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博物館

通州博物館

通州博物館1992年建館,館址位於通州區中心,新華大街南側。該館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二進四合套院,典型的北京建築風格,頗具地方特色。 館內固定陳列為"古代通州",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精選通州出土的珍貴文物164件進行展覽,內容介紹了通州自西漢置縣2200年的歷史沿革,表述了通州漕運史啟於秦漢,興於、明、清的古代輝煌,弘揚了通州人崇尚文明,辛勤耕耘的奮鬥精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通州博物館
  • 外文名稱:Tongzhou Museum
  • 類別:文物博物館
  • 地點:中國北京
  • 竣工時間:1992年1月1日正式開館
  • 開放時間:開放時間:8:00--17:00(周一休息)
簡介,發展歷史,主要任務,建築布局,館藏文物,布展年表,作用價值,

簡介

北京市通州博物館位通州區通州鎮西大街九號,新華大街閘橋西南側,占地面積1914平方米,建築面積939平方米,展陳面積266平方米,容量300人。1991年春開始,將當時老幹部局占用的兩進仿古四合院(萬字會院)改建為通州博物館,於1992年1月1日正式開館。

發展歷史

通州博物館館址為通州區文物保護單位。清朝於此建三官廟,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修,供奉賜與福壽之天官、赦免罪惡之地官,解除困厄之水官等神像。1923年,北京萬國道德會通州分會在三官廟廢墟上創建仿古活動場所,會標為“ ”字,故在大廳、前廳、後廳的墀頭都雕刻此字,俗稱“萬字會院”。1935年12月,漢奸殷汝耕組建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成為日寇傀儡,通州“萬字會”漸成為漢奸活動的據點。1964年予以重修,改為“東頤飯店”,不久便關閉。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為縣老幹部局使用。1991年經重修,改建為通州博物館。

主要任務

1990年元月,經原通縣縣委、縣政府領導研究決定,建通州博物館。性質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主要任務是:徵集、整理、收藏、研究、陳列、展覽;通過對外開放,對全區人民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愛家鄉教育。

建築布局

改建資金50萬元由縣財政撥款,馬駒橋古建隊承擔改建任務。在保持古建原貌的基礎上,臨新華大街新開北大門,在後廳北接出抱廈三間。為突出地方特色,整體彩繪設計,引入通州八景圖,與蘇式彩繪結構融為一體,古樸典雅。
該館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兩進四合套院,建築面積936M2,典型的北京建築風格,頗具地方特色。
北門對道石階,側設漢白玉護欄,望柱頭浮雕蟠龍,欄板透雕寶瓶。院內油漆彩畫,古色古香,其中,通州八景彩繪圖,更為絢麗奪目。院中置圓形花壇,青砂岩石圍砌,浮雕獨龍,內植古丁香一株。每值花季,香氣宜人,環境幽雅。
博物館館舍原為清末建築,南向二進,大門三間,硬山筒瓦箍頭脊,明間為通道,垂帶式石階四級。耳房各一間,東西配房各一間,蘇式彩繪。為便於遊人參觀,現新辟北門,接出抱廈三間,復建石階,護以石欄和浮雕蟠龍望柱,欄板透雕寶瓶。院內油漆彩畫,古色古香,其中,通州八景彩繪圖,更為絢麗奪目。院中置圓形花壇,青砂岩石圍砌,浮雕獨龍,內植古丁香一株。每值花季,香氣宜人。

館藏文物

博物館展廳共四個,其中三個為臨時展廳,一個為固定陳列展廳。1991年建館至今共舉辦各類臨時展覽百餘個。
館內固定陳列為“古代通州”展,共展出收藏本地區珍貴歷史文物114件套,其中一級品2件,體現了通州區自新石器時代、戰國時代及西漢置縣以來2200年的悠久歷史。先後又展出了從運河出土的元、明、清代大鐵錨及有重要價值的墓志銘五十餘件,既起到了保護文物的作用又宣揚了大運河悠久的歷史。
通州博物館通州博物館

布展年表

歷年來舉辦的較著名的專題展陳有:1993年的《通州之春》花卉盆景展;1994年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展覽;1995年的《抗日洪流中的中華民族》大型國片展;1996年的《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大型圖片展;1997年的《圓百年之夢,迎香港回歸》大型圖片展;1998年的《通州環境建設攝影展》;1999年的《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周年大型圖片展》;2000年的《通州美協作品展》;2001年的《孫中山、宋慶齡生平圖片展》;2002年《大運河文化武夷花園杯中國書畫獲獎作品展》;2003年的《慶十六大新春聯展》;2004年的《建設北京新城區,營造綠色新通州——老年書畫展》;2005年的《北京京東五區縣書畫作品展》等。
通州博物館通州博物館

作用價值

通州博物館做為本地區的青少年教育基地,旨在對全區人民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故特設社教部,配合展覽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主要的教育手段和方式;第一,展覽中以講解員的解說做為主要教育手段,個別展覽配以錄音講解(如:全國禁毒展)。第二:結合展覽開展有獎問答活動。在舉辦《圓百年之夢、迎香港回歸》展覽中,為強化教育,參觀後對學生進行有獎問答。第三,開展觀後徵文活動。組織了《知我通州、愛我通州、建我通州》徵文比賽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展覽觀後感徵文比賽。第四,下鄉巡迴展出。包括清代木乃伊展,《圓百年之夢,迎香港回歸》圖片展,《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展。
通過各種方式直接組織和間接宣傳觀眾200萬人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