遆姓

遆姓

遆姓( tí xìng ),源於姬姓,出自明朝皇室朱氏後裔,屬於避難改姓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遆姓
  • 拼音: tí xìng
  • 解釋:一種姓氏
  • 補充:姓氏淵源
歷史發展,姓氏淵源,得姓始祖,各支始祖,遷徙分布,人口分布,傳統文化,郡望堂號,家譜文獻,

歷史發展

遆[遆,讀音作tí]

姓氏淵源

  • 第一個淵源
據陝西華陰孟塬遆家村遆氏老人憶述以及《遆氏家譜》的記載,該支遆氏源自明朝中葉皇室朱氏後裔,為躲避皇室爭權自相殘殺,遂遠避隱居於陝西華山腳下的孟塬。由於遆氏源於皇室貴族,不忘自己源自帝王,是因避自殘而走,所以在“帝”字下加“走”旁,把姓氏改為遆氏,準備在日後能夠恢復真正的本家姓氏,但卻一直相傳至今,姓氏讀音作tí。
遆氏祖先的後裔中曾與希臘人混血,所以今一部分遆氏後裔族人皮膚白皙,貌似希臘人,隆眉深眼高鼻。
  • 第二個淵源
源自平陽府,即今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河裡莊(現已為洰河水庫)。
證據一:宮廷發生內亂之地(建都之地):平陽,即今山西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那條河,即今天的汾河。
證據二:河裡莊在當地屬於中型村莊,竟建有佛廟、關帝廟、娘娘廟、……以及南、北、西3座閣樓等大小16座。這些廟宇最小的面寬也有兩間,中等的面寬有三四間,其中規模宏大的廟宇3座,大戲台兩座,每座廟院占地都在20多畝以上,這在全省乃至全國同等規模的村落中也是極為少見的。而其它外地遆姓聚居村莊,除山西省聞喜縣禮元村有一座建於明朝天順年間(公元1457——1465)的先皇聖母廟外,不僅沒有廟宇,而且連祠堂都極為罕見。
證據三:位於村西的娘娘廟,之所以建造規格如此之高,從古老的傳說中可以看出,這裡供奉的娘娘,不是神話中的神仙娘娘,而是為保護與繁衍遆姓後代有特殊貢獻的,在現實生活中曾經存在的漢皇帝劉聰的皇后,後來的皇太后娘娘——靳氏。
證據四:遆氏是老母娘娘立祖,而不是老祖爺爺立祖。每年清明節掃墓時,不論在外地的或在村內的所有遆姓人,都要趕赴到老祖墳前叩頭祭祀,然後才能到各分支或家墳祭祀。祭祖墳完畢之後,族長對參加掃墓祭祖的所有人,不論老少,每人都分贈一份禮物,哪怕是一盒火柴,一個饅頭,總之人人有份。這種傳統的贈禮行為和過去帝王的“賞賜”、“恩賜”有點相像。這種古老傳統習俗,在周圍村莊裡極少見到。可見遆姓家族的來歷不凡。
證據五:遆姓定居河裡莊後,經過長期的休養生息,人口繁衍越來越多,到了明朝初年洪洞大槐樹移民時,河裡莊遆姓人口已達到了相當可觀的數量。從明洪武元年(1368年)至永樂15年(1417年)50年的時間內,由平陽府衙(今臨汾)組織在洪洞大槐樹下集中,就大規模移民18次之多。期間遆姓也遷往秦、豫、冀、魯等地。全國其它地方沒有大規模往外移民的傳說和移民的史料記載。因此,可以說這些地方的遆姓人口,都是洪洞大槐樹移民的後裔。
  • 第三個淵源
源於古羌族,出自漢朝時期西羌族同蹄氏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自古以來,歷代兄弟民族所用姓氏,原先絕大多數是雙音、三音複姓,其中有所謂“代北複姓”和“關西複姓”。代北,泛指漢、晉時期的代郡和唐朝以後代州以北的地區,其地在歷史上長期居住過北方各少數民族。關西,主要指函谷關以西,今陝西、甘肅等地區,也是北方各少數民族錯居雜處的地區。今陝北洛川、宜川、富縣、延長就有不少以北方少數民族複姓命名的地名。羌族,今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阿壩地區,而古代羌族分布的地區要廣闊得多。西漢時期含羌字地名主要有:羌谷水(古涼州張掖郡),羌道、羌水(皆古涼州隴西郡,今甘肅蘭州、臨洮、鞏昌、秦州一帶)。這些族稱地名分布區相當於現代的甘肅西部和南部,青海東北部和四川北部。今陝北地區的富縣仍有羌村,是唐朝詩人杜甫的避難之地,這說明至少在唐朝以前羌族人曾在陝北地區活動。同蹄氏,即古羌族的一個分支部落,主要分布在銅堤(今陝西洛川),至今其舊縣鎮還有上銅堤、下銅堤之地名,其中“上”、“下”為漢語方位詞,“銅堤”乃“同蹄”之訛,就是歷史上西羌族的姓氏。據史籍《廣韻·東韻》中記載:“同,齊也,共也,又羌複姓有同蹄氏。”在方誌《洛川縣誌》中也記載:“前秦(公元350~395年),洛川為羌族聚居地之一。今舊縣鎮銅堤村、永鄉當川村、京兆鄉彌家河村等即為當時的羌族村落。銅堤乃同蹄之訛。現存於菩堤鄉王家河寺梁的元朝《重修靈泉院碑》仍作同蹄村。”
西羌族人後在歷史演進中大多融合於漢族,同蹄氏也逐漸漢化為漢姓,諸如同鞮氏、銅鞮氏等,其分支党項部族在唐朝時期被李唐王朝賜為李氏,後來在宋仁宗趙禎寶元元年(公元1038年)農曆9月建立了著名的西夏王朝,與北宋王朝經常發生征戰。西夏王朝在立國一百九十年後,於宋理宗趙昀寶慶三年(大蒙古國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二十二年,西夏末帝李睍寶義元年,公元1227年)被蒙古滅國,隨後有王族後裔改漢姓為遆氏,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姓氏讀音作dì(ㄉㄧˋ)。

得姓始祖

銅堤氏(同蹄氏)、遆善。

各支始祖

遆 善:是為遆氏高祖,但文化大革命中其家譜被焚毀,詳情失載。
陝西華陰孟塬遆家村《遆氏家譜》記載,遆氏前十九代世係為:
第一代:遆 善,妻程氏,生二子:遆敬、遆芳,以農為業。自稱遆善原系明皇室貴族後裔,因生內訌,打入死牢,幸得昆仲營救死裡逃生,故改姓埋名,隱居陝西華陰孟塬,躬耕農事養生傳代。
第二代:遆 敬,青年時戎邊雲南未歸,生死繁衍,情待考。
遆 芳,妻武氏、王氏,生有三子:遆克、遆潛、遆靜,子承父業。
第三代:遆 克,妻王氏,生有四子:遆廣、遆唐、遆能、遆亨。
遆 潛,妻馮氏,生有二子:遆昆、遆侖。
遆 靜,妻王氏,生有二子:遆民、遆素。
第四代:遆 廣,妻楊氏,生有三子:遆奎、遆璉、遆璞。
遆 唐,妻張氏,生有一子:遆玉。
遆 能,妻張氏,生有三子:遆聰、遆鸞、遆鳳。
遆 亨,妻蘇氏,生有四子:遆純、遆寶、遆璽、遆緒,(寶無後而絕)。
遆 昆,妻馮氏,無出,妾虞氏,生有一子:遆蒼。
遆 侖,妻楊氏,生一子:遆蒼,遆蒼於成年後移居四川,詳情待考。
遆 民,妻楊氏,生二子:遆義、遆姜,遆姜絕嗣。
遆 素,妻無出,嗣絕。
第五代:遆 聰,妻待考,生有一子:遷山陽縣未歸,詳情待考。
遆 蒼,妻待考,後遷四川未歸。
第六代:遆景有,生有三子:遆汝端、二子名字待考、遆重娃。
第七代:遆汝端,遷山西,妻待考,生有一子:遆長吉。
遆重娃,遷山西,妻待考,生有一子:遆廷。
第八代:遆長吉,遷山西,妻待考,生有二子:遆藍芄、遆廷。
第九代:遆藍芄,出外失蹤,詳情待考。
遆 廷,妻待考,生有三子:長子名字待考、二子名字待考、遆天賜。
第十代:遆天賜,遷居光華縣,妻待考,生有四子:長子遆鋡。據訪人丁發展興旺。
第十一代:遆 鋡,妻待考,生有二子:長子遆天覆,次子名字待考。
第十二代:遆天覆,外出未歸,詳情待考。
第十三代:遆必秋,遭兵亂避禍出走未歸,詳情待考。
遆必吉,遭兵亂避禍出走未歸,詳情待考。
遆必遴,遭兵亂避禍出走未歸,詳情待考。
第十四代:遆好妥,遭兵亂避禍出走未歸,詳情待考。
遆登茂:避兵亂出走未歸,詳情待考。
第十五代:遆建春,遭兵亂避禍出走未歸,詳情待考。
遆瑞林,遭兵亂避禍出走未歸,詳情待考。
遆藍芳,遭兵亂避禍出走未歸,詳情待考。
遆藍芝,遭兵亂避禍出走未歸,詳情待考。
遆栓兒,遭兵亂避禍出走未歸,詳情待考。
遆新德,遭兵亂避禍出走未歸,詳情待考。
第十六代:遆俊明,遭兵亂避禍出走未歸,詳情待考。
遆正己,遷商州定居發展。
第十七代:遆向南:避太平軍外出未歸,後托信言其已經定居河南。
第十八代:待考。
第十九代:遆國子,遭兵亂避禍出走未歸,詳情待考。
遆安祥,遷關鄉,詳情待考。
今山西省臨汾市郭行鄉有一個村子,叫遆莊,全村多姓遆,今已延至第二十五代。遆氏族人在雲南省也有分布。遆姓,河南新鄉市應舉鎮也有一個村子,叫南邢莊。村子裡的遆姓也有上千口。

遷徙分布

遆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以西河、陳留、隴西、涼州為郡望。

人口分布

今山西省的太原市、臨汾市、聞喜縣、翼城縣,雲南省的昆明市,河南省的鄭州市、新鄉市封丘縣、開封市、南陽市鎮平縣、杞縣,陝西省的西安市、寶雞市、華陰縣、渭南市孟塬縣,廣東省的惠州市,遼寧省的瀋陽市、撫順市、鐵嶺市,河北省的涿州市、唐山市,北京市,吉林省的長春市,四川省的成都市,黑龍江省的鶴崗、大慶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哈密市等地,均有遆氏族人分布。

傳統文化

郡望堂號

  • 郡望
西河郡:古代該郡所指不一。春秋時期衛國西境沿黃河一帶稱西河,即今濬縣、滑縣等地。戰國時期黃河在今安陽東,故安陽可稱西河,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國時期曾取秦國今陝西黃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則以晉陝間黃河為準,西岸為西河。西漢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內蒙古東勝),其時轄地在今陝西、山西兩省之間黃河沿岸一帶地區,並擁有今內蒙古伊克昭盟東部及晉西等地。東漢朝時期移治到離石(今山西離石)。南北朝時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為羌胡所得,僅保有晉西一帶地區,治所在茲氏,即在今山西省離石(今山西汾陽)。唐朝時期亦曾以汾州為西河郡。
陳留郡:秦王趙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陳留縣,漢武帝元狩元年改置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開封)。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東部至民權縣、寧陵縣、西至開封市、尉氏縣、北至延津縣、南至杞縣一帶地區。北魏時期改治到浚儀。隋朝開皇初年廢黜,隋、唐兩朝皆為汴州陳留郡。1957年併入河南省開封縣。
隴西郡:春秋戰國時期秦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隴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肅臨洮),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以東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禮縣以北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東部,包括今甘肅省蘭州市、臨洮縣、鞏昌縣、秦州市一帶。西漢朝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東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禮縣北部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的東部地區。三國時期曹魏國移治至襄武(今甘肅隴西)。北魏時期轄地在今甘肅省隴西縣附近一帶。
涼州:為漢武帝劉徹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東漢時期改置為州,治所在隴縣(今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其時轄地在今寧夏、甘肅及青海、陝西、內蒙古各一部。三國時期曹魏國移治到姑臧(今甘肅武威),僅轄河西地區。涼州曾一度屬於吐蕃(今新疆)。五代時期的西夏為設西涼府。元朝時期亦為西涼州。明朝時期置為涼州衛。清朝雍正時期改置涼州府,僅轄武威及其周圍數縣。民國時期廢府為縣。
  • 堂號
西河堂:以望立堂。
陳留堂:以望立堂。
隴西堂:以望立堂,亦稱狄道堂、襄武堂。
涼州堂:以望立堂,亦稱姑臧堂、西涼堂。

家譜文獻

遆氏家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原本已毀於文化大革命,此版為再抄新疆遆氏一脈之手抄本,現被收藏在陝西省華陰縣孟塬鄉遆家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