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姓

迪姓,中國姓氏之一。據文獻記載,此姓有四個淵源,分別為子姓、昭武九姓、風姓以及各民族變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迪姓
  • 外文名:ㄉㄧˊ
  • 類別:姓氏
  • 讀音:dí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第六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

基本介紹

迪[迪,讀音作(díㄉㄧˊ)]
迪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子姓,出自上古殷契之母簡狄,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2006年11月2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隊正式宣布:今安徽省蒙城縣很大的可能是早商之都所在地。蒙城縣的壇城有很大的商代古城垣,並擬訂下一步挖掘計畫,聲稱對於壇城古城垣的挖掘可能有震驚全世界的發現,那就是一直以來沒有找到的早商故都,有可能就在這裡。連續幾年的尉遲寺挖掘工程也在緊鑼密鼓地同步進行,尉遲寺出土的陶器中有全國僅此一件的“鳥形神器”。據史學家考證,“鳥形神器”屬於大汶口文化時期原始村落領袖或權利的象徵,只能是具有最高權力的王者才可以擁有。尉遲寺為震驚中外的中國原始第一村遺蹟,那么這個“鳥形神器”會不會是商代遺物呢?早商應該在黃帝、帝嚳時期就存在,而黃帝、帝嚳時期就是大汶口文化時期。
據典籍《商頌》記載:“天命玄鳥,降而為商。”按照史《史記·殷本紀》中的記載,商的祖先“契”是這樣降生的:“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親,五品不訓,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寬。’封於商,賜姓子氏。契興於唐﹑虞﹑大禹之際,功業著於百姓,百姓以平。契始封商,其後裔盤庚遷殷,殷在鄴南,遂為天下號。契是殷家始祖,故言殷契。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微卒,子報丁立。報丁卒,子報乙立。報乙卒,子報丙立。報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為成湯。”因此,鳥,一直就是商人崇拜的圖騰。簡狄,是殷契之母,本文不論其是否吞玄鳥卵而孕生契,而論簡狄之“狄”:商、周時期甲、金古字,狄、迪、易,三字同音通用,是以簡狄氏又作簡迪氏、簡易氏。
契為帝舜之重臣並被封於商之後,取母名為其後裔立姓,稱狄氏、迪氏、易氏等,同宗同源,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皆音dí(ㄉㄧˊ)。子姓迪氏族人皆多尊奉契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

源於昭武九姓,出自唐朝時期米國君主迪瓦什蒂奇,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昭武九姓,是中國南北朝、隋、唐時期對中亞西部十來個小國的總稱。其王均以昭武為姓。人種主要是粟特族人或其後裔,泛稱為“昭武九姓”。漢文史籍稱其原住祁連山北昭武城,曾被匈奴擊走,被迫西遷至中亞河中地區。
昭武一詞的語源,目前尚無定論。史籍《新唐書》中以康、安、曹、石、米、何、火尋、戊地、史為昭武九姓,而以東安國、畢國、捍、那色波附於其間,曹國又分為東、西、中三國。另據史籍《北史》、《隋書》記載,烏那曷、穆國、漕國也是王姓昭武的國家。據史籍《隋書》記載,昭武九姓本是月氏人,舊居祁連山北昭武城(今甘肅臨澤),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蔥嶺,支庶各分王,以昭武為姓。居民主要務農,兼營畜牧業。古粟特族人在歷史上素以善於經商著稱,長期操縱絲綢之路上的轉販貿易。早在東漢時期,洛陽就有粟弋(即粟特)賈胡。敦煌古代烽燧下曾發現寫在紙上的“古粟特語信柬”數件,其內容反映了東漢末年、西晉末年粟特族人的經商組織和活動。南北朝以來,昭武九姓經商範圍更加擴大,並不時為一些國家承擔外交使命,如在公元545年,北周政權曾派遣酒泉胡安諾盤陀出使突厥。在唐朝時期,經商的昭武九姓胡人常被稱為興生胡或簡作興胡,從敦煌、吐魯番出土文書看,興胡與縣管百姓、行客並列,表明他們可能有一定的特殊身份或社會地位。
公元六世紀中期,昭武諸國相繼臣屬於西突厥。公元七世紀中期歸附唐朝,受安西都護府統轄。同時也開始遭受阿拉伯帝國侵襲,遂多次向唐王朝求援,接受唐王朝政府賜封的王號,反抗阿拉伯帝國。公元八世紀下半葉諸國逐步消亡。唐朝時期西域米國,治所在片治肯特城(亦稱缽息德城,今塔吉克斯坦共和國古粟特城)。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為西突厥族所破。唐高宗李治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又為大食國所破。唐高宗李治顯慶三年(公元658年)以其地為南謐州,授其國君昭武開拙為南謐州刺史。唐玄宗李隆基開元六年(公元718年),米國曾兩次遣使來唐朝進貢,當時的米國君主即片治肯特領主迪瓦什蒂奇,後於唐開元十年(公元722年)被大食國人所俘,旋被殺。烏勒伽即位,求唐王朝保護,並送迪瓦什蒂奇之子侄入華。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唐王朝賜米國王為恭順王。唐肅宗李亨乾元三年(公元760年)以後,片治肯特城被廢棄。迪瓦什蒂奇的子侄入華後,按漢之習慣,取祖名首音的諧音漢字“迪”為姓氏,稱迪氏。
昭武九姓在東西方文化交流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祆教、摩尼教、中亞音樂、舞蹈、曆法傳入中原,而中國的絲綢、建築、冶金技術及其“四大發明”傳到西方,昭武九姓人無疑是重要的媒介。他們還在中原四周的遊牧汗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起很大作用,特別是把粟特文字帶入突厥、回鶻汗國。其影響所及,回鶻文、蒙文、滿文均可溯源於粟特字母。

第三個淵源

源於風姓,出自金國時期女真族溫迪罕氏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伏羲氏駕崩後,葬於山陽高平(山東金鄉縣),其墓曰:“太昊陵”,每至二月二日龍抬頭之日,中華民族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祖大典,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民族領袖。而他的十個兒子,均以太陽鳥為圖騰,史稱“十日族”。《山海經·大荒南經》曰:“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於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帝俊者,即伏羲也。《山海經》云:“宛來之風曰:俊”,宛為地名,指陳州,伏羲之都;風為伏羲之姓。《三墳》曰:“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風而生,故為風姓”。因伏羲氏為湯古氏子,所以在風姓中要保留族徽,為此風的古體字為“颺”。因十日為伏羲氏之子,十日必是湯谷的主人。《海外東經》證曰:“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十日拆裝組合為“早”,早臨水而居曰:“氵早(湯)”,所以十日族以湯為姓。在民族分衍的過程中,湯姓又分衍出溫迪罕氏,為女真族金國著姓之一,名望與完顏氏並列。在史籍《金史·百官志》中記載:“凡白號之姓:完顏、溫迪罕……皆封金源郡。”溫迪罕氏族後分衍有迪古氏、迪吉氏、迪姑氏等姓氏,皆為金國時期著姓重臣,如金國的開鍋元勛迪古迭,金太宗時大將迪古補等。金國滅亡後,元朝政府明確規定:“女直生長漢地,同漢人”。因此這些女真族人在元朝時期被視同漢族人,皆稱為“賤奴、漢狗、南豕”等,後演變為漢族。因此,在元朝時期諸多女真族人遂改用漢姓,如完顏氏改為漢姓王氏、陳氏等,而溫迪罕氏後有漢化省文簡化為溫氏、迪氏、罕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
風姓迪氏、滿族迪氏皆尊奉伏羲氏為得姓始祖。

第四個淵源

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經中外史家研究,回族姓氏多源於阿拉伯人常用人名的譯音。如泉州歷史上因蒲姓回回就以阿拉伯人原名abll為姓氏,漢音為“蒲”。
⑴.阿拉伯人男子姓氏的尾音多有“den”、“din”音,漢音單讀為“底尼”或“迪尼”,字義為“宗教信仰”。以先民姓氏尾音漢化為姓氏,是回族姓氏中重要的來源之一。與底氏一樣,回族迪氏,便即源於先民姓氏尾音“迪尼”,大多取漢姓為丁氏,亦有為底氏、迪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
⑵.以伊斯蘭教古蘭經重內容為姓氏,亦是回族姓氏中重要的來源之一。回族迪氏,取自伊斯蘭教經名“安拉迪尼”,字義為“真主的宗教”,先為安拉迪氏,後簡化為魯氏,亦有為迪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

第五個淵源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墨勒迪哷氏,亦稱墨勒迪勒氏,滿語為Moldire Hala,世居黑龍江流域、寧古塔(今牡丹江中游地區)、熬金、畢瞻(今黑龍江畢瞻河流域)、布特哈(今內蒙古布特哈旗)、呼倫貝爾(今內蒙古呼倫貝爾)等地,後有鄂溫克族引為姓氏。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大多為孟氏,亦有為迪氏者。
⑵.滿族溫特赫氏溫迪掀氏,滿語為Wentehe Hala,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溫迪掀氏,金國時期女真溫迪罕氏,以姓為氏,世居朱舍里(今吉林臨江松花江上源塞朱倫河即二道江流域)、吉陽(今黑龍江蘿北黑龍江支流集達河北岸)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為溫氏,亦有漢化省文簡化為迪氏者。

第六個淵源

源於達斡爾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達斡爾族訥迪氏,以地名為氏,世居訥迪村(今內蒙古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尼爾基鎮哈力淺村),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Nedi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訥氏,亦有為迪氏者。

得姓始祖

伏羲氏、契、迪瓦什蒂奇。

遷徙分布

迪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台灣省也名列第一千四百位,以河南、遼東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改為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末地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啟元年~崇禎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間,全境為後金(清)所並。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堂號

河南堂:以望立堂。
遼東堂:以望立堂。

歷史名人

迪仕:(公元1949~今),四川資陽人。著名數控機械加工專家。重慶市兵器工業職工大學江陵分校校長,副教授。主要從事工具機計算機控制技術研究。主要著作有《壓力鑄造技術》、《數控技術及套用》。主要論文有《雙CPU型CNC系統控制軟體結構》。發明專利有:氣墊導軌程式顯示計時儀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通過重慶市市級新產品鑑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