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戰

逐戰

《逐戰》是中國古代兵書《百戰奇略》里記載的一篇兵法,旨在闡述對敗退之敵作戰應注意掌握的原則,實質屬於追擊作戰問題。它認為,追擊敗敵,必須查明其真偽後再行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逐戰
  • 拼音:zhú zhàn
  • 注音:ㄓㄨˊ ㄓㄢˋ
  • 引證解釋:猶隨軍
詞語解釋,相關作品,簡介,譯文,原文,注釋,

詞語解釋

3、條目:逐戰(逐戰)
4、引證解釋:猶隨軍。 唐 李昂 《賦戚夫人楚舞歌》:“逐戰曾迷只輪下,隨君幾陷重圍里。”

相關作品

簡介

對於非敗而退之敵,應審慎行動,勿中其奇計;但對真正潰敗之敵,則應全力追擊,務求殲滅之。從敵情實際出發,決定作戰行動,這是古今中外一切善戰者皆須遵循的一條重要指導原則。本篇基於對此點的較好認識,而強調在追擊作戰中,對敗敵“須審真偽”,爾後決定是否採取追擊的作戰行動,這無疑是十分正確的。

譯文

大凡追擊敗逃之敵,必須查明其是真敗逃還是假敗逃。如果敵人軍旗整齊有序,鼓聲呼應協調,指揮號令統一,隊伍眾而不亂,其雖然後退而走,但並不是真正的敗退,而其中必有奇謀異策,對此必須慎重考慮而後行動。倘若敵人軍旗參差不齊,鼓聲大小錯亂不協,指揮號令喧鬧不一,這才是真正的敗退。對於這種敵人,應當全力以赴地進行追擊。誠如兵法所說:“凡是追擊撤退之敵,不可懈怠麻痹;敵人如果中途停駐不走時,就要考慮其是否另有陰謀。”
唐高祖武德元年,秦王李世民奉命率軍征討割據隴西而固守折墌城的薛仁杲。薛仁杲派部將宗羅睺領兵抵抗,於淺水原被唐軍打得大敗而逃。李世民親率騎兵,(步兵主力隨後)跟蹤追擊,一直追到折墌城,將拒守於該城的薛仁杲包圍起來。薛仁杲的部將多數是在臨陣交戰時而投降唐軍的,之後又提出返還城裡取馬再來,李世民同意任其返還。不一會,他們都各自乘馬而歸。李世民通過降將而掌握了薛仁杲的虛實情況,於是,一面命令後續部隊迅速跟進,從而四面包圍了折墌城;一面派遣能言善辯之士入城向敵人曉以福禍利害之關係,薛仁杲終於被迫開城投降。戰後,眾將領都來向李世民祝賀,並藉此機會詢問道:“大王您在大破宗羅睺軍之後,立即丟下步兵,又無攻城器械,卻率騎兵直迫折牆城下。當時大家都不相信能夠破城降敵,但最終竟攻下來了。這是什麼原因呀?”李世民解釋說:“這是採用的權變之道,而迫使敵人無計可施,所以就戰勝了它。況且,宗羅睺所部將士都是隴西地區的人,我軍雖然大破其軍,然而擊殺俘獲的不多。
當時如果緩慢追擊的話,潰敗的敵人都會逃入折墌城,薛仁杲把他們集中起來加以安撫使用,我們就不容易戰勝他們了;反之,如果緊追不捨,不給其喘息機會,敵人敗兵就會流散於隴西各地,這樣一來,折城中自然空虛好攻了。面對此種形勢,薛仁杲已經嚇破了膽,沒有時間另謀對策了,所以他因懼怕我軍強大攻勢,就只能開城投降了。”

原文

凡追奔逐北,須審真偽。若旗齊鼓應,號令如一,紛紛紜紜,雖退走,非敗也,必有奇也,須當慮之。若旗參差而不齊,鼓大小而不應,號令喧囂而不一,此真敗卻也,可以力逐。法曰:“凡從勿怠,敵人或止於路,則慮之。”①
唐武德元年,太宗征薛仁杲②,其將宗羅睺拒之,大破於淺水原③。太宗帥騎追之,直趨折墌④圍之。仁杲將多臨陣來降,復還取馬,太宗縱遣之。須臾,各乘馬至。太宗具知仁杲虛實,乃進兵合圍。縱辨士⑤喻以禍福,仁杲遂降。諸將皆賀,因問曰:“大王破敵,乃舍步兵,又無攻具,徑薄城下,鹹疑不克,而卒下之,何也?”太宗曰:“此權道〔迫之,使其計不暇發,以故克〕也。且羅睺所將皆隴外人,吾雖破之,然斬獲不多。若緩之,則皆入城,仁杲收而撫之,未易克也;迫之,則兵散隴外,折墌自虛,仁杲破膽,不暇為謀,所以懼而降也。”⑥

注釋

①凡從勿怠,敵人或止於路,則慮之:語出《司馬法·用眾第五》;但“凡從勿怠”句原文作“凡從奔勿息”。
②薛仁杲:一作“薛仁杲”。
③淺水原:一名“鶉觚原”。故址在今陝西長武西北。
④折墌:馬本及各本皆誤作“圻墌”,今據史校改。故址在今甘肅涇川東北。
⑤辨士:謂能言善辯之士。辨,通“辯”。
⑥本篇史例出自《舊唐書·太宗本紀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