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關於加快推進農業清潔生產的意見

2011年11月8日,農業部以農科教發〔2011〕11號印發《關於加快推進農業清潔生產的意見》。該《意見》分進一步增強推進農業清潔生產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加強農產品產地污染源頭預防、推進農業生產過程清潔化、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力度4部分14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業部關於加快推進農業清潔生產的意見
  • 時間:2011年11月8日
  • 部門:農業部
  • 屬性:管理條例
內容,時間,

內容

農業部關於加快推進農業清潔生產的意見
農科教發〔2011〕11號
一、進一步增強推進農業清潔生產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長期以來,我國依賴於資源高強度開發、生產要素高度集中的農業生產方式,導致環境污染和資源利用效率不高,制約農業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推進農業清潔生產,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不僅是防治農業環境污染和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需要,也是降低農業生產成本、保障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迫切任務。
(一)農業清潔生產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保證。我國人口多,資源約束性強,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方式相對粗放,資源浪費嚴重、環境污染加劇的問題日益突出,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越來越受到資源環境的制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生產水平登上新台階的難度加大。農業清潔生產改變以往農業發展過度依賴大量外部物質投入的生產方式,用循環經濟的理念發展農業生產,實現資源利用節約化、生產過程清潔化、廢物循環再生化,有利於緩解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資源環境約束,是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要途徑。
(二)農業清潔生產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源頭保障。工業“三廢”造成的農業環境污染正在由局部向整體蔓延,污水灌溉農田面積不斷增加,農村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大部分隨意丟棄和排放,農產品產地環境污染加劇,嚴重威脅著農產品質量安全。部分地區農業自身造成的面源污染日趨嚴重,成為水體富營養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集約化農區地下水硝酸鹽污染也呈上升趨勢。農業清潔生產通過源頭預防、過程控制和末端治理,嚴格控制外源污染,減少農業自身污染物排放,對防治農產品產地環境污染、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三)農業清潔生產是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農業清潔生產實行生產過程清潔化,大力推廣套用低污染的環境友好型種植養殖技術,合理使用化肥、農藥、飼料等投入品,節約了生產成本。通過資源的梯級利用,建立多層次、多功能的綜合生產體系,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值潛力,增加附加值,提高農業的質量和效益,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有效途徑。
二、加強農產品產地污染源頭預防
(四)控制城市和工業“三廢”污染。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配合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加強對本轄區內農產品產地周邊污染源的監管,嚴禁向農產品產地排放或傾倒廢氣、廢水、廢油、固體廢物,嚴禁直接把城鎮垃圾、污泥直接用作肥料,嚴禁在農產品產地堆放、貯存、處理固體廢棄物。在農產品產地周邊堆放、貯存、處理固體廢棄物的,必須採取切實有效措施,防止造成農產品產地污染。引導鄉鎮企業聚集發展,完善排污綜合治理設施。加大對污染企業的整治力度,依法“取締關停一批、淘汰退出一批、限期治理一批”,嚴格控制新上污染企業,加強對重金屬污染源的監管。
(五)加強農業生產投入品管理。加強對化肥、農藥、農膜、餌料、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的監管,健全化肥、農藥銷售登記備案制度,禁止將有毒、有害廢物用於肥料或造田。實施水產苗種生產許可制度,加強水產苗種監督管理,科學投餌,合理用藥。加大對違法違禁生產、銷售和使用高毒、高殘留、有害農業投入品的處罰力度,營造生產、銷售和使用安全農業投入品的良好氛圍與環境。
三、推進農業生產過程清潔化
(六)推廣節肥節藥節水技術。深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精準農業技術,鼓勵農民開展秸稈還田、種植綠肥、增施有機肥。最佳化配置肥料資源,合理調整施肥結構,改進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科學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先進施藥機械,配置殺蟲燈,建立多元化、社會化病蟲害防治專業服務組織,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推廣綠色植保技術,進行病蟲抗藥性監測與治理,提高防治效果和農藥利用率,減少農藥用量。大力推廣節水農業技術,不斷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緩解水資源供給矛盾。
(七)發展畜禽清潔養殖。加快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合理布局畜禽養殖場(小區),推行農牧結合和生態養殖模式,實現畜牧業與種植業協調發展。科學配制飼料,規範飼料添加劑使用,提高飼料利用率,減少氮、磷等排放。制定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規劃,推廣雨污分流、乾濕分離和設施化處理等先進適用的污染防治技術,以生豬、奶牛等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項目和大中型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為重點,加強糞污處理設施建設,推進畜禽廢棄物的無害化治理和利用。
(八)推進水產健康養殖。制定和完善水產養殖環境技術標準,加強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和養殖證核發工作,加強水域環境監測力度,合理調整養殖布局,科學確定養殖密度。加快推進養殖池塘標準化、改造,改善養殖環境和生產條件。建立標準化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區),普及推廣生態健康水產養殖方式。積極推廣安全高效人工配合飼料、工廠化循環水產養殖、水質調控技術和環保裝備,減少污染排放。
四、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力度
(九)實施農田氮磷攔截。在現有農田排灌渠道基礎上,通過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結合,改造修建生態攔截溝,吸附降解農田退水中的營養元素,改善淨化水質,促其循環再利用,減少農田氮磷流失。
(十)推進農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以村為單位,因地制宜建設秸稈、糞便、生活垃圾、污水等廢棄物處理利用設施,大力發展農村沼氣,推進人畜糞便、生活垃圾、污水、秸稈的資源化利用。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加快農膜技術裝備的推廣套用,鼓勵引導農民使用厚度大於0.008mm的地膜,回收利用廢舊地膜,解決農田“白色污染”。
五、保障措施
(十一)強化組織領導。各級農業部門要高度重視,由主管領導牽頭負責本地區農業清潔生產工作,真正把農業清潔生產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農業清潔生產工作責任制,把目標和工作任務分解到各層級、各單位,強化監督管理和服務,嚴格績效考核。
(十二)完善政策法規。要研究制定農業清潔生產的相關政策法規和管理制度,建立完善農業清潔生產標準規範。積極爭取資金投入,加大對農業清潔生產重點項目、重大工程、技術推廣的支持力度。結合本地實際,把農業清潔生產作為當地制定產業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調整產業結構。
(十三)加強科技支撐。整合優勢科技力量,集中開展農業清潔生產關鍵技術研發,儘快取得一批新成果、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同時,對現有的單項成熟技術進行集成配套,形成適宜於不同地區的技術模式,進一步擴大推廣套用規模和範圍。大力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引進已開發國家的先進技術和成功經驗。
(十四)強化宣傳培訓。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路等新聞媒體,廣泛開展農業清潔生產宣傳活動,提高廣大農民民眾的意識。把農業清潔生產作為農民培訓的重要內容,加強對農民清潔生產技術培訓,逐步使農業清潔生產變成廣大農民的自覺行動。

時間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