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工具

介紹中國的傳統農業工具及其演變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業工具
  • 簡稱:農具
  • 演變:石質工具  青銅工具 鐵質農具
  • 起源新論 :徐旺生
工具演變,起源新論,前言,產生背景,農業的產生,

工具演變

石質工具
農具農具
青銅工具
協田
鐵質農具
從原始時代到奴隸時代,石、木都是工具、包括農具的主要製作材料,用石料製作各種工具,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加工技術和方法,這中間也存在著一個相當漫長而複雜的發展演變過程。人們從最初不加選擇的使用天然石塊,再到初步打制,再到同時打制和磨製,再到對石料進行選擇,根據石料確定加工對象和加工方法,以及打擊、搓磨、鑽孔等技術從摸索到逐漸成熟,其過程是相當漫長的,其技術與方法也是相當複雜的,其探索是相當艱巨的。
石質工具
青銅工具
協田
鐵質農具
從原始時代到奴隸時代,石、木都是工具、包括農具的主要製作材料,用石料製作各種工具,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加工技術和方法,這中間也存在著一個相當漫長而複雜的發展演變過程。人們從最初不加選擇的使用天然石塊,再到初步打制,再到同時打制和磨製,再到對石料進行選擇,根據石料確定加工對象和加工方法,以及打擊、搓磨、鑽孔等技術從摸索到逐漸成熟,其過程是相當漫長的,其技術與方法也是相當複雜的,其探索是相當艱巨的。

起源新論

中國農業本土起源新論 -徐旺生

前言


數年以來,關於中國農業的本土起源說一直是中國學者致力證實的課題。這一課題的提出,主要源於西亞的農耕遺址年代,大多早於中國農耕年代而引發出的傳播學說。假如中國的農耕起源的歷史也像西亞一樣早的話,便使得歐洲中心論者在有關農業起源問題上不再持一元論。大多數中國學者的探討基點是:試圖把中國農耕的歷史向上再拉長一些,這主要寄希望於將來的考古發掘來完成,或者直接將那些並沒有原始農業的遺址作為具有原始農業的遺址來看待,以此求得命題的成立。一個明顯的例子是距今9000年的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許多學者根據其中有獸骨尤其有豬骨的出現,以其骨骼的年齡組合判定為被飼養的家畜。另外一些文章則更就此斷定甑皮岩遺址已產生了原始農業,因為他們認為有了馴化家畜,那么即使沒有農業遺址存在,也能推斷出已產生了原始農業,農業遺存的發現只不過是早晚的問題,這樣中國便有9000年的農業歷史了。很顯然這種論證方法是不科學的,難以令人信服。還有一些學者根據河南新鄭裴李崗、河北武安磁山、浙江餘姚河姆渡等遺址中發現了農業遺存,其文化遺存中工具的形制比較先進,糧食作物的發掘量也較大,由此推測這些遺存屬於比較發達農業階段的遺存,那么中國大地還應該有更早的遺存沒有被發現或不能被發現。這些未被發現的屬於不發達的遺存的年代肯定比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鄭裴李崗、浙江餘姚姆渡等遺址早,起源上限就遠遠不只是七八千年的歷史了,從而得出中國農業本土起源這一結論。非常明顯,儘管事實上極有可能中國的農業是獨立起源的,但我們的證據依然是蒼白無力的,我們的研究還是沒有足夠的說服力的。據此在西方學者那裡充斥著這樣一些觀點,即作為西方文明的基礎起源於近東的農業,像飛躍的綠洲越過中亞細亞在華北找到一片沃土,這種思想是相當普遍的,它來源於下面兩個假設:(1)中國人的確很聰明,但這一切未必都是他們乾出來的。(2)近東的農業開始(當時9000年)和華北的農業開始(當時仰韶文化6000年才有農業)相距3000年(今天兩地的最早農業遺存年代都有提前,但依然有將近3000年的差距),其間的差距足以使美索不達米亞的農業傳入中國[1]。
隨著考古發現的深入,尤其中國學者的努力,西方學者逐漸接受了中國是一個獨立起源中心的看法,這一局面的形成主要得力於美籍華人何炳棣的觀點。他的足夠證據是:中國古代人民種植的是水稻和粟,飼養的是豬和狗這些原產於該地的物種,看不到外來的影響,當西方引入的小麥、大麥、山羊最後到達中國之時,已是一個發達的農業文明建立以後的事了。不過許多疑問依然存在,例如英國學者斯塔佛里亞諾斯在《The World To 1500:A Global History》一書中認為:“我們確信中東和中美是獨立的起源中心,根據研究,中國也是這樣一個中心,儘管沒有足夠的證據”[2]。最近在丹麥奧爾胡斯市附近奧爾加德舉行了一次題為“農藝和工藝的起源:西亞還是東亞?”的學術報告會,儘管會議結論認為東亞和西亞都是起源地[3],但就論文材料來看,中國現有農業遺址年代遲於西亞的原因仍未見足夠證據加以說明。因此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是顯而易見的,以致於程侃聲先生在譯完里德的著述《Origins of Agriculture》的中國部分的譯後記中說:“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美籍華人何炳棣先生在這次會議上多少有點孤軍奮戰的形象,這是我們考古和農史研究上沒有積累起系統的資料和起到應有作用的結果,是中國學術界應該深刻反省的”[4]。
本文試圖從以下幾個方面論證中國農業起源是獨立發生這一命題:(1)農業產生的背景及一般模式;(2)中國具備農業產生的充分必要條件;(3)中國農業起源晚於西亞的原因是除了考古發現的非全面性外,主要原因是產生農業的關鍵條件全新世來臨較晚,導致農業較遲產生。
協田協田
鐵質農具鐵質農具
石質工具石質工具

產生背景


農業是如何產生的,這是一個十分古老而又年輕的話題。早在先秦時期便有人試圖解答這一問題。《逸周書》載:“神農之時,天雨粟,神農耕而種之。始作陶,冶斤斧,為耒耜,以墾草莽,然後五穀興,此農事之始也”。《白虎通·德論》以及淮南王劉安的《淮南子·修務訓》中也作過回答。當然這是很不準確和模糊的。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田野考古學的興起,尤其C14在考古上的套用,大量的史前考古發現被給以準確的年代註腳。如果我們把這些考古發現加以聯繫比較就會發現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農業產生於極遙遠的古代,中國黃河長江流域、中美洲安第斯山地區、中東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都在七八千年乃至萬年以上的年代產生了原始農業 。尤其是美洲中部,他們不可能遠隔重洋跑到中東和中國引進當地的農業。假如他們真有能力來到這美麗的地方,他們可能就不再回去了。這些天各一方相距遙遠的人們,彼此難以像今天的人們一樣交流,在距離不長的時間內產生了各自獨特的原始農業(美洲以玉米、中東以小麥、中國以水稻、粟為最具代表性的作物),這是個十分有趣的問題。一個流行的提法是,新石器時代才有了農業,也就是說當石器由打制方式進行到磨製方式時,原始農業產生了,不管這句話的含義如何理解,它似乎極易給人這一錯覺,即因為有了磨製石器,人類就產生了農業 。是否農業的產生歸功於磨製石器呢?顯然答案是否定的。首先,石器時代採集和狩獵的人類對工具的需求並不象後來的農民那樣迫切,一般性的採集和狩獵的,簡練和有效是一種普遍形式,除非有宗教方面的因素參與。其次,由於採集的地區並不固定,生活屬於不完全定居狀態。因採集或狩獵的需要而遷徙的事情是經常發生的。工具極有可能在遷徙中扔掉或者他們本來身邊就不備用工具,而是隨用隨取,隨用隨棄。一則因為時常遷徙而帶著工具是一種累贅;二則工具隨時可以獲得,對這種隨時可以獲得的工具擁有的意義不大。在狩獵採集生活中,找到獵物和收穫的對象是關鍵,尤其是採集,找到一些可作食用的禾本科的成熟種子,採集並收穫之便不成什麼問題了,否則他們便不能生存下去。但是到了農業產生以後,由於種植的需要,工具方才顯得十分重要了。首先:有了種植,便必須播種,這就得藉助工具來完成,那怕是極簡單的耕作,工具都是十分重要的。其次有了種植,種植的土地不會活動,人們必須圍繞著它,定居便十分普遍,儘管不一定有房子。而工具在使用後可以收藏起來再用,也沒有遷徙跋涉的累贅 ,一些得心應手的工具有可能多次使用後留下來,促使人們加以雕琢,如磨製等等。綜上所述,工具的磨製是由於農業發生後才需要並普遍出現的。由於農業的產生,才有了所謂以磨製為特徵的新石器,磨製石器不能產生農業。既然作為生產力範疇的工具的進步不是造成農業產生的直接原因,那么是否人類發展到了全新世以後,便自然、天生地要發明農業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因為儘管到了舊石器時代後期,人類的腦量基本接近今天的人類,但是難以解釋:(1)至今仍然處於採集和狩獵的民族,他們何以不產生原始農業。如玻里尼西亞、美拉尼西亞地區人類仍然過著採集生活,中南非洲的人們也沒有產生原始農業,歐洲、美洲北部地區人類沒有產生原始農業,澳洲的土著居民,在歐洲人到來之前也沒有原始農業;(2)何以許多農業起源地的產生年代在全新世來臨以後,既不前,也不後,而單單在那個特定區域產生。內因是變化的基礎,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具有一種潛力,但還不足以產生農業時,那么外因是否在此時起了決定作用呢?不妨我們先看農業產生之際的環境條件,有何突變,並且這種突變是否誘發一種新的革命──農業的產生。地質學的研究表明,地史上第四紀的更新世,與人類生存極為密切的氣候發生過巨大的變化。更新世初期,由於氣候的驟然變冷威脅著中新世便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種高級類人猿,這時大面積森林消失,草本植物發達,出現大面積草甸、草原及荒漠。類人猿中一部分找不到避難所而死亡,一部分向赤道周圍遷徙,成為今天猩猩、大猩猩、黑猩猩的祖先。同時有一部分類人猿從林間樹棲走向平地,學會使用工具,漸漸直立行走,產生了語言,在大約200多萬年之際,進化成為今天的人類祖先,繼而演化成為今天的人類[5]。這是氣候變化促成人類進步的結果,然而更新世初期氣候變化並未停止,在更新世中晚期,又有幾次大的氣候波動期,而最為厲害的是晚更新世冰期。
距今大約7萬年前,地史上第四紀晚更新世冰期來臨,此次冰期的特點是全球性的,主要特點降雪量增加,融雪量減少,雪線遠遠低於冰期以前,氣溫大幅度下降,這時中國有大理冰期,藍田人所在地區氣溫比現在平均低8℃,河北平原平均氣溫4~5℃,歐洲威克塞爾冰期最盛時平均氣溫為-2℃,阿爾卑斯山地區有玉木冰期,氣溫大幅度下降,北美維斯康辛冰期的溫度比現在低13~15℃。中國華南地區以山麓冰川為主。而歐洲大陸則為大陸冰川所覆蓋。由於溫度變化,氣溫帶型也隨之發生變化,藍田地區生長在高山地區的雲杉蔓延到河谷,發源於北美的真馬在新大陸全部滅絕,其中的一支在舊大陸倖存,成為今天馬的祖先。由於氣溫的變化,多汁漿果植物在藍田地區由於雲杉代替,水果等喜溫作物少了,代之的草木植物 大量繁殖,原來主要以木本為依靠的人類面臨著食物危機,大量動物南遷,猛獁象、披毛犀等寒帶亞溫帶動物向南分布,許多植物滅絕,只有一些封閉的山麓地區,由於影響較少,因而能保存一些古老的種屬,如中國南部保存下來的蘇鐵、水杉、銀杏等[6]。一些生長在南部地區的植物受冰期影響較小,而能大量保存下來。
人類在舊石器早中期的漫長採集中,接觸植物是極為常見的和毫無阻礙的。何以他們沒有產生種植呢?這是因為人類並不經常處於飢餓的邊緣,人口的增加是很有限的,並沒有超過居住地的食物提供能力,以至於在一年中乏食季節也能有食物充飢。這種悠閒的生活持續了很長的時間。如果沒有一種特殊的原因,打破這種低水平生活的平衡態,那么他們依然會繼續那種低水平的悠閒生活。到更新世末期,由於上述氣候的劇烈變化,很快就打破了那種靠採集和狩獵基本維持種群延續的平衡態。
由於溫度下降,植被變化,漿果類植物減少,從前的採集生活便變得極其艱難,原始人類主要為生的野生植物採集源枯竭了。這一變化促使人類為了生存使出了渾身解數;(1)尋找新的食物來源。氣溫的大幅度下降,直接造成漿果類植物減少,但同時促成禾本科類植物大量發育,禾穀類種子便成為人類的主要採集對象。這樣促使人們對草本禾穀類植物的認識加強。(2)貯藏食物以備食物匱乏的季節食用。因為溫度下降太大,原來那種四季食物採集無甚差別的狀況有了截然不同的變化,即採集出現淡季和旺季之分,這就要求人們在旺季採集足夠多的食物以備淡季食用。這就是意味著要貯藏,有了貯藏,人類便在利用自然的基礎上邁開了一大步。那些沒有貯藏足夠食物的人們可能就熬不過冬天而死去,而那些貯藏有足夠食物的人們便能夠活下去。
在冰期之中寒冷氣候下生存的人們,必須貯備足夠的食物以備第二個採集季節到來之前食用,那么他們貯藏什麼植物為最佳呢?什麼食物易於保存而不腐爛變質呢?一般來說漿果植物不易保存。而禾本科植物的種子最易保存。較為常見的水稻、粟、稷類植物種子,一般情況下保存兩年以上沒有問題。而禾穀類也是因為氣候寒冷而大量發育的,可以說禾穀類是氣候變冷意外地帶給當時人類的禮物,人類由此產生以禾本科為主要對象的種植業就毫不奇怪了。
在貯藏採集過程中,人類和植物的關係也就遠比冰期來臨之前密切。首先他們熟悉採集植物的一般生活習性。如何時結果,並採集之,否則因食物的採集期有限,超過一定時間,許多植物種子便自行脫落入土,就難以獲得,如水稻。其次,食物在貯藏過程中,有時會自動發芽,並變成植株結出和原來一樣的種子,或者在居住地無意識地掉落一些植物種子,待他們遷徙後發芽成長,碰巧他們回來時,發現了這種“奇怪”的現象,這不能不誘發他們試著把種子撒入周圍的土壤之中,看看是否發芽並結實。第三,人類天天為吃飯奔忙,不能不從中發現大自然的這種神奇。第四,人類的智力水平已經相當發達,更新世末期山頂洞人的腦量已與現代人類的腦量相差不大。人類智力水平足夠去思考這種現象。由此誘發人類有意識地把貯藏後以備食用的剩餘種子,播種在他們的周圍,或者省下貯藏中的一部分直接播種等待收穫,這種類似於今天的農民從事農業的行為,一旦擁有,便可以說是作為觀念的農業產生了。但是由於處於冰期之中,貯藏以備食用並有餘的情況是極少的,即便偶爾一兩年之中有剩餘,而產生種植行為也不能判定農業已經產生,因為以種植為特徵的農業產生,必須要有時間的連續性作保證,而冰期之中的貯藏只能誘發農業觀念的產生,而不能保證農業產生的其它條件具備。因此,我們只能說冰期之中作為觀念的農業已經產生了,而作為實體的農業,還需其它方麵條件作保證。一俟時機成熟,作為實體的農業方始產生。
作為觀念的農業產生的時間是否可以確定呢?一般情況下具體的年代難以確定,但是下限至少在1萬年之際,上限也許在7萬年之後的某一時期,可靠的時間也許在冰期最盛 的3萬~2萬年之際,因這時冰期處在最盛期,這時原始低水平的平衡態破壞得最徹底,這同時造成最利於新的平衡態因子的形成──即農業因子形成。作為觀念的農業產生了,是否具有確鑿的證據呢?回答是這樣的:儘管作為觀念的農業產生很難通過考古發現來驗證,但我們可以通過簡單的推理得出:農業一旦作為實體出現並歷經幾千年不朽被今天的人類發現而證實,一是可能性極小;二來是即使發現了這些農業遺存,起碼它應該是比較發達的農業情形了,那些初次種植但不表現出馴化特徵的初始年代的農業遺物,極有可能我們今天永遠無從發現,但我們不能否認歷史上曾經有過這一階段,就好比在追溯人類起源時,人類化石多是成人的骨骼,胎兒的骨骼是極難發現的,但不能說那時人類個體發育不經過胎兒階段。冰期之中,作為觀念的農業萌芽以後,並不能很快產生實體農業。擁有豐富的植物知識的群體,往往是那些食物比較缺乏的群體,他們沒有能力從事種植。第一,他們的貯藏經常不足以到第二年仍有剩餘,種植往往與季節關係較大,一般禾本科作物春天播種秋天收穫,待貯藏到播種時,往往出現饑荒,即便是有意識地留作種用,也因饑荒而放棄,今天饑荒發生的年代,種子被食用的例子是常有的。何況在那十分落後,且種植原本就不十分可靠的年代。第二,即便偶爾有一些種植行為,即某些年份的食物豐富,他們可能將剩餘的植物的種子用於種植。但是這種種植一般很難維持下去,往往很快中斷,因這時的採集匱乏的時間占絕大多數。這些偶然的嘗試,不足以構成農業的產生。那么什麼情況下才能產生實體農業呢?作為種植的產生,必須有馴化的植物為依據。而植物馴化的發生,必須長時間馴化才能完成,這樣就要求馴化的進行具有連續性,即長時間內的連續種植才能產生馴化,這就要人們必須連續地有種子作為保證。準此只有全新世來臨以後,人們才可能的條件從事種植,農業才能作為實體出現。需要指出的是作為觀念農業的產生區,不一定產生原始農業,而作為實體農業產生區,一定必須是觀念農業產生區。
青銅工具青銅工具

農業的產生


(一)環境條件的保證
作為觀念的農業在晚更新世冰期已經產生,但是還不足以產生實體農業,限制農業產生的關鍵因素是氣候。到冰期結束,地質史上的全新世來臨以後,由於氣候的好轉,農業才有可能產生。
冰期之中,由於留種幾乎不可能,種植就不能連續進行。到了全新世,局面完全改觀。大約在距今1.2萬年,全球性冰期退卻,這時降雪量減少,融發量增加,冰川大規模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退卻,雪線在山嶽地帶升高,廣大地區重見天日,氣溫帶型也發生變化,並且這時的溫度比冰期之前還要溫暖。由於溫度的變化,植物群落也發生變化,可供食用的植物多起來,這主要在為風力等因素造成植物種子在升高了溫度的地區重新著生。人類採集生活比較 寬裕,度過冰期的人們有條件從事種植的嘗試。這時由於氣候的關係,採集比較豐富,越冬到第二年依然有剩餘,於是人們便把剩餘的種子有意識地撒在居住地周圍或特定的區域。更新世晚期採集不足和全新世的採集有餘,可以通過一系列考古發現來證實。翻翻新中國考古發現,我們會發現一個明顯的現象,即更新世末期的遺址中,除了吃剩的獸骨外,一般很難見到食物遺存,尤其炭化的糧食作物,而全新世的許多遺址,都有一些完整的炭化糧食遺存[7]。說明溫度的適宜與否與食物的足與不足直接相關,更新世由於氣候寒冷造成食物不足和全新世氣候溫暖造成糧食略有剩餘這一結論是可靠的,更新世末期貯藏的不足限制了農業起源的實現,全新世的這種剩餘,將使得人類具備產生原始農業的基本條件,即不象更新世末期的人類那樣僅僅偶爾從事種植活動,他們可以通過連續的貯藏種植收穫活動來走上馴化道路,由此可知全新世來臨的早晚直接決定農業起源的早晚,這就為許多起源地點單獨產生了原始農業提供了關鍵的證明。那些農業起源較遲的地區,並不都是由於傳播造成晚於西亞的,而是由於全新世來臨較遲造成起源時間較遲。
(二)馴化措施
馴化的實現是農業起源的關鍵,如何才能使植物脫離其野生狀態呢?即古代勞動 人民通過哪些措施馴化植物呢?一般來說,可以通過下面幾條途徑來完成。其一通過貯藏來改變其野生習性,野生狀態的種子,一俟其成熟後,便自行脫落撤在地表上,經過自然力的運動進入土壤,一旦有適宜的光熱水分條件,便立即發芽生長,因之其以儘可能多的代數進行其生命活動。而用於種植的種子經過人為地貯藏以後,它就不可能隨時隨地發芽,因人類播種不可能總是準確掌握天時地利,在某種意義上這就改變了植物的自然習性。同時貯藏時的外部理化條件與種子自行脫落進入土壤中的外部理化條件絕然不同,可以說是對野生植物的最大幹預行為。首先貯藏的目的往往是保存不致發芽,一般放在比較乾燥的地方,否則霉爛以後便沒有用處,須知最初的種子多半是冬春的口糧。這與植株上的種子自行脫落掉入土壤中相比大不一樣,貯藏的種子一般處於乾旱環境,野生的種子一般處於相對較濕潤的環境,長此以往,馴化的植物種子具有耐旱的特徵。其次貯藏種子 往往是秋天收穫的,越冬過程中貯藏的種子往往不及進入土壤的種子的溫度條件好,因土壤覆蓋具有保溫性,長此以往,馴化的種子具有耐寒特徵。由此可知馴化的植物將向著耐寒耐旱方向進化,以水稻進化系列為例,這一結論是十分正確的。馴化水稻的原始種質是秈型的普通野生稻,其進化系列是普通野生稻──秈型栽培稻──粳型栽培稻,經過科學研究表明,進化程度高的種質具有耐寒耐旱性能,說明貯藏本身的干預促進植物向著耐寒耐旱方向進化。其二,通過選擇提高其收穫量。在種植的過程中,人類除通過貯藏不自覺地馴化外,還通過選擇有意識地馴化。以水稻馴化為例,野生稻的稻粒較小且易自行脫落,單穗重也較少,穗稈易折斷,因此人類在選擇種子之際一般挑選那些穗稈不易折斷、稻粒不易脫落、單穗上種子數目多、稻粒飽滿的作為種用,這樣在長期的馴化過程中,一些有利的基因得到鞏固,尤其是變異的種質有利於多收穫的特點極易被人們發現,儘管這種選擇屬於現代育種上的表型選擇,但由於時間較久,效果仍是十分明顯的。
最後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馴化必須具有連續性,這也是更新世末期儘管作為觀念農業已經產生而沒有產生實體農業的原因,因當時馴化是一個不太完全自覺的過程,因之馴化度是比較小的,據此連續性十分重要,否則將導致前功盡棄。因有連續性,進化才能得以鞏固,由於全新世食物相對的豐富,因而有可能將進化系列延續下去,而更新世末期儘管有種植行為,由於沒有時間的保證,短期和零碎的干預不構成馴化的形成。不脫離野生狀態,即便被今天考古發現了,也只能定為採集狩獵階段。
(三)馴化區域
上述農業產生的一般模式表明,農業的發生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經過長時期努力,從而說明馴化的區域是十分有限的,那么哪些地區可能成為實體農業產生區呢?一般來說,歐洲北部地區多被冰原覆蓋,人類難以生存。具有良好農業條件的蘇聯伏爾加河流域沒有產生原始農業,其它如多瑙河流域也沒有產生原始農業。北美地區,由於維斯康辛冰期發育,北美大陸的人類生存環境太差,日後肥沃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也未產生原始農業。南半球及赤道周圍,如玻里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澳洲大陸,由於冰期影響較小不足以打破當地的舊有的平衡態,遷徙到這裡的人類,適應了該地豐裕的生活環境,農業不可能產生。只有中東、中美、亞洲中部地區是觀念農業產生區,這些地區多隻發育山脈冰川 ,並且全新世來臨後溫度大幅度上升,採集豐富。這些地區的農業考古發現也表明,農業遺存明顯具有較其它地區早的特徵。而這些地區多屬山地。因此,有一種觀點僅僅從地形特徵上提出農業最初起源於山地說,認為山地易於種植平原則不易耕作。實際上這種提法不確切,正確的提法是這些地區山地冰川不太強烈,人類在冰期之中能夠頑強的生存,而冰期退去以後這些地區採集豐富,有條件從事種植,並由於定居的需要,人類由此走上了種植的道路。
三、中國農業本土起源
上述農業起源的一般模式表明,農業的產生要具備多方條件。首先必須是作為觀念的農業產生區域,才有可能在全新世來臨以後由觀念農業區域發展到實體農業區,假如某地氣候變化不足以打破舊的平衡態,人類只不過稍微受些衝擊,不具備構成新的平衡態的衝擊條件,那么全新世來臨以後,該地也許將重新過著那種採集狩獵的生活,這種悠閒的生活對他們說並沒有什麼不好的,況且由於溫度的升高,採集應該更加豐富。因之,我們在論證中國農業本土起源時,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論證。第一,中國是否是農業觀念產生區。第二,中國的農業起源之主要農作物是否與其它農業起源地之農作物有別,是否具備本地特徵。第三,中國農業發生的關鍵條件全新世來臨時間是否遲於西亞。
(一) 中國是觀念農業產生的地區
末次冰期來臨,中國氣候變化比較強烈,據趙錫文《古氣候》一書可知,長江中下游氣溫比現在低8℃左右,距今21500~15000年僅有少許的含綠喬木樹種,距今12900年,則被以環紋藻和柏樹為主的植被取代,據對陝西洛川黃土剖面的研究所反映的古氣候變化情況表明,當時洛川在馬蘭黃土發育時期的植被類型為荒漠草原,氣溫屬乾冷型,河北平原第五冰期冰階V的植被類型為針葉林帶,含冷杉、雲杉,年平均氣溫4~5℃。
晚更新世我國東部冬季風發展到極盛 時期,乾冷的大陸性氣候加劇,黃河流域及北方廣大地區,形成馬蘭黃土,甚至在長江流域也堆積了下蜀黃土。黃土的西北外圍地區形成大面積沙漠。在東北的廣大地區及華北部分地區氣候較濕冷,發育了凍土冰緣現象,出現了猛獁象和披毛犀動物群,彼毛犀的南界可達北緯33℃,猛獁象的南界達到38~39℃,它們生活的環境是凍土苔原帶及乾冷的黃土草原帶。如前所述,河北陽原桑乾河北岸虎頭梁頂部,馬蘭黃土及其下部的礫石層和下伏的湖相層發生了明顯的凍融捲曲褶皺,北京飯店下部約10米深處的粉細砂層也發生小型捲曲現象,這些都是晚更新世嚴寒氣候的證據[8]。
當然,氣候變化如果使人類不能生存,將不會使新的平衡態產生,因此,中國大陸尤其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是否有人類生存,是問題的關鍵,否則,傳播學說將成立,這一點我們必須加以論證。首先中國大陸的冰川作用並不是大陸型的,它主要限于山脈川,這可以通過中國大量生存所謂第四紀殘遺植物得到說明,儘管山脈冰川在北方南方都有發育,但並沒有使這裡人類不能生存。其次通過考古發現也可以證實這一點,在華北地區冰期最盛 時,依然有人類生存。最為著名的是發現於山西朔縣的峙峪文化遺址,年代為距今30000年前,該遺址有許多遺物出土,石器灰燼與燒石共存,另外與之共存的是至少代表120隻馬、80隻驢的動物化石,沒有禾穀類糧食作物的炭化遺存,氣溫也比現在低。還有一些相近的年代的人類遺址被發現,如河南安陽小南海遺址、河北陽原虎頭梁遺址、山西沁水下川遺址等等,他們都屬於距今至少1萬年的人類生活的遺址[9]。這些遺存的發現表明,儘管第四紀晚更新世冰期溫度下降較大,但是依然有人類生存,中國沒有像歐洲北部和美洲北部地區那樣,人類無法生存,這一點又同時表明,中國北部地區屬於上述觀念農業產生地。
(二) 栽培植物的本地特徵
中國具有產生實體農業的動力後,是否獨立產生農業還要看這裡的古代人們是否馴化當地的野生植物,假如馴化的是本地不曾有的野生植物,而是別處的野生植物,那么獨立起源之說依然難以成立。
根據新中國的考古發現表明,中國北方黃河流域的農業以粟為主體,而粟的野生 種是一種至今仍分布於北方黃河流域的狗尾草。粟是否中國本土所有,眾說不一,兩位研究栽培作物起源的學者柯蘭道爾(Alphonue De Candone)和瓦維洛夫(N.I.Vavilov)都認為粟屬原產於中國,另有一些學者則認為產於印度[10]。吳梓林認為:從語言學的角度考察,前蘇聯把粟子叫做“粟子”、朝鮮叫“粟克”、印度叫“棍谷”仍保留中文粟的原音[11]。何炳棣則從考古學、植物學、歷史學、地質學以及花粉的角度多方論證中國是粟的野生種的原產地之一,同時論證了產於非洲的衣索比亞的與粟有關的種屬和中國的穀子不同。最為有說服力的是更新世初期午城黃土中,北部中國便有這種禾本科植物的花粉存在[12]。最近在河北武安和河南裴李崗遺址中發現了將近8000年前的穀子遺存,這一發現是比較早的,因此即便粟的種質起源不僅僅是中國一地,也不能由此斷定黃河流域原始居民馴化的不是當地的粟,而去捨近求遠遠至非洲印度去尋找粟屬植物。由此可見,栽培對象的獨一性,即馴化本地所擁有的野生植物,也為中國農業本土獨立起源提供關鍵的依據。
(三) 中國全新世來臨的時間
根據地質學的研究表明,晚更新世冰期在距今1萬年之際開始退卻,由於緯度的不同,退卻的時間也不同。西亞地區的退卻時間在1.3萬年之際,而中國的晚更新世冰期退卻時間在1.2萬年之際,這樣冰期退卻以後,人類便有條件將貯藏的剩餘糧食作物用於種植的嘗試,西亞的底格里斯 河、幼發拉底河流域有條件在1.3萬年開始從事種植的嘗試,而黃河流域的居民在1.2萬年之際才有可能從事種植的嘗試,由此中國的農業起源時間天然地落後於西亞地區,儘管冰期退卻的程度難以準確地確定,但兩者的退卻時間早晚差距大體是存在的,則西亞先有條件從事農業,而中國則不能。這樣我們就可能解釋西亞的農業起源時間早但不是中國農業的源頭這一關鍵問題。中國的農業遲於西亞有其客觀原因,沒有和西亞在同一時間產和原始農業,是因為條件不成熟,一俟條件成熟,全新世來臨,中國的農業便迅速起源並發展。這一點解決了探討中國農業獨立起源時難以迴避的與西亞起源時間出現差異的問題。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中國的原始農業是在本土起源的。
注釋:
程侃聲:《農業的起源地:討論與結論(中國部分)》《農業考古》1985年第1期
(英)L.S.Stavrianos: 《農業的起源與傳播》,李群譯,《農業考古》,1988年第1期
(蘇聯)蒙恰耶夫:《農藝和工藝的起源:西亞還是東亞》,《考古學參考資料》,第五輯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編 , 文物出版社 , 1982
景才瑞:《第三屆全國第四紀學術論文集》,科學出版社 , 1982
曹家欣:《第四紀地質》, 商務印書館 , 1983
任震寰:《第四紀地質學》, 地震出版社 , 1983
白明輝:《第四紀冰川地質調查方法》, 地質出版社 , 1983
李四光:《中國第四紀冰川》 , 科學出版社,1957
夏鼐主編:《新中國的考古發現與研究》 , 文物出版社, 1984
曹家欣:《第四紀地質》, 商務印書館 , 1983
何炳棣:《中國農業本土起源》,《農業考古》, 1985年第1期
吳梓林:《古粟考》,《史前研究》,1983年第1期
(本文原載於《中國農史》1994年第一期,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史》1994年3期全文轉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