以及表現形式都進行了詳細的考慮。然而,對於體育場館和展覽中心等公共建築來說,它的使用是頻繁而多樣的。例如,體育場館既可以進行體育競賽,也可以安排戲劇、演唱會等文化藝術活動。可以說每一次的活動對場館的使用需求都是有區別的,其空間分配、硬體設施的使用和布置臨時設施的使用和布置都是不同的。這樣就出現了在永久建築或場地的規劃設計中所不能涵蓋的內容,這部分內容則需要通過運行設計來體現。
運行設計是在建築或場地永久設計基礎上進行的,無法脫離這個基礎而獨立存在。可以說,運行設計的前提是對建築或場地永久設施的了解,二者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運行設計的程式與常規設計程式非常類似。常規設計從方案 → 初步設計 → 施工圖的設計程式,在運行設計過程中成為了運行規劃 → 詳細設計 → 臨時設施施工圖。二者同樣要基於設計分析,最終成果也同樣要遵守國家和地方相關建築、結構和消防等方面的規定。其中各階段的主要內容在後面的章節中將進行詳細的說明。

常規建設項目

對於常規的建設項目來說,設計工作從零開始。這個時候的建築設計或者城市設計、景觀設計要解決功能和形式的問題。建築設計的定義為:“建築設計是指為滿足一定的建造目的(包括人們對它的使用功能的要求、對它的視覺感受的要求)而進行的設計,它使具體的物質材料在技術、經濟等方面可行的條件下形成能夠成為審美對象的產物。”
至此,疑惑來了:運行設計有何用武之地?
我們說,運行設計的主要目的是解決運行的問題。這與建築設計中的功能設計既有相同又有不同。二者的相同之處在於,都需要專業的團隊;都要進行理性的思考;相類似的設計工具;目的都是為了創造良好的空間形態。而二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出發點、設計思路和設計套用這三個方面。
首先,運行設計的出發點是運營。較之建築設計,其出發點更加純粹。對於很多項目來說,建築基本功能並不能和運營需求劃等號;而每一類建築的運營要求也無法通過規範或準則來約束硬體設施的設計。只有運行團隊才清楚運營需求是什麼。但多數運行團隊並不一定了解建築設計的方方面面,也難以將其運營要求形成一套能夠指導建築功能設計的檔案。這個時候,設計人員只能按照基礎規範、經驗和常識來進行設計。當中的反覆和後期的改造就是無法避免的。這一現象在實際工程項目中並不少見,甚至改到最後雙方都會覺得委屈甚至不勝其煩。如果在設計之初,通過運行設計,加強收集信息、整理數據、充分與運行團隊溝通等調研和分析過程,來解決建築功能設計中的主要矛盾,就可以更好的實現建築設計功能與形式結合的目的。它使建築不但好看,更好用,使業主的投資得到回報,使今後的運營更加順暢。
其次,運行設計的工作思路更類似於邏輯推理。既要窮盡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的限制條件,又要窮盡各種各樣解決的可能性,幾乎沒有自由發揮的空間。實際上,對於運行設計來說,限制條件越清晰,前期工作就越簡單。在常規建設項目中,運行設計受到的限制條件要遠遠少於臨時性項目,設計難度則更高。這正是因為明確的信息和數據很少,要求更加模糊,需要做的基礎調研和信息收集工作更多,前期分析工作更困難。而前期工作方向的正確與否直接決定運行設計是否成功。
最後,運行設計和建築設計在套用領域方面也大相逕庭。運行設計一方面幫助運行團隊將其運營需求揉進硬體設施的建設過程中;另一方面又是運行團隊組織運營工作的基礎。建築設計則直接套用於工程建設。運行設計的內容和成果應首先被建築設計所吸收,才能發揮其最大的功效;同時運行團隊要以運行設計成果為基礎來定製其運行計畫、運行政策、安排人員、組織物流、推廣市場等各項實際工作。對於運行設計的具體套用,我們將在第二章詳細說明。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運行設計的深度和重點因項目的不同而各異。對於很多成熟的開發項目來說,用不著一邊做著建築設計,一邊再組織力量完完整整做上一套運行設計。而大型公共建築要求可能就更加深入。無論如何,對於一個擬建或在建項目,運行設計和建築設計不應該完全割裂對待,它既可以成為一個獨立的設計環節,也可以作為建築設計的一個重要部分貫穿在概念、方案和初步設計工作過程中。而建築設計每一個階段的工作成果都需要運行設計的支持和檢驗。
運行設計從初始到完成有一個層層遞進、逐步深入的過程。每個設計階段的重點和主要解決的問題都不同,從巨觀上的運行分區逐漸具體到每一個設施,再完成配套的系統設計,最後就其中需要進一步深化的設施進行微觀上的施工圖設計。這裡面,如果涉及到看台或鋼結構這種大型設施還要進行強制性審查。這個過程與常規設計沒有大的區別。
然而,運行設計的屬性、出發點和著重點卻不同於常規設計。
首先,運行設計屬於功能性設計。即使涉及到臨時建築或構築物,由於其形式和規格的市場選擇也非常有限,在造型上供設計發揮的空間不大。建築形式和材料等對於臨時性項目的運行設計來說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因素,而空間使用的控制才是功能性設計的主題。也就是說,運行設計的出發點就是為運營而不是為建築的藝術性服務的。運行設計要求設計師充分研究服務對象的需求,關注客戶群的行為模式,理解運營的秩序和目的,通過規劃手段來解決運營需求和設施、運營成本之間的矛盾。
其次,運行設計的服務對象基本為臨時性的活動,每一次的服務對象都不盡相同,使得運行設計具備臨時性、多變性和不可重複性的特質。這就決定了運行設計的原則:節約資源、合理配置,力求與場地和諧相處。
最後,運行設計在編制過程中的著重點也有所不同。運行設計關注於空間劃分使用的邏輯是否符合該活動的特殊要求;關注於臨時設施實施的可行性;關注於活動組織的安全和秩序。正是由於這樣,運行設計才形成獨特的設計流程和分析手法。運行設計較之常規設計更像是解題工作。題目的難度取決於活動的複雜性。大型項目在設計過程中需要進行大量的溝通和協調工作,尤其是在面對繁多的客戶群和場地條件較苛刻的情況,更是一項長期複雜的工作。需要設計師具備足夠的耐心和傾聽、理解、溝通、分析的能力來解決各種難題。
由於上述原因,運行設計的成果與常規建築設計的成果之間的區別是顯而易見的。運行設計的成果也多以分析圖和數據分析的形式出現,而對形式和效果的關注度較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