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口

通海口

海口鎮位於中國體操之鄉——仙桃市西南,南臨洪湖,西接監利,是三縣市交界的口子鎮。鎮域總面積118.9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66502畝,常用耕地面積58745畝。全鎮轄24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1個原種場,總人口54593人,其中集鎮人口2800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通海口鎮
  • 外文名稱:Tonghaikou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湖北省仙桃市
  • 電話區號:0728
  • 郵政區碼:433000
  • 地理位置:仙桃市西南部
  • 面積:118.9平方公里
  • 人口:54593人
  • 方言沔陽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排湖
  • 機場國網通航仙桃通用機場
  • 火車站仙桃西站仙桃東站
  • 車牌代碼:鄂M
基本概況,地勢地形,地名由來,奮鬥目標,歷史文化,官路自然集鎮,於家渡街的興衰,毛澤東與通海口,科教人文,

基本概況

通海口鎮位於中國體操之鄉——仙桃市西南,南臨洪湖,西接監利,是三縣市交界的口子鎮。鎮域總面積118.9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66502畝,常用耕地面積58745畝。全鎮轄24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1個原種場,總人口54593人,其中集鎮人口28000人。通海口鎮委、鎮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廉潔自律作為立身之本,把求真務實作為從政之魂,把開拓創新作為工作之重,把班子建設作為為政之要,緊緊圍繞“建設工業走廊,壯大特色板快,繁榮商貿經濟,活躍農村文化”的發展要求,突出區域性中心鎮的輻射帶動作用,不斷解放思想,大膽開拓創新,保持了鎮域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廉潔自律作為立身之本,把求真務實作為從政之魂,把開拓創新作為工作之重,把班子建設作為為政之要,緊緊圍繞“建設工業走廊,壯大特色板快,繁榮商貿經濟,活躍農村文化”的發展要求,突出區域性中心鎮的輻射帶動作用,不斷解放思想,大膽開拓創新,保持了鎮域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地勢地形

通海口鎮現有總面積65246畝,常用耕地面積54789畝,其中旱地11309畝,水田43480畝,臨時性耕地10457畝。水產養殖面積3.5萬畝,總戶數1.3萬戶,總人口55158人。24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1個原種場。近年來,我們不斷深化結構調整,農業種植業、水產養殖業和打工經濟成為了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其中水產養殖成為我鎮農業的主導產業。2004年,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2.3億元,其中水產養殖產值1.5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65%,農村人均純收入3483元。其中養殖業60%,種植業20%,打工經濟20%。根據全市發展特色農業工作會議精神,今後三年我們將在農業規模化生產、區域化布局、產業化經營和組織化管理上找準突破口,不斷拓展農民增收空間。
通海口

地名由來

通海口從形成集鎮至今,已有二百餘年的歷史了。但其名傳說較多,有三:一說此地有一渡口,在此擺渡的是一童子伢,故稱童伢口;二說古雲夢澤煙浩渺如海,此地處於澤邊進出之口,故名通海口;三說昔日地下有一潛河之水,在此流出地面,而且水流不斷,眾謂此水來自大海,乃稱此地為通海口。當然,這些為傳說而已。據清光緒《沔陽州志》(1894年)的地輿中記載——“童海口或作通海口”,亦沒記其地名出處。
通海口
據考證:通海口在沒形成集鎮之前,只是通洲河上的一個較為活躍的小碼頭。因當時在此擺渡的是一童子伢,故名童伢口。後來,這裡過往行人日益增多,到清初便形成了小集。因人多音雜和諧音關係,人們便把童伢品喊成了通海口。由於當時陸地交通不發達,大量的土特產品,都要用船隻從通洲河運往武漢直抵上海。要進的商貨,也由這條水路運回。因此,人們認為這裡河通江,江達海,海口想通,便稱此地為通海口。

奮鬥目標

奮鬥目標:到2008年,實現農業總產值3.5億元,年增長11%;其中水產業產值由2004年的1.5億元,增加到2.5億元,淨增1億元,年均增長12.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263元,年均增加260元。形成三大板塊,即漁鴨配套板塊、水產專養板塊、蔬菜種植板塊。
通海口
發展重點:實施“二一二二”工程,“二一”即1萬畝蔬菜種植、100萬隻鴨;“二二”即專養2萬隻朗德鵝養殖、2萬畝水產專養(其中河蟹養殖1萬畝,青魚、回魚1萬畝)。
⒈大力推行漁鴨配套養殖。以農村三片和通五路、西灌渠路、城石公路三條水產通道劃分區域,逐年實施。今年要以柳李村、馬套村為突破口,毛范垸片為重點,養鴨發展到20萬隻。2006年全鎮養鴨達到50萬隻,2007年達到80萬隻,2008年突破100萬隻。
⒉創建萬畝蔬菜長廊。以仙監公路沿線的馬套、堤灣、蘇灘、熊廟、潘壩等村和集鎮周邊的海峰、星紅等村為重點,大力發展蔬菜種植,在現有面積4000畝的基礎上,年增加面積2000畝,到2008年使蔬菜種植面積突破10000畝。通海口鎮的北京滙豐方圓石化設備有限公司看到,公司生產的各種類型填料塔板及分布器等塔內件擺滿院內,工人們在節日裡仍在堅持生產。
今年一季度,通海口鎮國稅、地稅分別入庫83.2萬元和42.1萬元,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36.97萬元,銷售收入33623萬元,利稅3400萬元,工業用電量193萬度,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億1千萬元,實現銷售收入1億5佰萬元,創利稅1595萬元。一季度,該鎮新引進及擴規改造項目4個,其中過千萬的項目3個,協定引資4800萬元,實際到位資金1400萬元。
全鎮特色農業發展迅速,南種北養中蔬菜的種養格局初具雛形,以加快水產通道為重點的連村公路建設和以加強水利設施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也在全面推進之中。
通海口鎮的北京滙豐方圓石化設備有限公司看到,公司生產的各種類型填料塔板及分布器等塔內件擺滿院內,工人們在節日裡仍在堅持生產。
今年一季度,通海口鎮國稅、地稅分別入庫83.2萬元和42.1萬元,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36.97萬元,銷售收入33623萬元,利稅3400萬元,工業用電量193萬度,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億1千萬元,實現銷售收入1億5佰萬元,創利稅1595萬元。一季度,該鎮新引進及擴規改造項目4個,其中過千萬的項目3個,協定引資4800萬元,實際到位資金1400萬元。
全鎮特色農業發展迅速,南種北養中蔬菜的種養格局初具雛形,以加快水產通道為重點的連村公路建設和以加強水利設施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也在全面推進之中。
湖北諾得勝製藥有限公司。該公司是湖北省定點生產中成藥的廠家之一。該公司註冊資金1130萬元,總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萬多平方米,主要生產顆粒劑、散劑、硬膠囊劑、片劑、丸劑、糖漿劑、煎膏劑、口服液、小容量注射劑等9個劑型,獲生產批文的產品100個,其中傳統產品“和血膠囊”系公司獨家生產產品,曾榮獲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優質產品”稱號。該公司自2001年初開始啟動GMP認證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GMP認證工程啟動以來,4800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以及提取、前處理車間、成品倉庫改造等建設工程現已全部結束,所有設備購置及安裝調試已全部完成,並於2004年9月初順利通過GMP認證。公司認證後投產,年生產藥品將達到5000噸,年產值可達2.5億元,利稅可過2500萬元。
湖北先達鑄造有限公司。該公司是由先達耐磨材料廠、精密鑄造廠、精製皮革廠等企業組成的集團公司。該公司占地面積50000平方米,擁有0.5T中頻電爐8台,兩條熱處理生產線及其它專業生產設備60多台套,檢驗設備齊全。在中國電力總公司、湖北省電力局、電力部西安熱工研究院、武漢大學、武漢工業大學和中國農機化科學院等有關專家教授親臨指導下,結合不同的工況使用條件,相繼開發並研製出了衝擊疲勞磨料磨損、高應力磨料磨損、抗腐蝕及周期性衝擊磨料磨損等零部件產品,其質量均達到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
通海口合成纖維有限公司。該公司是由江蘇福林公司秦家華總經理投資興辦的絛綸合成纖維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3500萬元(主體設備投資2000萬元,配套設備1500萬元)。企業占地面積30畝,新建廠房面積8000平方米,其中全自動生產線長84米,寬30米。該公司生產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年生產合成纖維3600噸,產值達5000萬元。
仙桃市宏達服飾有限公司。該公司的前身是宏達服裝廠,始建於一九七八年,已有二十多年歷史,屬獨資的民營企業,所轄三個子公司,享有自營進出口權,產品遠銷美國、東南亞、歐洲、南美等國和地區。年產值二千多萬元,創匯近三百萬美元。該公司從管理到經營日趨完善,市場運作日漸嫻熟。公司生產基地位於仙桃市西南重鎮通海口,省道門前而過,交通十分便捷,廠房面積一萬六千多平方米,擁有優秀的技工和技師五百四十多名,各類先進的生產設備五百多台套,其中有從日本進口的埋夾機4台、打棗機10台、雙針機10台、包裝機3台、標準牌的高速平縫機420台,至於釘扣、鎖眼、圓頭等機械一應俱全,公司已成為仙桃服裝行業的佼佼者。
仙桃市海洋食品有限公司。該公司始建於1952年,廠區占地面積6600㎡,建築面積4232㎡,生產車間4個,包裝車間1個,原料倉庫8間,成品倉庫2幢。現有機械設備50多台(套),4條自動化生產流水線,擁有固定資產800多萬元,流動資金300多萬元,能生產系列糕點、糖果、餅乾、果凍布丁及速溶飲料200多個品種。年實現銷售收入800萬元,利稅120萬元。該公司還與富迪連鎖合資興建占地1500㎡,集服裝、鞋帽、日用商品於一體的富迪海洋購物廣場,現已正式投入運行 鄉鎮工業經濟如何再攀新高。通海口鎮盤活存量,引爆新一輪工業項目建設熱潮。
通達活塞環股份有限公司是通海口鎮的一家骨幹企業,停產多年後被個體老闆分割租賃。在整合資源盤活存量思想的指引下,通海口鎮委、政府大膽創新,引進浙江尚忠環業,租賃原廠投資1000萬元新增數控工具機等設備,企業發展紅紅火火。在這一企業的帶動下,全鎮機械製造業乘勢而上,現已擴至9家機械製造企業。
不僅如此,轉移產業發展也成了通海口鎮多點引爆項目建設的重頭戲。該鎮多次運作,對原有的鎮辦耐磨廠、汽配廠、禽蛋廠等實行二產業向三產業轉移,啟動存量,引進兩家房地產公司和武漢一家商貿企業,投資2000多萬元,開發興建了商住小區和現代化超市,極大地方便了當地居民的生活。
對高效企業,該鎮還積極引導企業進行自主創新,實現高點擴張。湖北諾得勝製藥有限公司一直從事生產原中藥廠的常規產品,發展速度不快。通過自主創新,企業先後投入近6000萬元實行擴規改造,引進全自動生產設備,順利通過GMP認證,開發“前列通”品牌藥品,企業產銷兩旺,目前預計今年產值8000萬元以上,利稅過千萬元。

歷史文化

官路自然集鎮

官路位於通海口東部,緊靠通洲河畔。南至沔城鎮2公里,北與排湖漁場接壤。街道全長500米,集鎮人口500餘人。據傳,在沔陽城設定縣衙後,順通洲河來往的州、縣官船均在此停泊,然後乘轎經此路進入沔陽城。故稱此路為“官路”

於家渡街的興衰

於家渡位於官路馬套村,是一個較為古老的地名,在明、清兩代的志書中都有記載。至於在什麼年間形成小集,尚無史料可考。據鄉老云:清末民初於家渡就是一個較為活躍的農村小集,比官路街還要熱鬧。直至1949年建國前夕,還有中藥店3家,糧行3家,魚行3家,肉案4部,杉木行2家,雜貨鋪3家,木作坊1家,糟坊2家,飲食業3家,鐵鋪3家,每天上街趕集的不少於200人。不幸於1952年毀於大火,燒毀鋪家和民房63戶,小集從此衰落。

毛澤東與通海口

1953年10月,通海口區小河鄉沙嶺上創辦了該地區第一個農業合作社,在農民鄢洪楨、余續漢兄弟倆的率領下,沙嶺合作社辦得紅紅火火。1955年4月,縣農委幹部魏光榮到該社蹲點,不僅收穫了愛情,更寫出了轟動一時的經驗文章:《沔陽縣沙嶺合作社生產隊的領導方法》(署名:魏光榮、余續漢)。這篇發表在《湖北日報》、《農村工作通訊》上的短文,後被毛澤東收入他主編的《中國農村社會主義高潮》一書,從此通海口和沙嶺農業合作社名揚天下。

科教人文

中心幼稚園
通海口國小 通海口鎮第二國小
通海口一中 通海口二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