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溝城址

通溝城址

通溝石城址地處阿拉善右旗雅布賴鎮巴音筍布爾嘎查西偏北3.3千米的通溝口的台地上,通溝石城址始建於漢代,南北朝及西夏曾延續使用,從該城址中可以研究阿拉善右旗漢代至西夏時的人居環境、氣候特徵、生產生活方式等,還可以考察當時的安全防禦工事,因此它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一定考古發掘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溝城址
  • 地址:阿右旗雅布賴鎮巴音筍布爾嘎查
  • 建築年代:漢代
  • 文保級別:內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介紹,現狀,文物價值,

介紹

通溝石城址地處阿拉善右旗雅布賴鎮巴音筍布爾嘎查西偏北3.3千米的通溝口的台地上,此城址北靠雅布賴山主峰,南望白墩子灘。坐標為北緯39°43'21.1"東經103°08'10.5"海拔1314米。通溝石城址始建於漢代,南北朝及西夏曾延續使用,此石城址座北向南,東西長74米,南北寬86米,總面積約19310平方米,其中主城址面積約900平方米,城址外約15米處面積約15600平方米的石牆址,城中心最高點殘高11米,文化堆積約0.2—0.4米。城址主要採用石頭中心加土壘砌而成。主城址東南方向有一門,門前東南方向約30米處起,一條直線上有五座4×4米的方台,間隙距離相等約25米,在第三號台左右25米處也有一個方台。據推斷,這是用來向其它烽火台發出信號的小型烽火台的總台。在遺址東面50米左右的一條直線上分布著5座用石頭壘砌的古墓,最大的底徑7.5米、寬5.4米;最小的底徑2米、寬2米。殘高大多在40—60厘米之間。城址四周散落著很多素麵陶器殘片和瓷器殘片,1987年阿拉善右旗第一次文物普查時,採集到許多手紋、繩紋、細繩紋、方格紋、刻劃紋、交叉繩紋等殘陶片幾百件。

現狀

位於雅布賴山腳下的通溝漢代石城遺址,氣勢恢弘,規模龐大,石城總面積約19310平方米,城中心最高點殘高11米,城址四周散落著許多殘陶片,上世紀六十年代期間,在此城東約120米建成了一座水庫,水庫修建過程中出土了部分漢代陶罐。由於當時對古城遺址的保護認識不足,城牆的石塊大量運往水庫,用做建水庫材料,加之附近牧民建房用石,古城址被破壞十分嚴重。

文物價值

通溝石城址始建於漢代,南北朝及西夏曾延續使用,從該城址中可以研究阿拉善右旗漢代至西夏時的人居環境、氣候特徵、生產生活方式等,還可以考察當時的安全防禦工事,因此它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一定考古發掘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