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雕動物紋玉嵌飾

透雕動物紋玉嵌飾

透雕動物紋玉嵌飾,直徑5.5-5.9厘米,邊厚0.4厘米。現藏湖南省博物館,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5年),此件玉器出土於1978年長沙河西象鼻山發掘的規模宏大的有“天子之制”的王室墓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透雕動物紋玉嵌飾
  • 直徑:5.5-5.9厘米
  • 邊厚:0.4厘米
  • 現藏:湖南省博物館
簡介,漢代玉器欣賞,白玉舞人佩,玉蟬,龍形玉佩,蟠螭紋雞心玉佩,

簡介

——現藏湖南省博物館,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5年)1978年長沙市溁灣鎮象鼻嘴出土
透雕動物紋玉嵌飾透雕動物紋玉嵌飾
直徑5.5-5.9厘米,邊厚0.4厘米
青玉,玉表面浸蝕呈灰白色。扁體略呈橢圓狀。正面中央鑲嵌一綠松石,外圈透雕生動的龍、鳳、熊等動物,並用淺浮雕手法,刻出各動物的眼、耳、鼻、嘴等細部,單面雕琢。背面中央有一短圓柱,中有一小圓穿孔,可供嵌插捆系用。雕鏤精細,表現對象豐富,上嵌綠松石,是同類玉飾中的精絕之作。
此為片狀飾物,或為隨葬漆器上的裝飾物,漆器由於年久早已腐爛,僅存此物了。可以想像當時這件漆器的精美程度。整個器物採取了鏤空雕刻手法,線條雕刻剛勁有力,彌補了平面雕刻所表現的圖案立體感不足的弱點。這種雕刻技法是前所未有的,並一直沿用到東漢、南北朝。這件玉佩採用鏤雕工藝,構圖完美和諧、主次分明、細節精美,是漢玉中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足以代表西漢玉器工藝的巔峰水平。
此件玉器出土於1978年長沙河西象鼻山發掘的規模宏大的有“天子之制”的王室墓中,此墓為豎穴岩坑,墓由通道、題湊、外槨、前室、外迴廊、內迴廊、棺室和套棺組成,通道、前室、迴廊、棺室間有門扉相通,儼然是地上宮殿在地下的縮影。該墓的最大特點是採用了特殊的墓葬形制——黃腸題湊,黃腸題湊為“天子之制”,只有帝王、諸侯王等才可使用,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這種王者享用的墓葬形制,在我國所發掘的諸侯王墓極為罕見,其保存完整,堪稱江南地區同類墓葬的典範。據考證,玉器的主人正是西漢早期吳氏長沙國某一代王。

漢代玉器欣賞

白玉舞人佩

西漢中期 (公元前620年— 467年)
白玉舞人佩 河南博物院藏白玉舞人佩 河南博物院藏
長4.6厘米 寬2.5厘米
1986年河南永城芒山鎮僖山漢墓出土。片狀白玉,雙面透雕。舞人形態翹袖折腰,著交領系帶長衣,細部以陰線刻出,上下各有一孔,以備系佩。其紋飾簡潔,形象寫實。是漢代玉佩之標準器。

玉蟬

西漢後期
長4. 8厘米
1974年江蘇省盱眙縣東陽七號墓出土羊脂白玉,晶瑩潤澤。器體扁薄,兩眼外突,以漢八刀子法在正面磋出雙翼,背面琢出腹部,線條流暢、簡練,做工細緻精巧,為漢玉雕蟬珍品。

龍形玉佩

西漢後期
龍形玉佩 南京博物館藏龍形玉佩 南京博物館藏
長4. 7厘米 寬2. 8厘米
1974年江蘇省盱眙縣東陽四號墓出土羊脂白玉,晶瑩滋潤。佩作夔龍形,龍體蜷曲,張嘴銜尾,瞪眼豎耳,系玉片裁成環狀,精鏤細刻而成。

蟠螭紋雞心玉佩

東漢(公元25—220年)
蟠螭紋雞心玉佩&amp蟠螭紋雞心玉佩&amp
長6.8厘米,寬4.6厘米,厚0.4厘米
1954年衡陽市蔣家山M4出土。玉色黃白,片形鏤雕,中間呈雞心形,一端尖,一端圓渾。兩側鏤雕蟠螭,螭身用陰刻線毛片紋裝飾。造型新穎,琢磨精細,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為漢代雞心玉佩飾代表性作品。
漢代玉器紋飾造型
漢代是我國歷史上一個輝煌的時代,社會經濟有著全面的發展。它繼承秦的遺產,以幾十年的經營,創建出中央集權的一套政治制度,並於漢武帝時形成“大一統”。由於經濟的發展,手工業的紡織、銅器、漆器、陶瓷等都較發達。玉雕在製作技藝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漢代以前的玉雕大多以造型為主,漢時則發展了透雕、刻線、浮雕、粟紋等多種裝飾加工方法。在繼承了先秦的部分紋飾基礎上,也出現一些新紋飾,且在雕刻手法上又有創新,但仍可分為幾何紋和動物紋。渦紋、谷紋、蒲紋最常見,幾何紋與龍紋、風紋等動物紋經常組合出現,同時也出現了植物圖案紋飾。
漢代的文治武功曾達於巔峰,為歷史上少有的盛世,主因乃在於遠古時期分布於中國疆域上的多源氏族,經過長期的兼併融合,在漢代時已漸為一體。遠古時作為氏族精神文化指標的玉禮器,經過長期的融合演變,以及漢代國勢的壯大,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尤其在祭祀與葬禮上,漢人將崇玉文化發展達到高峰。相比於商周戰國時期,可以看出漢代玉器的紋樣變得多樣而精美。玉器不但製作精細,而且結構和用料都十分講究,花紋繁而不瑣碎,顯示了崇尚玉器的傳統。由於工藝方面的技術提高,也為漢代玉器紋飾的造型提供了可靠的前提條件。從紋飾的造型這一方面來看,漢代玉器的造型更加豐富,裝飾紋樣更加多樣化。
漢代玉器紋飾的雕刻手法
漢代早期玉器與戰國相差無幾,以後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漢代動物等佩飾的造型生動具象,浮雕器物立體感比戰國強烈。刻畫陰線細若遊絲、清晰有力,但仔細觀察陰線不很連貫,有跳刀和毛道的跡象,推測可能是用金剛石嵌在金屬工具的頂部,在器物上刻畫而留下佩的痕跡。此種工藝技法在漢代使用較為普遍,是鑑定漢代玉器的依據之一。
漢代玉器紋飾雕琢在手法上也大有演進。玉質透雕借鑑了鑄銅透雕的技術,增加了對體面凹凸處理,大大豐富與加強了玉器的藝術表現力。採取了透雕、刻線、浮雕、等多種裝飾加工方法。用如此技法琢出來的紋飾具有立體的效果。從而使得所雕琢的動物栩栩如生。
漢代玉器紋飾的雕刻手法多樣,既有精細的一面,又有粗獷的一面。精雕細刻者多,透雕更加普遍,大量使用高浮雕,仍使用“遊絲毛雕”工藝。漢代透雕紋飾加勾勒輪廓的陰刻線,此為不同於戰國玉器的重要特徵。漢代陰線紋細若遊絲,由許多短線連綴而成(稱為跳刀),雖若斷若續但線條流暢道勁,有的陰線還以極細微的圓圈陪襯。跳刀法為漢代玉獨有。另有一種線紋粗重、簡練、刀鋒犀利用以琢刻翁仲、玉蟬、玉握等,有“漢八刀”之稱。採用特色的“漢八刀”工藝,用簡練、準確的幾刀刻劃出造型,如玉翁仲、玉蟬、玉豬。
“漢八刀”和“遊絲毛雕”
漢代最突出的雕刻工藝是“漢八刀”和“遊絲毛雕”。“漢八刀”採用單撤刀法,起刀輕、落刀重,刀法簡練,線條剛勁有力。“遊絲毛雕”的細刻線則細如好法,似斷似續,彎曲有度。遊絲毛雕其實就是指刀法技巧,指線條織細如絲,作斷遊動狀。而V型凹口,不帶崩刀是某些陰刻手法所追求的(陰刻也有U底的)。遊絲毛雕既屬於陰刻,又別於陰刻。後代人模仿這兩種刀法,大都不得要領。“漢八刀”的剛勁簡練和“遊絲毛雕”的纖細隱逸都是後人達不到的。
據觀察,這種線紋是用一種非常尖細的堅硬器物在玉器上進行雕刻,若用力不均,會出現叉道和若斷若續的“跳刀”。此種特點在戰國晚期就出現,但普遍套用則在漢代。後來宋、元、明時亦有出現,但線條又深又粗,而無“遊絲毛雕”和“跳刀”感。這兩者之差別,是今天識別漢或漢以後玉器的重要標誌。
漢代玉器紋飾的裝飾風格
漢代玉器紋飾是在商、周、戰國的基礎上的發展變化而來。與商、周、戰國相比,漢代紋飾里的龍紋也就是“夔紋”到了西漢開始確立類似現代龍的形象,頭上有了雙角,與西漢之前的夔紋有了區別。而在商、周、戰國時期流行的饕餮紋變少了。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玉功能性方面的轉變。漢代玉的作用不再僅表現凝重和宗教化的特徵,因為此時佩玉開始在貴族流行,所以在紋樣上有了很大的變化。紋飾開始和整個玉器的造型相融合形成一個整體的雕飾,表現出了技藝的嫻熟。儘管漢代玉器仍然帶有複雜的內涵和社會功能,但許多圖案的玉飾,宗教的神秘色彩少了,已經開始追尋紋飾裝飾風格的優美特徵。大多數漢代玉器的紋飾,已經開始裝點人們的現實生活。
雕飾細膩、精製。表現在紋飾上以精密化傾向為主。漢代的大多數玉器紋飾裝點精緻,呈現出繁縟、絢爛的特點。紋飾精美,為玉器的造型烘雲托月。紋飾搭配簡而有繁,漢代的匠人開始根據玉器的造型來搭配不同的紋飾,同時圖案也開始立體化。
透雕是浮雕的進一步發展,又叫鏤空雕,是在淺浮雕或深浮雕的基礎上將某些相當於“地”或背景的部位鏤空,使形象的景象輪廓更加鮮明,使作品體現出玲瓏剔透、奇巧的工藝效果。透雕使玉雕作品層次增多,許多作品花紋圖案上下起伏二三層乃至四層。由於層次增多,花紋圖案、景物上下交錯,景物遠近有別。因其工藝複雜,製作難度較大,採取鑽孔穿透碾磨法,故鏤空處上下層的線條錯落複雜,在拋光時最為費時費力,然而透雕藝術效果最佳。
漢代玉器在含義上是從上層貴族文化向世俗文化的轉折,在造型上,是從古代裝飾風格向寫實風格的轉折,當然仍有部分保持著很強的裝飾性。從漢代以後,玉器主要用作觀賞、陳設以及實用器,但在漢代玉器紋飾的造型、裝飾風格和雕刻技術上達到了一個鼎盛的時期。漢代玉器紋飾繼承戰國玉雕的精華,繼續有所發展,並奠定了中國玉文化的基本格局,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