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上海農業環境與耕地保育科學觀測實驗站

農業部上海農業環境與耕地保育科學觀測實驗站以開展野外科學觀測,獲取農業科學原始資料和基礎數據;開展技術的集成試驗研究與示範為主要業務,為農業產地環境重點實驗室的研究活動提供服務;並作為農業環境質量基礎數據的觀測平台、關鍵農業環境技術的系統研究與實踐基地和關鍵技術產業化套用的孵化器及行業綜合諮詢服務機構,是上海市農業技術產業化套用和行業諮詢服務平台和人才培養的基地及國際交流合作的視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業部上海農業環境與耕地保育科學觀測實驗站
  • 主管部門:上海市農業科學院
研究方向,發展歷史,科研條件,科研成就,人才培養,

研究方向

主要以氣候變化與農業,產地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農業利用為研究方向。針對農業溫室氣體排放及固碳減排機理,產地環境質量評價與區劃,生物多樣性農業利用機理與效應。開展農業氣象觀測、農業源溫室氣體監測預估算,產地重金屬、農藥殘留、環境激素,典型農業系統物種多樣性等科學觀測,農田固碳與溫室氣體減排、碳氮水定位,重金屬污染修復和生態農業科學實驗,並進行農產品安全生產和循環農業模式技術示範工作。

發展歷史

農業部上海農業環境與耕地保育科學觀測實驗站於2011年由農業部科技教育司技術引進與條件建設處批准成立,2012年9月正式批覆進行基地條件建設,2013年11月完成基地建安工程。實驗站依託單位為上海市農業科學院,掛靠單位為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生態環境保護研究所

科研條件

農業部上海農業環境與耕地保育科學觀測實驗站擁有實驗室與辦公用房500多平方米,設施栽培實驗的溫室群1660平方米的,野外觀測場200餘畝。實驗站現配有氣相色譜儀,LI-COR式光合測定系統,全自動化學分析儀和渦度相關,蒸滲儀和根系分析儀等大小型專用儀器設備20餘台套。

科研成就

農業部上海農業環境與耕地保育科學觀測實驗站獲得資助科研項目38項,經費近2000萬元,發表學術論文59篇,申請發明專利21項,授權發明專利14項,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在2015年農業部重點實驗室抽查驗證評估中獲得農業環境學科群第五名的良好成績。獲批“長期基礎性監測工作土壤數據中心、微生物數據中心和農業環境數據中心”10個重點任務,其中2018年1月“農業環境奉賢觀測站”獲批“第一批國家農業科學觀測實驗站”。
2014年起進行西瓜與番茄輪作的不同施肥方式及稻田碳氮水調控及溫室氣體減排定位觀測研究,每年採集土壤樣品604個,植物樣品235個,氣體樣品2000多個,共測定土壤養分,農藥殘留,微生物多樣性,重金屬、溫室氣體和作物生長指標數據10000多個。
主辦了“2015全國園藝作物水肥一體化和水溶肥技術研討會”。承辦了2015年農業環境學科群“第九屆農業環境科學峰會暨全國農業環境科研協作網會議”和2017年“第九次全國土壤生物與生物化學學術研討會暨第四次全國土壤健康學術研討會”。派送了3名學科骨幹赴加拿大農業部和奧地利等過進行學習交流和考察訪問,1人赴奧地利國際原子能和糧農組織訪學一年。接待了韓國、日本、奧地利、德國、美國和荷蘭等國外同行專家,中國農科院,上海交大,南京農大,南京土壤所、安徽農業大學和江蘇農業科學院等國內同行專家200餘人次來我站訪問和交流。

人才培養

農業部上海農業環境與耕地保育科學觀測實驗站新引進博士研究生13名,培養博士後3名,培養在讀博士研究生3名,培養碩士研究生3名,派送中組部博士服務團支援貴州掛職1人,接收兄弟單位作為所長助理掛職人員4名。共有1人晉升為3級研究員,1人晉升為4級研究員,4人晉升為副研究員職稱,2人晉升為助理研究員職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