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電商平台

農業電商平台是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網際網路、計算機、多媒體等)為從事涉農領域的生產經營主體提供在網上完成產品或服務的銷售、購買和電子支付等業務交易的網站平台。農業電子商務是一種全新的商務活動模式,它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的易用性、廣域性和互通性,實現了快速可靠的網路化商務信息交流和業務交易。

以農業網站平台為主要載體,為農業提供各種商務服務或直接經營商務業務,涉及到社會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包括政府、企業、商家、消費者、農民以及認證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中心、金融機構、監管機構等,通過網路將相關要素組織在一起。其中,信息技術扮演著極其重要的基礎性的角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業電商平台
  • 外文名:Electronic Business Platform of Agricultural
農業電商特點,農業電商現狀,網際網路特徵,網際網路需求,信息化程度,電商平台趨勢,政府扶持,移動支持,新媒體行銷,“網際網路+”,複合型業態,農業眾籌,電商平台,本地社群,品牌建設加速,消費習慣形成,國外電商概況,美國農業電商,日本農業電商,韓國農業電商,電商九大模式,鮮活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休閒農業電子,大宗農產品,

農業電商特點

1、打破傳統的時空、地域限制,擴大農產品流通範圍和效率;
2、使市場信息更加透明化,減少由於沒有銷售渠道而帶來的滯銷問題;
3、促進農產品的產供銷一體化,實現資源整合,使產業更順暢發展。

農業電商現狀

網際網路特徵

農村網際網路面向整體農村人群,人口基數大,但分散,單位面積人口密度小,整體文化水平不高,收入水平低等。依據這些特徵所設計的網際網路產品其代表的意義和價值也隨之不同。
1、人口基數
一個群體人口基數大通常情況下我們會認為基於這個群體的網際網路產品所代表的市場份額會比較大。在當前城市網際網路創造出驚人價值的前提下,農村網際網路孕育著強大的價值潛力。
2、人口分散
雖然農村人口在我國占據較大的比例,但人口分散程度較高。一些在城市網際網路呈現的產品形態在農村網際網路就不一定適合。例如:LBS服務型產品,即便獲取地理位置信息數據相對容易,提供服務成本和時間都會比城市網際網路高。但信息是無距離的,信息對等服務所展現的力量較強。
3、文化水平較低
網際網路屬於新興產業,對於農村網際網路來說,用戶的養成,習慣培養所消耗的成本較高。
4、收入低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收入水平直接決定其對產品切入點的限制。例如:城市網際網路在做消費升級的事情,這在農村網際網路中推進的速度要慢很多。農村網際網路在收入水平受限的前提下,其切入點更多的要放在提高農村整體生活水平和提高農村收入上。
農村網際網路在現有階段的特點是:價值範圍單一,低頻使用,養成周期較長,獲取用戶成本較高等。

網際網路需求

農村網際網路面向的用戶群體是農村範圍內的用戶,其大部分人口基數是種植農戶。針對種植農戶的需求可以簡單分為兩個部分,生活消費品類和生產資料類。
1、生活部分
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農村生活消費品類的網際網路產品,其主要圍繞農戶的基本生活——衣、食、住、行幾個維度進行切入。
例如,在農村家庭中,平均每戶家庭都有一台交通工具,與城市網際網路相比,由城市小轎車轉換為家用機車、三輪車等簡便交通工具。
2、生產部分
農戶最依賴的是其耕種和生產的能力。在現有階段,農戶的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差,可支配和控制能力低。很多維度直接導致農戶生產能力無法得到很好的保障。
(1)農資
農戶目前對農資的需求,從原有的圖便宜已經轉換為對高品質的需求。農戶對種植過程中農資的使用漸漸提高到需要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高品質、價格優惠的農資產品在當前農業生產中有較強的需求點。
(2)農機
根據國內土地流轉綜合服務平台提供的大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土地流轉已經達到30%以上,大型農田對於現代化農機使用有迫切需求。
(3)農技服務
農技服務旨在科學化指導種植,為種植過程中提供科學化解決方案、新技術農機使用指導、土地熵情、預測分析等。同國外農業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國農技服務缺口較大。
農戶對金融服務體系的需求也相對城市比較緊迫,但是風控成為農業金融急需解決的問題。
(5)信息化工具
信息化工具在一些大農場生產過程中也存在比較大的需求,相關的農業信息平台在農業生產流程中能起到較大作用。

信息化程度

農村信息化程度有著比較有趣的現象,經過實地考察發現,縣級人口對於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率較高,但是村鎮耕種人口對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率非常低,縣村之間存在嚴重的斷層,這個斷層出現原因有二:
1、村鎮人口主要工作在土地耕種,對於信息化需求要求不高,縣級人口反而對信息獲取需求要求高。
2、村鎮人口年齡主要分布在45~55歲左右,其信息化培養成本較高,學習能力有限,縣級人口年齡分布均勻,新老人口交叉帶來信息化推進速度快。
針對目前農村網際網路面向人群來看,2C網際網路產品依舊存在較大困難,其主要原因是2C面向的用戶信息化低,購買力低,人口分散等問題。反而,農村人口針對2B小商家產業則具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電商平台趨勢

政府扶持

過去幾年農村電商由於基礎設施跟不上,一直是靠市場自發的力量在主導發展,這些年來通過地方上的積極實踐,積累了很多經驗和樣本,也讓政府調研有了足夠的參考,出台相關政策和檔案的時機也愈發成熟,所以才出現了一段時間內連續推出政策的情形。
多位專家表示,中央針對一個較為細分的涉農領域如此連續的拋出扶持意見和政策在過去是較為罕見的,也顯示了當前政府對現階段大力發展農村電商的決心和思路,而新的一號檔案也有可能繼續就此著墨,可能會推出更大的動作。

移動支持

雖然農村網民數量增長快速,但由於我國各地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不一。農民電腦操作水平有限,信息公路“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在農村還是特別突出。隨著手機在我國的普及,農村手機數量也有很大的增長。手機的普遍和簡便的操作優勢,為解決農村信息“最後一公里”問題帶來信息的契機。

新媒體行銷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手機、微博、微信、網際網路等新媒體推廣形式在消費者圈子裡流傳開來,它突破了傳統的農業科技推廣方式,摒棄了以往菜場買菜,電話溝通的形式,自媒體的運用,是農業人的福音,未來的農業商機盡在於此。

“網際網路+”

農產品電商是電子商務的皇冠,生鮮農產品電商是皇冠的皇冠。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生鮮農產品電商的區域化越來越明顯,隨著區域化電商的發展,也使其越來越有效率。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中有通過平台建設,進行專業化分工,基地只負責產品生產環節,電商只管發展用戶和服務用戶,物流外包給專業生鮮物流企業,可以同時解決標準化、產品安全性、冷鏈物流等三大難題,其業務也越來越區域化。

複合型業態

傳統行銷模式銷售面比較窄,銷售成本高,品牌知名度也受到一定局限,農產品雖然好,但是由於分散經營帶來的品牌優勢不突出。當前,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正深刻改變著農業的生產、銷售、服務、資金等產業環境,集農業電子商務、高品質綠色食品原產地直供、體驗式旅遊等於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模式將給農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產生農村休閒旅遊、體驗、民宿、產品銷售等複合型新業態。

農業眾籌

電商只是單純利用網路平台進行產品售賣,而農業眾籌在產品形成之前就有了完整的創意,包含更多內容和可選產品,為用戶提供的是個性化定製服務,是新農業生產革新有力手段。農業眾籌在此之上,更是站在了更高的角度,既幫助了農民解決資金問題,為之提供銷售渠道。同時也讓那些想吃到健康又安全食品的人得償所願。
  

電商平台

隨著一批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第三方平台的倒閉,2016年,農產品第三方電商平台將進一步洗牌,會更加體現電商平台“贏家通吃、巨頭競爭”的趨勢。

本地社群

隨著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加速推進,社區電商將扮演重要的角色,農產品的性價比會很高,比以往傳統渠道購買的還要高,生鮮農產品電商更被消費者接受、生鮮電商企業開始盈利,以社區為主力的移動端涉農電子商務占主體,產地直發影響力降低,生鮮電商物流冷鏈等問題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

品牌建設加速

由於農產品整體的品牌缺位,比其他品類具有更大的品牌打造空間,所以,未來品牌農產品電商將有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同時,由於農產品電商的快速增長,物流成本的高企,目前電商產品還主要集中在中高端產品上,而這類產品有著天然的品牌依賴性,沒能完成品牌打造的產品,很難在未來的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

消費習慣形成

據統計,2016年起的往後5年我國農產品電商交易額占農產品交易額的5%,涉外農產品電商交易額將占1%,農產品移動商務交易額將占2%。我國農產品電商與農資電商、農村再生資源電商將得到發展,農村供銷合作社將發揮較大的作用。

國外電商概況

歐美信息化技術成熟較早,20世紀末網際網路覆蓋率就接近40%。其中美國、英國、日韓農業電商較為成熟,基本走向資訊服務和交易平台兩個方向,垂直類容易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美國農業電商

美國農民在網上主要活動是信息收集、財務管理、網上採購和農產品銷售等。2000年,美國農場的網上交易額為6.65億美元,占農場全部交易額的0.33%。其中網上購買額為3.78億美元,購買的主要產品是機械設備,農業生產資料和飼料等,特別是生產資料的網上購買量已占總購買量的35%;網上銷售額2.87億美元,其中66%為畜產品,34%為農產品。
2007年美國農業普查顯示,全美從事CSA業務的農場約1.25萬個,占農場總數的0.5%。僅美國一家農業電商的資料庫中就有支持CSA的農場超過2500家,2008年新增557家,如今已經遍布全美各地。可見社區化運營模式是被市場選擇的方式。

日本農業電商

日本政府制定農業信息化戰略,推動農產品流通。制定了通用的農產品訂貨,傳送,結算標準,並對批發市場的電子交易系統進行了改造。日本農業協同組合網站還負責介紹農產品生產技術和市場行情。形成了大型綜合網上交易市場,農產品電子交易所,專門的農產品網上商店,綜合性網上超市幾類只要農業電商形式。其中專門的農產品網點頗具競爭力,因其直接連線交易雙方,保證新鮮且降低中間環節產生的費用。

韓國農業電商

2004年有5個一定規模的農業電商。韓國農林水產信息中心免費為農民培訓電商技能,幾年後韓國農戶主頁達8000多個,農民在主頁上發布自己的產品信息,與需求方直接洽談。電子渠道增收18%。2006年農業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0億韓元。2008年韓國農水產品及飲料的網上成交額達15020億韓元,占所有產品網上交易額的8.3%。韓國農水產品電子交易所是韓國政府2009年上線的B2B平台,也是目前韓國交易量最大的農產品B2B平台。
比較國內外農業電商可以發現,農業電商發展的重要因素有:國家政策、網路環境、產品質量、服務水平(物流+金融)、價值分配等。而發展起來的農業電商要想站住腳跟,必須掌握農業相關經驗不能脫離實際,也需要有清晰的市場定位和靈活應變市場能力。總之,只有對產業鏈起到良性作用的變革才會被市場選擇。

電商九大模式

2015年9月,農業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就聯合印發了《推進農業電子商務發展行動計畫》,明確了5方面重點任務和20項行動計畫。2016年1月19日發布的《農業電子商務試點方案》是對計畫的落實,更具操作意義。

鮮活農產品

模式一:“基地+城市社區”直配模式
試點地區:北京、河北、吉林、湖南、廣東、重慶
方向:建立農產品生產基地的智慧型管理服務平台,提供農產品種植計畫、農產品實時產量、采後庫存等信息;
建立鮮活農產品產銷網路對接平台,採集生鮮採購商(生鮮電商、商超、社區店、餐飲、大客戶等)的採購信息,並與生產基地進行對接,制定鮮活農產品銷售計畫;
設立農產品體驗店、自提點和提貨櫃,加強與傳統鮮活農產品零售渠道的合作,開展農場會員宅配、農產品眾籌、社區支持農業等模式探索,建立農產品社區直供系統等。
模式二:“批發市場+宅配”模式
試點地區:北京、廣東
方向:推動電商企業與農產品批發市場合作,充分發揮農產品批發市場集貨、倉儲優勢,依託社區便利店、水果店設立自提點,建立城市鮮活農產品配送物流體系,探索鮮活農產品直配到戶的“批發市場+宅配”電商零售模式。
模式三:鮮活農產品電商標準體系
試點地區:河北、重慶
方向:支持電子商務企業制定適合電子商務的農產品分等分級、產品包裝、物流配送、業務規範等標準,組織快遞企業制定適應農業電子商務產品寄遞需求的定製化包裝、專業服務等標準,研究制定農業電子商務技術標準和業務規範。
模式四:鮮活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及監管體系
試點地區:吉林、重慶、寧夏
建立健全“名特優新”“三品一標”“一村一品”等電子商務基礎資料庫,探索與電商企業建立數據共享機制;建立健全適應電子商務需求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系統,完善農產品質量標準和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農業生產資料

模式五:農資網上銷售平台
試點地區:吉林、黑龍江、江蘇、湖南
方向:充分利用信息進村入戶平台、大型農業、農資電商平台、供銷社等已有渠道,線上線下相結合,開展農資網上銷售,探索實現部分縣域的農資電商配送全覆蓋;
現階段,以化肥為重點,逐步擴展到種子、農藥、獸藥、農機具等主要農資品種;
鼓勵電商企業加大宣傳和培訓力度,積極引導農民逐漸形成網購農資習慣。
模式六:農資電商服務體系
試點地區:吉林、黑龍江、江蘇、湖南
方向:推動農資生產、經銷企業與電商平台企業加強合作,依託國家農業數據中心、12316三農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和農技推廣服務體系,提供測土配方施肥、農資市場價格、農資使用指導、農事諮詢、氣象信息等專業服務;
支持電商平台企業建立大數據分析系統,掌握分析農民用肥、施肥數據及測土配方、病蟲害等數據,由單一的農資銷售平台向產前、產中、產後全鏈條農資服務商轉變,試點農資精準服務;
加強與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服務企業合作,提供農資貸款、農業生產保險等相關金融服務。
模式七:農資電商監管體系
試點地區:吉林、黑龍江重點建立化肥電商監管體系,吉林、湖南重點建立種子電商監管體系,江蘇重點建立農藥、獸藥電商監管體系
方向:建立健全適應電子商務需求的農業生產資料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系統和網上投訴處理平台,推動種植、畜牧、水產以及種子、化肥、農藥、農機等行業監管信息共享和互聯互通,加強農資電商監管,推行信用檔案制度,確保網上銷售的農資可信、可用、可管。

休閒農業電子

模式八:休閒農業電商平台
試點地區:北京、海南
方向:推動城市郊區休閒農業資源建設、開發,整合休閒農業資源,以標準化接待規範、信用評價體系、地理信息系統和移動定位技術為支撐,以採摘、餐飲、住宿、主題活動、民俗產品購銷等為主要服務內容,建立統一的休閒農業線上推介、銷售、服務平台和質量監督體系,實現鄉村旅遊線上直銷,推動形成線上線下融合、城鄉互動發展的休閒農業產業鏈。

大宗農產品

模式九:大宗B2B農產品平台
試點地區:內蒙古、陝西、湖北、雲南、海南,和甘肅、山西、河南、山東、四川、湖南、江西、廣西、貴州等省份集中連片貧困區。
方向:以“大宗農產品上行”服務為核心產品,為縣域提供整套鄉村振興網際網路解決方案,業務範圍涵蓋了農產品上行、農資下行,產地流通標準化、產業園運營,農業大數據、電商示範縣品牌打造和人才培訓等服務系。社員網專注於讓天下沒有難賣的農產品,目前已建立起包括分布在全國各大中城市的400多家一二級批發市場和其中超過20,000名合作批發商的電商平台和大資料庫,擁有包括上千名產地大型經銷商、代辦經紀人和大戶的會員平台。通過“社員網”電商平台對接和農產品上行團隊的田間地頭的管家式服務,2017年實現10億農產品上行經營額,涵蓋果蔬中藥材雜糧雜豆大類下的主要品類133種,其系統幫助20多個合作縣、70多個產地縣的上千萬種植戶精準賣貨、賣好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