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理枝的傳說

連理枝的傳說

連理枝的傳說是河南商丘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遺產編號I-3,遺產類別為民間文學 ,2007年由梁園區申報。

連理枝傳說的根在商丘,已經是中華文史中不爭的事實。而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連理枝”獨具的申遺價值和構想,且很值得人們給予深切關注和熱情支持。 關於“連理枝”的史實記載和傳說並非空穴來風,它擁有予以將自身傳承千古的鵲橋:戰國時期宋國商丘的韓憑夫婦被宋康王拆散雙雙自盡,墳墓長出兩棵大梓樹相互纏繞,成為連理枝。清涼台上一連串不滅的文壇佳話以及與宋太祖有著不解之緣的皇家寺院,擁有中華愛情圖騰的優勢與廣闊的文化空間。而這一切,正是“連理枝”申遺的可貴价值和流芳千古的深遠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連理枝
  • 外文名:The  branch  with knot
  • 遺產編號:I-3
  •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 申報日期:2007年
  • 申報單位:商丘市梁園區 
  • 遺產級別:市級
傳承的鵲橋,永恆的佳話,愛情的圖騰,拓展的構想,申遺空間,文化意義,

傳承的鵲橋

永恆的佳話

連理枝傳說起源於東周戰國時期宋國國都商丘。
史記》中“梁王築東苑,方三百餘里,廣睢陽城七十里”,留下樑園“七台八景”的記載。梁王即梁孝王,梁國國君,因平定“七國之亂”立下蓋世之功。曾為宋康王行宮的青陵台,因其優美的環境贏得梁王厚愛,梁王便在此修建行宮。當時台上亭台樓閣相接,台前左右兩個闊30米、深2.5米的池塘,名曰清冷池,“池內碧波蕩漾,荷花飄香,魚翔淺底”,至今猶在。
梁王十分鐘情此處,廣攬天下文人雅士在此飲酒作賦,司馬相如鄒陽枚乘等當時的名士皆為梁王座上客。據史載,詩仙李白因在朝廷失意,憤然辭別長安,駕一葉扁舟泛黃河、順睢水,來到嚮往已久的梁園,一住就是10年。詩仙還愛在清冷池畔垂釣,常常揮毫作詩,曾留下《鳴皋歌送岑征君》,以“掃梁園之群英,振大雅於東洛”的大氣豪邁,展示了一代失意的天才詩人非同凡響的抱負與才氣。北宋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曾至此並寫下《漁家傲》:“六月炎天時霽雨,行雲湧出奇峰露,沼上嫩蓮腰束素。風兼露,梁王宮闕無寒暑……”明朝大家王廷相隆冬時節至此,作《梁園歌》:“君不見,梁王已破六國壘,苑中便起文苑台。黃金白玉架金閣,倚榻廷賓四相開。清涼池上三尺雪,相如新賦傾鄒枚……”直到清朝,作為七台之一的清涼台仍以它的風景秀麗吸引著四方的文人墨客。
如今,在清涼台上演過的文壇佳話已靜默在歷史的煙塵中。然而,曾經作為皇家寺院的清涼寺,依然在彰顯歷史厚重與滄桑的清涼台上巋然屹立。
遠望清涼寺,台高數丈,亭台樓閣,巍峨壯觀。進入寺門,拾級而上,便是大雄寶殿、藏經樓和東西廂房等。大雄寶殿是清涼寺的主體建築,位於台上中心位置。大殿內有釋迦牟尼佛祖、藥師佛祖、阿彌陀佛祖、十八羅漢塑像。藏經樓為明清建築風格,分上下兩層,樓下塑有宋太祖趙匡胤坐像。據《清涼寺記》記載,該樓建於明萬曆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據一位對該寺頗有研究的居士介紹,梁王行宮於南北朝時殿倒房塌,一片凋零。後來適逢佛教興盛,北魏後期始建寺院,當時僧侶雲集,成為傳播梵音的一片淨土。另據該寺主持介紹,該寺與大宋開國皇帝有著很深的淵源。後周顯德六年春,後周大將趙匡胤任歸德節度使,常和手下的將領們在清涼寺縱論天下大事,終於次年成功策動陳橋兵變,建立大宋王朝。趙匡胤做了皇帝後,難忘在清涼寺研討軍務的日日夜夜,也難忘僧侶們對他的支持,於是派欽差御賜敕封清涼寺。清涼寺也因此成為大宋的皇家寺院,與當時的武台山清涼寺、西京洛陽清涼寺、福建莆田清涼寺並稱為全國四大清涼寺。
歷史走到今天,清涼寺前院東廂房南邊不大的空地上,依然懸著一口大鐘。鐘下的地面上,有一個不大的洞口,據說這就是宋太祖趙匡胤的藏兵洞。拐過大雄寶殿,步入清涼寺後院,藏經樓前一棵皂角樹和兩棵同心槐十分引人注目。據說當年趙匡胤常在皂角樹下乘涼,歷經風雨滄桑的皂角樹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皂角樹對面的兩棵同心槐枝接根連,互相依偎,距今亦有300多年的歷史。至今,這裡的人民代代相傳著“連理枝”的故事,認為這兩棵喜結連理的槐樹就是傳說中的相思樹,就是當年韓憑夫婦墳塋上“連理枝”的再生。加上兩樹枝繁葉茂,更有許多即將喜結連理的戀人到樹前祭拜,以求婚後愛情天長地久。
寺院香火旺盛,善男信女眾多,僧侶最多時達千餘人也只是過往的輝煌了。但撥開歷史重重的霧靄,凸顯舊時尊貴的清涼寺,作為“連理枝”無語的見證者,更是為今人乃至後人搭建了一座流芳千古的堅固鵲橋。

愛情的圖騰

洋節瘋狂東進,聖誕節、情人節……隨著媒體的炒作和商家的推波助瀾,越來越多的少男少女學會了在平安夜狂歡,學會了在情人節送玫瑰花。而當韓國“端午節”申遺成功時,當中華傳統文化在異域他鄉開出花朵時,中國人才翻然警醒,民族的本土文化、傳統節日在漸行漸遠。況且在韓國,不僅擁有“連理枝”的文化現象,更創作出了電影《連理枝》以及電視劇《連理枝》。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當這樣的詩句被世界人民傳誦的時候,我們讀懂了人類的心靈:渴望愛情。“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當這樣詩句被黃皮膚、黑眼睛的人民代代謳歌的時候,我們讀懂了中國人的心靈:忠於愛情。而今,低吟淺唱的韓劇在各地方電視台肆意泛濫,我們讀懂了“80後”、“90後”的心靈:呼喚愛情。
毋庸置疑,愛情一直是人類傳唱不衰、古老而又新鮮的話題。地老天荒,海枯石爛,而由愛情演繹的故事以及故事釋放出來的力量,更是驚心動魄,觸人情懷。“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白居易如此熱烈和深情的詩行,無論哪個時代的人們,都會在情不自禁中拿它作為給予愛人一生一世的許諾。
如同歷史需要史冊記載,愛情也需要圖騰圖騰不是單純的節日,像中國的七夕節,也不是單純寫愛情的某一本書,如《西廂記》、《牡丹亭》,它應該是一個符號,或者說能夠當作一個鮮明、清晰且利於人們世世代代膜拜和朝聖的符號。而“連理枝”擔當這樣一個角色選擇,獨具優勢,無與倫比,而且將深入人心。況且,保護“連理枝”等民俗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要接續歷史,增強民族凝聚力,增強中國在世界競爭中的“軟力量”。
在眾多民間傳說故事中,要以“連理枝”的傳說最切近人們的生活,最富有魅力,最牽動人心了。“南山有鳥,北山張羅;鳥鵲高飛,羅當奈何?鳥鵲雙飛,不樂鳳凰;妾是庶民,不樂宋王。”據說,這就是宋人歌頌韓憑妻何氏的歌謠。意為宋康王即便布下天羅地網,我們是平民,是恩愛夫妻,不貪圖鳳凰一樣高飛,不思慕皇宮奢華的生活。對愛情、對貧賤夫婦廝守一生的忠貞堅守,讀來無不令人口角噙香,回味之中盪氣迴腸。
“連理枝”從戰國時期一對平民夫婦的悲歡離合到從悲劇中衍生出的神話,經世代補充完善,成為中國最美麗的傳說之一。因其貫穿了整個華夏民族的歷史,且表達出男耕女織的生活理想,如此深刻的美學意義,及至輻射到生產民俗、倫理道德和文化藝術的各個領域,無不教導我們懂得為什麼說愛情是永恆的主題及其現實意義。

拓展的構想

申遺空間

“連理枝”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不可再生的作用,應引起重視。每逢農曆四月初一的清涼寺廟會“逢會十日”,正合“連理枝”傳說中相思樹旬日(十日)長成合抱粗的時間。歷史是客觀存在的,現實是傳承而來的。這兒至今仍保留著比較完整的傳統習俗,正是因為擁有同心槐、清涼台、清涼池、清涼寺、藏兵洞等這樣好的文化載體和文化空間,保護文化空間就是保護民俗文化賴以傳承的載體。
因此,有關方面積極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專門機構,全面系統蒐集整理“連理枝”的傳說故事,組織專家理論研討與作家文學創作,藉以提高年輕一代對優秀傳統文化遺產的認知程度等,目的就在於為切實保護和弘揚“連理枝”傳統習俗提供新的載體和文化空間,努力探索一條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途徑。
目前,“連理枝”既有承載大量史實的實物載體,又有韓憑夫婦動人的傳說和根深蒂固的民眾基礎,而商丘作為“連理枝”的背景所在地,更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商丘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1986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不僅擁有厚重而獨具魅力的商文化、火文化、漢文化,而且是先師聖人孔子的祖籍、文哲大師莊子的故里、巾幗英雄花木蘭的故鄉。目前全市有文物保護單位260餘處,全市共發現古建築20餘處,古遺址50餘處,古墓葬30餘處,館藏文物2萬餘件。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9處,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處。商丘古今名人薈萃,且有曲劇、四平調、柳琴等獨有劇種及不少民間獨有的工藝等。古老而年輕的商丘古蹟繁多,景點遺存豐富,而“連理枝”正可以在古蹟如此星羅棋布的商丘獨占一角,獨成一枝,大放異彩。

文化意義

的確,“連理枝”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有效利用清涼寺及其周邊獨特的文化資源,使人們對與“連理枝”緊密相關的民俗活動有更為全面、深入的認識。在保護優先的前提下,對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保護和傳承。
“連理枝”可謂中華民族的愛情圖騰,在海內外華人中有著廣泛而持久的影響。記者試著將“韓憑夫婦百度一下,找到相關網頁約5670篇;將“連理枝”百度一下,找到相關網頁約53.4萬篇。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連理枝”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必將成為中國與全世界共同的寶貴精神財富,並且有條件走向世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