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主義

通貨主義是19世紀初流行於英國的一種貨幣金融學說。該學說的觀點與銀行主義的觀點相對立,認為物價決定於通貨的數量。該學說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奧維爾斯頓。

通貨主義學說的核心內容有: ①貨幣具有三個特性: 第一,貨幣的數量依存於貴金屬在各國間的分配; 第二,貨幣是一切商品價值的一般尺度; 第三,貨幣是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交易的一般交換手段。通貨主義認為,金屬貨幣完全符合這些條件,所以是貨幣。銀行券是金屬貨幣的替身,無論其能否兌現,只要人們抱有它能恢復兌現的信心,它就是貨幣。銀行券以外的其他信用形式都不是貨幣。②通貨主義者繼承了李嘉圖的貨幣數量說,認為物價或通貨的價值為通貨的數量所決定。通貨主義和銀行主義的最根本分歧也就在於此,即通貨主義認為貨幣數量決定物價,而銀行主義則認為物價決定貨幣數量。通貨主義者雖然認為貨幣數量決定物價,但他們也認為這種決定是有條件的,並不是說通貨數量的變動必然會引起物價的變動,或物價的變動必然是由通貨變動引起。他們認為,通貨數量對物價的影回響當加以分析,從傾向上或從最終結果看,通貨數量的變動會引起物價的變動,但在短時間內,並不一定如此。為了解釋現實情況中長期效應與短期效應背離的情況,通貨主義者提出了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於商品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由於通貨效率方面的原因。這兩方面的原因導致貨幣數量變動不一定引起物價同比例變動。所謂通貨的效率,是指銀行券的流通,有時活潑,有時則呆滯。當通貨的信任度高時,其效率就上升; 當通貨的信任度低時,其效率就下降。③關於利率問題,通貨主義者認為: 利率不依存於銀行券,而是依存於資本的供給和需求,而資本則指生產上所使用的一切商品和勞務。既然利率依存於資本的供求,而資本又主要理解為商品,這就等於說利率由商品的供求決定,貨幣不過是使商品到手的手段。他們以現貨價格和賒賣價格的差額,說明不存在貨幣也支付利息。至於利率的波動他們認為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資本價值的變動,另一個是國內現有貨幣額的變動。資本價值的變動,必然引起利率的較大波動,而國內貨幣額的變動僅能引起利率小範圍的短期波動。④關於貨幣借貸問題,通貨主義者認為: 銀行在任何時候以任何方式貸給職能資本家的款項都是資本。通貨主義者是站在銀行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的。從銀行角度看,凡是它貸放給客戶並從中賺取利潤的款項都是資本,因而通貨主義者也就認為凡是客戶向銀行借入的都是資本。⑤關於經濟商情問題。通貨主義者認為: 經濟商情是按十個階段周而復始進行。這十個階段是: 平靜、好轉、希望、繁榮、狂熱、放肆、混亂、緊迫、停滯和困難。通貨主義者認為,經濟商情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人們的心理因素而非通貨因素,如人們的樂觀心理就可以促進經濟繁榮。因此,調節商情來防止商情變動是不可能的,但貨幣信用因素可以促進經濟變動,所以調節通貨仍是必要的。⑥通貨主義者認為,無論銀行券能否兌現,它都可以按照銀行意志隨意發行,通貨主義者又奉行李嘉圖的金屬貨幣自動調節理論,認為在純粹金屬鑄幣流通的情況下,通貨能夠自動調節、保持在適當的水平上。因此,通貨主義者認為純粹金屬鑄幣流通是最理想的。但是,為了節約流通費用,便利流通及其他原因,必須發行銀行券代替金屬鑄幣。在這種情況下,為防止銀行券發行過多,通貨主義者認為有必要調節銀行券發行,但他們並不主張人為管制,而是認為銀行券發行應隨黃金量的增減而增減。
通貨主義學說產生的背景是,在18世紀末由於英法戰爭英國戰爭支出大量增加,不得不通過增發銀行券來彌補。此後,由於現金準備不足,英國政府於1797年2月宣布停止銀行券的兌現,並於同年5月頒布 “銀行限制條例” 予以確認。結果造成紙幣貶值、金價飛漲。同時,物價也飛漲,在當時成為了英國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針對此現象,英國議會存在兩種意見。一種叫做“金塊論”,認為紙幣價值脫離黃金價值的原因是紙幣發行過多和銀行停止兌現; 另一種叫做“反金塊論”,認為通貨是按社會需要發行的,即使銀行券不兌現,也不會出現過多發行問題。1840年,英國議會設定“眾議院發行銀行委員會”討論銀行券發行制度的改革問題。討論中形成兩派意見,一派是“通貨主義”,另一派是“銀行主義”。通貨主義的觀點與金塊論者的主張完全相同,銀行主義的主張與反金塊論者完全相同,雙方掀起了一場空前的“通貨論爭”。這次爭論的範圍很廣,涉及貨幣、信用、銀行、利率、物價、外匯等整個金融領域。爭論的影響非常深遠,許多論點為以後的甚至現代貨幣金融理論所沿用。當前,在貨幣金融理論與政策上的許多對立觀點,其思想根源都可以追溯到這次爭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