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場通信(近場通訊)

近場通信

近場通訊一般指本詞條

近場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簡稱NFC),是一種新興的技術,使用了NFC技術的設備(例如行動電話)可以在彼此靠近的情況下進行數據交換,是由非接觸式射頻識別(RFID)及互連互通技術整合演變而來的,通過在單一晶片上集成感應式讀卡器、感應式卡片和點對點通信的功能,利用移動終端實現移動支付、電子票務、門禁、移動身份識別、防偽等套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近場通信
  • 外文名: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 型類:一種短距離的高頻無線通信技術
  • 英文縮寫:NFC
簡介,技術背景,技術標準,工作原理,主要套用形式,點對點形式,讀卡器模式,卡模擬形式,特徵,NFC與其他技術的比較,NFC與RFID的比較,NFC與藍牙的比較,NFC與紅外的比較,NFC的套用,支付套用,安防套用,標籤套用,業務特點,NFC充電技術,

簡介

NFC的中文全稱為近場通信技術。NFC是在非接觸式射頻識別(RFID)技術的基礎上,結合無線互連技術研發而成,它為我們日常生活中越來越普及的各種電子產品提供了一種十分安全快捷的通信方式。NFC中文名稱中的“近場”是指臨近電磁場的無線電波。 因為無線電波實際上就是電磁波,所以它遵循麥克斯韋方程,電場和磁場在從發射天線傳播到接收天線的過程會一直交替進行能量轉換,並在進行轉換時相互增強,例如我們的手機所使用的無線電信號就是利用這種原理進行傳播的,這種方法稱作遠場通信。而在電磁波10個波長以內,電場和磁場是相互獨立的,這時的電場沒有多大意義,但磁場卻可以用於短距離通訊,我們稱之為近場通信。
近場通信業務結合了近場通信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實現了電子支付身份認證、票務、數據交換防偽廣告等多種功能,是移動通信領域的一種新型業務。近場通信業務增強了行動電話的功能,使用戶的消費行為逐步走向電子化,建立了一種新型的用戶消費和業務模式。
NFC技術的套用在世界範圍內受到了廣泛關注,國內外的電信運營商、手機廠商等不同角色紛紛開展套用試點,一些國際性協會組織也積極進行標準化制定工作。據業內相關機構預測,基於近場通信技術的手機套用將會成為移動增值業務的下一個殺手級套用。

技術背景

根據有關資料顯示,大約在2003年的時候,索尼(sony)公司和當時的飛利浦(philips)半導體(現恩智浦NXP半導體)進行合作,計畫基於非接觸式射頻卡技術研發一種更加安全快捷的並且能與之兼容的無線通訊技術。經過幾個月的研發後,雙方聯合對外發布了一種兼容IS014443非接觸式卡協定的無線通訊技術,取名為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具體通信規範稱作NFCIP-1規範。在發布NFC技術沒多久,雙方向歐洲計算機製造商協會(ECMA)提交標準草案,申請成為近場通信標準並很快被認可為ECMA.340標準,緊接著藉助ECMA向ISO/ IEC提交了標準申請並最終被認可為ISO/IECl8092標準。

技術標準

近場通信技術是由諾基亞(Nokia)、飛利浦(Philips)和索尼(Sony)共同制定的標準 ,在ISO 18092、ECMA 340和ETSI TS 102 190框架下推動標準化,同時也兼容套用廣泛的ISO 14443 、Type-A、ISO 15693、B以及Felica標準非接觸式智慧卡 的基礎架構。
2003年12月8日通過ISO/IEC(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機構的審核而成為國際標準,在2004年3月18日由ECMA(European Computer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認定為歐洲標準,已通過的標準編列有ISO/IEC 18092(NFCIP-1)、ECMA-340、ECMA-352、ECMA-356、ECMA-362、ISO/IEC 21481(NFCIP-2)。
近場通信標準詳細規定近場通信設備的調製方案、編碼、傳輸速度與射頻接口的幀格式,以及主動與被動近場通信模式初始化過程中數據衝突控制所需的初始化方案和條件,此外還定義了傳輸協定,包括協定啟動和數據交換方法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