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海纜

通信海纜是用於電信傳輸的絕緣材料包裹的導線,鋪設在海底。現代的通信海纜多使用光纖作為材料,傳輸電話和網際網路信號。下面介紹通信海纜的相關知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信海纜
  • 外文名:Submarine Telecommunication Cable
  • 套用科學:信息通信
  • 別稱:水下的通信線纜
定義,簡史,特點,分類,趨勢,

定義

通信海纜:直譯就是水下的通信線纜。
正式定義:敷設在大陸與島嶼、島嶼與島嶼、或海洋兩岸之間的海底通信電纜或光纜。可傳輸電報、電話、數據、傳真圖像、廣播等各種信息。
中文名:通信海纜
外文名:Submarine Telecommunication Cable
別稱:水下的通信線纜
套用學科:信息通信
特點:通信、海底、電纜、光纜

簡史

1850年英國和法國之間敷設了穿越英吉利海峽的世界上第一條海底電報電纜,由於沒有鎧裝保護,這根海底電纜只傳了幾份電報就中斷了。1851年改用了鎧裝的電纜,大大延長了海纜的使用壽命,直到1875年才“光榮退休”。
1858年橫跨大西洋的海底電纜敷設成功,連線了愛爾蘭和紐芬蘭。全長3240 km。當時的海纜採用的是樹膠絕緣,只能傳輸低速電報。
1956年,採用了長壽命中繼器的48路海底同軸電纜,成功敷設在加拿大和英國之間。
1988年,在美國、英國和法國之間,敷設了跨越大洋的海底光纜,開通了2個280 Mbit/s的數字系統。宣告了海底光纜系統時代的到來。
海纜通信和衛星通信已經成為當代洲際通信的主要方式。
在中國,1871年丹麥大北電報公司的電報電纜連線了日本長崎、中國上海、廈門和香港。1883年英商大東電報公司的海底電報電纜敷設了上海、福州和香港。
1976年開通480路海底同軸電纜,連線上海和日本熊本縣。

特點

因為大海的限制,通信海纜有它固有的特點:通信海纜的製造長度等於中繼段的長度;通信海纜是與中繼器連線成一體進行敷設的。對中繼器還需要有高壓的遠端供電,最高時遠端供電電壓達到±7000 V。
在深海區域水溫極為穩定;不易受到外界電磁波干擾和雷擊,傳輸性能穩定;但海纜發生故障時,維護修理較為困難。因此,通信海纜系統對中繼器的元件和海底線纜均要求有很高的可靠性。海纜系統的壽命通常設計在20年以上。如圖1展示了通信海纜施工的情形。
通信海纜
圖1 通信海纜施工

分類

通信海纜依據不同的標準有不同的分類:
根據敷設的海域條件分類
根據敷設的海域條件,海纜分為:
1)深海海纜:深海海纜包括深海電纜和深海光纜,敷設在深度1000 m以上的海域。深海海纜採用無鎧電纜或無鎧光纜結構。對於海底同軸電纜採用複合內導體中的高強度鋼絞線來承受敷設或回收修理吊起時電纜的自重以及在海浪作用下產生的張力。對於海底光纜則採用纜心中的鋼絲絞線來承擔這種張力。
2)淺海海纜:淺海海纜包括淺海電纜和淺海光纜,,敷設在深度不超過1000 m的海域中,淺海區段海纜容易受到船隻拋錨,漁業捕撈等的人為損害,以及海潮流、波浪等使海纜與海底發生摩擦等的自然損害。因此淺海海纜需要一層或二層鋼絲鎧裝層。
根據傳輸介質分類
根據傳輸介質的不同,通信海纜分為:
1)海底電纜:海底電纜按電纜結構又分為海底對稱電纜和海底同軸電纜兩種。
2)海底光纜:深海光纜的纜心一般由4~12心單模光纖與其周圍的兩層鋼絲絞線和銅管組成,纜心內充有防水油膏或塑膠彈性材料,在銅管上擠一層聚乙烯作為絕緣體與護套。兩層鋼絲用來承受張力,銅管為供電導體。1991年研製成功和投入使用的560 Mbit/s海底光纜系統,可傳輸7680個話路。中繼段的距離可以達到150 km。

趨勢

由於海底光纜傳輸容量大,中繼段距離長,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已經不再敷設遠洋洲際的海底同軸電纜,而改用海底光纜。通信海纜“聚焦”到海底光纜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