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李自成墓

通城李自成墓

通城李自成墓為通城縣先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座落在九宮山北麓,原墓圍多古木,墓為長形土墳。墳北面有一幾近湮沒於土中的小塊石碑,鐫“李自成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城李自成墓
  • 地址通城縣
  • 級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占地面積:300平方米
歷史沿革,墓碑銘文,郭沐若題詞,李縣長題詞,熊書記題詞,通城九宮,地理位置,歷史沿革,相關傳說,歷史考證,

歷史沿革

末有俗語:“皇帝墳,似蛇形,越長越長,墨青墨青。”(註:“墨青”一指墳周草木葳蕤,一諧“滅清”。) 1928年,國民革命軍14軍49師師長岳森至此憑弔,以高六尺、寬二尺,厚四寸,上鐫楷書“李自成之墓”石碑更換原碑。
1955年6月,通城縣文化科函請省文化局撥款修繕李墓,並由通城縣人民政府主持重修。其時,掘墓驗視,土丘之下,有棺室,室內僅存近似塵土的黑色物質一線,鏽蝕馬釘數顆。據當年參與培修的羅雄飛介紹:在50年代召開民間文學創作會時,有一姓王的農民說,李自成是由他們王姓人安葬的。 培修墓座南朝北,占地300平方米,沿石基邊緣,砌有一米高八方形塊石護攔,墓葬位於石基中央,高約1.5米,全為塊石結構。墓頂豎2.5米高石碑,呈稜台形,陰刻郭沐若親筆所題“李自成之墓”,墓正面刻有郭沫若撰墓誌;左刻時任省委書記王任重題詞:“李自成是一位農民革命的偉大領袖”;右刻時任縣長李仲秋撰“李自成之墓記”;後則放置原碑,陵墓四周,青松翠柏挺立,奇花異草相依。
1971年,湖北發電機廠在此處建廠,遂將墓依原樣向東遷徙300米。工人在墓周植樹,維護修繕。1991年因大雨,山體滑坡,墓遂倒毀。 1996年10月,縣委、縣人民政府再度策劃培修李墓,1997年4月竣工。墓建於九宮園藝場內,依原式樣擴大,墓高9.5米,其中墓碑高4.8米。全墓用廣西白、蒙古黑、石南青等大理石砌成,增刻縣委書記熊傳經,縣長阮英梓撰“重修李自成墓記”。

墓碑銘文

郭沐若題詞

李自成是農民革命史中一位偉大的人物。他從陝北發動革命,以抗糧均田為號召,轉戰十餘年,卒以一六四四年三月推翻了明朝的統治。但是,可惜他的戰友們,特別是丞相牛金星,為勝利所陶醉,忽視了關外的大敵,終於為滿洲人所乘,遭受了失敗。滿人既占北京,暫時和南明妥協,集中力量攻打革命勢力,致使李自成不得不輾轉南下。一六四五年九月李自成率部到達通城,不幸在這九宮山為地主的黨羽所殺害,年僅三十九歲。革命英雄,永垂不朽!
一九五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李縣長題詞

郭沫若(蓋章) 李自成之墓記:
農民革命領袖李自成,因號召均田抗糧,發動革命,轉戰十餘年,推翻了明朝統治,於一六四五年率部隊到達通城,不幸被地主的黨羽所殺害。當時由於祖國的廣大地區為反動勢力所統治,致使英雄忠骨被湮沒在九宮山下凡三百餘年。
李自成的革命史跡,深為廣大人民所歌頌。解放以後,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對修護李自成墓極為重視,廣大勞動人民,亦均要求儘速修護。今年我們請準上級撥款培修。至此,始實現了千百萬勞動人民的心聲。
興工之初,我們請中國科學院郭沫若院長題詞,敘述李自成的革命史略,讓農民革命的偉大烈士的壯烈史績永垂青史。
今當竣工之日,我們為了紀念革命英雄,特受此以為記。

熊書記題詞

通城縣人民委員會縣長 李仲秋
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九日
重修李自成墓記:
天下七十二道教聖地之一的通城九宮山,是明末農民起義領袖闖王李自成殉難之處。當年,其遺體葬於山下玄帝廟前左側,民眾常年為之培修,使之成為一長堤形巨冢。一九二六年,郭沫若率師北伐,到此憑弔。一九五五年,縣人民委員會將土墳培修成石墓,郭沫若撰墓誌,寫碑文,王任重為之題辭。一九七一年,因三線建設需要按原貌將墓東移三百多米。一九九一年,墓遇主體滑坡而倒塌。
李自成殉難通城為正史確認,並有大量地方史料佐證。為紀念這位農民革命中偉大人物,對歷史負責,對後人負責,乃在九宮山擇址重修李自成墓,遵其舊制,駕拱橋,鋪石階,立牌坊,建亭閣。
名山掩英骨,九宮千古,闖王千古;
雋水添勝景,浩氣長存,業績長存。
中共通城縣委書記 熊傳經
通城縣人民政府縣長 阮英梓
一九九六年十月二十五日

通城九宮

地理位置

打開通城縣地圖,可以看到縣城南約三華里處桃源洞之北,有一座小山,叫九宮山,它東臨通(城)修(水)公路,西與長(沙)武(漢)公路僅一箭之隔,西南與幕阜山脈錫山主峰一脈相連,標高355米。

歷史沿革

唐代,道教被奉為國教,玄風大盛。道教把天下名山分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認為洞天福地就是地上的仙山,是構成道教地上仙境的主體部分。唐·司馬紫微(即司馬承禎)在《洞天福地記》中記載的三十六小洞天里就有“第二十五,幕阜山洞,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玄真太元天,在鄂州唐年縣,屬陳真人治之。”通城在唐代屬鄂州唐年縣,縣治在今樊店;又據世居黃龍、幕阜山下的何姓宗族在民國壬午(1880年)續修的《何氏宗譜》中記載:“幕阜,一名天岳山,在通(城)南平(江)北界上,古所稱太元二十五洞天也。”由此可見,通城境內的幕阜山洞自唐代起就是天下道教著名聖地之一。
通城的九宮山因何得名,始於何時,在民間有許多傳說,也有不少的史籍記載。

相關傳說

相傳:九宮山峰原比錫山峰高,是主峰,兩峰合在一起叫銀山,有銀礦。紫微大帝一次來到銀山主峰(即原九宮山峰),休息了三天。人坐的地方被壓縮了九尺,成了山窪,就是現在的樣子。紫微大帝臨行時說:“這哪裡是銀山,只不過一堆錫罷了。”從此,銀礦里的銀子都變成了錫,山名也就改叫為錫山了。人們失去了銀礦,生活很苦,後來就有人給紫微大帝修了座廟,昐望產銀的日子再回來。結果,廟就在紫微大帝坐過的地方建了起來,命名“九宮廟”,並請了真人羅公遠(又名羅思遠,著名道仙)來此修道煉丹,因此,該山因廟名而得名“九宮山”,又因羅公遠的修煉而得別名“羅公山”,叫“錫山”的,就只剩下西南一峰了。
這雖然是個傳說,但與史料所載,不少地方是互為印證的,如銀山改錫山,就與《明史》以及許多史料的記載相吻合。至於改名的時間,從《讀史方輿紀要》中所載“唐初置錫山鎮”之語來推測,錫山命名亦當在唐代以前。同時,“九宮廟”出現,修煉的羅公遠是唐代鄂州通城人(唐仙羅公遠真人墓至今仍保存在九宮山上)。唐代道教盛行,風糜全國。“九宮廟”建於唐代似無置疑。
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為“三垣”,紫微星屬“中垣”,是帝王的主命星,他的偶像居地,按人間帝王住所稱謂,呼為“宮”。“中垣”之“宮”,簡稱為“中宮”。道教中,“中宮”即是“九宮”。可見廟名“九宮”不為無因,山因廟而名“九宮山”,亦不為無故。
當然以上只不過是據傳說,應證史料進行的一些推斷。但據已查獲的公史野乘的記載,表明通城的九宮山更是確切。

歷史考證

光緒十八年(1895)出版的《湖北輿地記》載:“桃源洞之西北曰桐陂山……又西曰柳家山,又北曰九宮山……”清楚地載明了通城九宮山的準確位置。
同治六年(1867)修《通城縣志》卷三記:“九宮山,白沙圖,錫山東支,一名羅公山。”也清楚地載明九宮山的別名和行政歸屬。
通山縣光緒壬午(1880年)《九宮山志》對通城縣九宮山也作了詳細記載:“通城錫山東北一峰特起,舊傳唐道士羅公遠修煉處,一名羅公山,亦呼九宮山,上有九宮寺。”通山九宮山有志始於明隆慶二年(1568年),由崇陽人王近偉纂修;重修於順治八年(1651年),由江夏人胡希同編修;再修於乾隆三十二年,由武昌人殷必玲續修;光緒《九宮山志》是崇陽學者傅燮鼎以乾隆《九宮山志》為藍本續修,所以對通城縣九宮山的記載比同治《通城縣志》的記載還詳細。由此可見,通城縣九宮山由來已久,決不是附會通山縣九宮山而成。
“九宮廟”遺址東側,現仍留存有“九宮界碑”。上刻立碑時間為“乾隆甲子”(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僅比《明史》刊行晚五年)。
2001年,在九宮山腳下建城關液化氣站時,出土一塊“九宮山田”石碑,下部殘,現保存九宮山寺廟。
另據通城縣銀城區錦山鄉石背大隊沖里段家段大旺、段樹森家裡分別保存的光緒乙未年(1895)、民國二十五年(1936)續修的《德義堂段氏宗譜》共二乘,都在卷一第一頁第二世欄內記著:“必請,字守濱,號卷南,生建文四年辛巳十一月十三亥時,歿於成化三年丁亥七月廿一酉時,葬錫山石皮嶺下九宮山前上首左邊劉家咀石郭內,癸山丁向。”同時,卷首的《原譜序》中載明,段氏第一次修譜時間為明崇禎庚午三年(1630)。這兩乘家譜表明,通城有九宮山,至遲也在崇禎庚午三年以前。另外,居住在九宮山下的王姓、廖姓等宗族,在其《廖氏宗譜》和《王氏宗譜》中均有其族人分別於雍正乾隆嘉慶年間葬於九宮山的記載。
通城九宮山,一名羅公山,從何而來,源於何時,由此可窺其梗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