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統原理(修訂本)

通信系統原理(修訂本)

《通信系統原理(修訂本)》是2006年2月9日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玉珉。

基本介紹

  • 書名:通信系統原理(修訂本)
  • 作者:馮玉珉
  • ISBN:9787810821117
  • 定價:36.00元
  • 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2-9
  • 裝幀:平裝
圖書簡介,目錄,

圖書簡介

本書是根據通信專業教學大綱,在張樹京教授1992年主編的《通信系統原理》(第2版)基礎上重新編寫的。全書共分10章,從通信系統角度,重點討論“信息、調製、傳輸與噪聲”,加強數字通信原理,並增加了無線擴頻調製和通信網的發展進程等內容。教材編寫突出了“概念—思路—重點—方法—套用”,可讀性強。
本書可作為通信工程專業教材,同時適用於從事通信、信息工作的科技人員自學及其他相關專業的教學。

目錄

第1章通信系統概述
11信息與信息技術
111信息
112信息技術
113媒體與多媒體
12通信與通信系統
121通信
122通信系統
13信道和噪聲
131信道分類
*132恆參與變參信道特徵
133信道的干擾
134幾種常用信道特徵
14通信頻段的劃分
15通信系統質量指標
151通信質量概述
152通信系統有效性技術
153通信系統可靠性技術
16通信發展簡史
17複習與思考
第2章信號與噪聲分析
21信號與系統表示法
211通信系統常用信號類型
212系統表示法
213通信系統中的統計分析方法
22信號頻譜分析概述
221傅立葉級數
222傅立葉變換
223卷積與相關
224能量譜、功率譜及帕氏定理
23希爾伯特變換
231希氏變換
232希氏變換的主要性質
*233預包絡
24隨機變數的統計特徵
241機率的公理概念和運算
242隨機變數
243隨機變數的統計特徵
244常用的隨機變數類型
245隨機變數統計平均
246隨機變數的變換
247二維隨機變數及其統計特徵
248二維高斯隨機變數的統計特徵
25隨機過程
251隨機過程的概念和定義
252隨機信號的統計特徵和平穩隨機過程
253關於不相關、正交和統計獨立的討論
254遍歷性平穩隨機過程
255隨機信號的功率譜
26隨機信號通過系統的分析
261平穩隨機信號通過線性系統
262隨機信號進入乘法器
27高斯型隨機過程
271信道干擾與噪聲
272高斯型白噪聲
273熱噪聲
274限帶高斯白噪聲
28窄帶高斯噪聲
281窄帶高斯噪聲的統計特徵
282高頻載波加窄帶高斯噪聲
29本章小結
210複習與思考
211習題
2111傅立葉變換及信號分析
2112機率與隨機變數
2113二維隨機變數
2114隨機過程統計特徵
2115隨機信號與高斯噪聲通過系統
2116兩個隨機過程的統計關係
第3章模擬調製系統
31調製的功能和分類
311調製功能
312調製的分類
32調幅與雙邊帶調製
321調幅波時域波形
322調幅波的頻譜
323調幅信號的功率分配
324雙邊帶(調幅)
33單邊帶與殘留邊帶調製
331單邊帶信號的產生
332殘留邊帶(調幅)
34線性調製的系統模型和解調
341線性調製的通用模型
342相干解調與非相干解調
35線性調製系統的噪聲性能分析
351相干接收系統信噪比計算
352信噪比得益G與比較
353AM信號包絡解調性能
36非線性調製
361角度調製概念
362單音調角37窄帶調角
371窄帶調頻信號分析
372窄帶調相
38寬頻調角
381WBFM時-頻域特徵
382Jn(β)性質與FM信號頻譜特徵
383調頻信號有關參數分析
384寬頻調相的特點
39調角波的解調及性能分析
391窄帶調角的相干解調及性能分析
392角度調製的非相干解調與性能分析
393FM門限效應
310本章小結
311複習與思考
312習題
3121線性調製已調信號分析
3122解調與性能分析
3123調頻信號分析
3124鑒頻與性能分析
3125調相信號與解調性能
3126綜合性題目
第4章模擬信號編碼傳輸
41模擬信號數位化概述
42抽樣與脈衝模擬調製
421低通信號抽樣定理
422模擬信號脈衝調製
43量化與編碼
431量化與編碼概念
432編碼技術概要
433線性(均勻)量化與量化信噪比
44數字語音PCM
441非均勻量化
442A律/13折線的PCM編碼
443PCM傳輸格式
45差分脈碼調製
451預測編碼概述
452DPCM系統分析
46增量調製
461增量調製基本特點
462過載特性
463改進型DM
464關於DM系統量化噪聲
47自適應差分脈碼調製
48自適應子帶編碼
49本章小結
410複習與思考
411習題
4111線性量化PCM
4112非均勻量化PCM
4113預測編碼
第5章數位訊號基帶傳輸
51數字基帶信號的特點
511碼型選擇
512常用碼型及其特點
52數字基帶信號功率譜
521數字基帶信號分析
522功率譜計算
523基帶功率譜特徵
53符號間干擾
54無失真數字基帶傳輸——奈奎斯特第一準則
541奈奎斯特準則的充要條件
542奈奎斯特理想信道傳輸
543升餘弦頻譜*
544接收定時抖動的影響
55相關電平編碼——奈奎斯特第二準則
551雙二進制信號——第Ⅰ類部分回響
552修正的雙二進制信號*
553相關電平編碼的推廣
*56波形成形的數位技術
57信道均衡
571均衡概念
572抽頭-延遲線均衡
*573自適應均衡
58數位訊號基帶傳輸誤碼性能分析
*59眼圖
591眼圖的構成
592眼圖包括的主要參量
510本章小結
511複習與思考
512習題
5121碼型與功率譜
5122奈氏準則及其實現
5123均衡
5124誤碼性能
第6章數位訊號的頻帶傳輸
61數字頻帶調製概述
62二元幅移鍵控
621ASK信號分析
622ASK信號相干接收
623非相干ASK解調抗噪聲性能分析
63二元頻移鍵控
631相位不連續的頻移鍵控信號
632FSK信號的解調及抗噪聲性能
633連續相位頻移鍵控信號
64二元相移鍵控
641二元相移鍵控的構成
642PSK相干解調及抗噪聲性能
643相對(差分)相移鍵控
65多元數字調幅與調頻
651多元數字調幅
652多元數字調頻
66多元數字調相
661MPSK信號表示法
662多元調相信號空間特徵與噪聲性能
67本章小結
68複習與思考
69習題
691二元調製
692多元調製
第7章數位訊號的最佳接收
71最佳接收準則
711最大輸出信噪比準則
712最小均方誤差準則
713最大後驗機率準則
72利用匹配濾波器的最佳接收
721匹配濾波器的設計
722匹配濾波器輸出信號分析
723匹配濾波器的實現
724匹配濾波器的性質
*725匹配濾波器接收誤碼性能分析
726匹配濾波器的套用
73數位訊號載波傳輸的最佳接收
731未知相位信號的最佳接收
732相關接收74理想接收機模型
75最佳接收誤碼率統計分析
751三種最佳接收機統一性及條件
*752誤比特率分析計算
753各種調製方式的系統誤比特率
*754最佳接收與相干接收的比較
76本章小結
77複習與思考
78習題
781匹配濾波器接收
782相關接收
第8章信道編碼
81差錯控制概述
811二元對稱信道和錯誤式樣
812差錯控制分類
813常用檢錯碼
814差錯控制定理
82線性分組碼
821概念與思路
822(n,k)線性分組碼的構成
823伴隨式解碼
824漢明界
825漢明碼及其擴展
826完備碼
827分組碼的對偶碼
83(n,k)循環碼
831碼多項式表示及其運算
832(n,k)循環碼的特點
833循環碼編碼步驟
834循環碼的對偶碼和縮短碼
835伴隨式糾錯解碼
84幾種重要的循環碼
841CRC碼
842BCH碼
843RS碼
85卷積碼
851卷積碼特徵
852卷積碼數學描述
853卷積碼圖示表示法
854卷積碼維特比解碼
86複合編碼
861連結碼
862交織碼和乘積碼
863Turbo碼
87本章小結
88複習與思考
89習題
891差錯控制概念
892(n,k)分組碼
893循環碼特性
894卷積碼
895複合編碼
第9章常用的現代調製技術
91正交調幅
911QAM信號的基本構成特點
912MQAM信號相關接收與抗噪聲性能
913MQAM與MPSK性能比較
92改進型QPSK
921OQPSK
922IJFOQPSK
*923π4偏移QPSK
93最小頻移鍵控
931MSK信號空間
932MSK信號的最佳接收與性能特徵
933改進型MSK
94擴頻調製
941擴頻特點及分類
942m序列
943直接序列擴頻
944干擾容限Jm
945跳頻擴頻概述
95格線編碼調製
951一體化編碼調製基本思路
952TCM信號的構成
953TCM信號解碼
954TCM8VSB模式
96正交頻分復用(OFDM)
961多載波和OFDM基本概念
962OFDM技術實施
963OFDM典型套用示例
97本章小結
98複習與思考
99習題
991QAM與MSK
992擴頻調製
993TCM和OFDM
第10章多用戶通信
101多用戶通信概述
1011多用戶通信及其分類
1012通信資源的分配方式
102頻分多址和時分多址
1021頻分復用/多址(FDM/FDMA)
1022時分復用/多址(TDM/TDMA)
103碼分多址(CDMA)
1031CDMA概述
1032CDMA分類
1033CDMA系統的干擾問題
104區域網路中的多址技術
1041ALOHA
1042載波偵聽多址網(CSMA)
1043接入控制的預定方式
105其他多址技術
1051空分與極優多址
1052光接入系統中的多址技術
106無線多址系統中的電波傳播和多徑衰落
1061直線傳播與損耗
1062多徑傳播與衰落
1063多徑衰落信道相關頻寬和時間
1064衰落信道的統計特徵
107多徑衰落信道的分集接收技術
1071分集技術概述
1072分集技術分類
1073分集合併技術
1074Rake接收
108移動無線通信中的多址技術
1081數字移動無線通信概述
1082GSM系統中的多址技術
1083IS54和IS95多址技術特點
1084第三代移動通信的寬頻CDMA技術
1085CDMA蜂窩小區的用戶數估算
109多址系統的容量估算
1091信道容量
1092FDMA和TDMA系統容量分析
1093CDMA系統容量
1010本章小結
1011複習與思考
1012習題
10121多用戶/多址
10122GSMTDMA
10123CDMA
10124傳輸損耗和多徑衰落
附錄A機率積分函式表、誤差函式表
A1機率積分函式表
A2誤差函式表
A3三角函式恆等式
附錄B英文縮寫詞
習題答案
致謝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