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祖性狀

近祖性狀(plesiomorphy)是指在分支系統學中指在祖先分裂成後裔的過程中由祖先遺留下來的性狀。近祖性狀是原始性狀(primitive character),可在演化過程中保持不變,故不能據以劃分單源類群。同樣的性狀可以是近祖的,也可以是近裔的,取決於其使用的普遍性高低或範圍大小。一個近祖性狀只能適用於一個特定的普遍程度或分類等級,到比之更高的範圍內,近祖性狀就可能成為近裔性狀。故近祖性狀和近裔性狀都是相對概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近祖性狀
  • 外文名:plesiomorphy
  • 套用學科:生物學
分支系統學,數量分類學的觀點,進化分類學又稱綜合分類學,

分支系統學

中文名稱:分支系統學
英文名稱:cladistics
其他名稱:支序系統學
定義:當今的三大分類學派之一,主張通過對衍生性狀相似性的分析,恢復和建立生物之間的分支演化關係,進而重建系統發育樹,以形成嚴格的單系分類系統。
套用學科:古生物學(一級學科);總論(二級學科)

數量分類學的觀點

按照數量分類學的觀點,真正的系統發育系統是無法重建的,人們只能基於生物表現型性狀的總體相似性來進行歸類和編級。他們假定性狀的相似性反映了共同基因,代表著遺傳關係的親疏,兩個物種(或類群)共有的性狀越多,它們之間的關係也就越近。在此所有性狀都被視為具有同等的重要性,物種或類群之間的關係往往被表達為相似性的數值指數。

進化分類學又稱綜合分類學

聲稱該派的理論包括了分支系統學和數值分類學的正確成分。他們與分支系統學一致地認為,在進行分類之前必須儘可能準確地重建系統發育系統。在這個過程中對性狀進行仔細地加權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他們反對分支系統學將譜系關係作為歸類和編級的唯一標準,而主張同時考慮進化的量和質,力求最大限度地同時利用譜系關係和遺傳相似性這兩類變數的信息內容。綜合分類學認為在千百萬個世代的系統發育歷史中,基因的重組頻率也發生過千百萬次隨機變化,譜系關係和基因型相似性的不一致性,隨著世代的推移也越來越大,因此單獨用譜系關係去表現親緣關係將是毫無意義的。在親緣關係這個概念中,更重要的是進化過程中的進化速度、適應輻射、新適應區的占領及鑲嵌進化等等,因此他們強調被稱為“進化等級”的適應水平,並將此作為歸類和編級的重要標準。他們雖然也承認鱷同鳥類的共同祖先要比它們同蜥蜴的祖先更近,在譜繫上它是和鳥類同屬一個分支。但是通過大量適應性特徵的比較,卻又認為鱷並不屬於鳥類這一進化等級,而應屬於爬行類這一進化等級。十分顯然,在綜合系統學家看來,進化等級的存在要比單純的譜系關係具有更大的生物學意義和分類重要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