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沖街道

辛沖街道

辛沖街道,隸屬於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地處新洲區東南部,東南與黃岡市團風縣接壤,東北與舊街毗鄰,西南與漲渡湖相連,西瀕舉水河與邾城街劉集社區隔河相望,北與邾城街道毗鄰,距新洲區政府7千米,總面積79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末,辛沖街道總人口有6.41萬人。

1951年,為新洲縣第七區;2015年,撤銷辛沖鎮,設立辛沖街道。截至2021年10月31日,辛沖街道轄3個社區、40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辛沖正街1號。

2011年,辛沖街道財政總收入1.82億元,比2010年增長36%,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16億元,比2010年增長4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辛沖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
  • 地理位置:新洲區東南部
  • 面積:79 km
  • 下轄地區:3個社區、40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辛沖正街1號
  • 電話區號:027
  • 郵政區碼:430402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鄂A
  • 人口:6.41萬人(截至2011年末總人口)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自然資源,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商貿,金融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體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郵政電信,基礎設施,交通運輸,歷史文化,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1951年,為新洲縣第七區。
1956年7月,建辛沖指導組。
1958年,建辛沖公社。
1961年,改為辛沖區。
1983年8月,辛沖區屬武漢市。
1986年,辛沖區改為辛沖鎮。
2015年,撤銷辛沖鎮,設立辛沖街道。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辛沖街道轄辛沖、東城2個社區,辛沖、程鐵、胡仁、四崗、楊鋪、龍崗、勝利湖、陳呂、曲背湖、瀏湖、蔡咀、高灣、朱崗、江禹、胡山、鐵河、馮畈、雙橋、羅坪河、乾河、綠山、柏林崗、單崗、戢崗、寨山、洪崗、巴鋪、毛鋪、虎山、同心、邢榨、葉埠、三合、新湖、上塘、柳林、顧畈、周河、蔡院、高橋40個行政村;下設373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1年10月31日,辛沖街道轄3個社區、40個行政村:辛沖社區、東城社區、臨津社區、辛沖村、龍崗村、楊鋪村、勝利湖村、陳呂村、曲背湖村、新湖村、邢榨村、三合村、同心村、葉埠村、乾河村、高灣村、胡山村、蔡咀村、江禹村、鐵河村、雙橋村、程鐵村、四崗村、胡仁村、瀏湖村、顧畈村、周河村、蔡院村、馮畈村、寨山村、柏林崗村、戢崗村、綠山村、朱崗村、羅坪河村、上塘村、柳林村、高橋村、巴鋪村、洪崗村、毛鋪村、單崗村、虎山村,街道辦事處駐辛沖正街1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辛沖街道地處新洲區東南部,東南與黃岡市團風縣接壤,東北與舊街毗鄰,西南與漲渡湖相連,西瀕舉水河與邾城街劉集社區隔河相望,北與邾城街道毗鄰,距新洲區政府7千米,總面積79平方千米。
辛沖街道

地形地貌

辛沖街道地處新洲區東南部,地勢北高南低;境內最高峰位於上塘村,海拔50米;最低點位於新湖村,海拔19米。

自然資源

2011年,辛沖街道有耕地4.3萬畝,人均0.67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辛沖街道總人口有6.4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260人,城鎮化率5%;另有流動人口1.47萬人;總人口中,男性3.27萬人,占51%;女性3.14萬人,占49%;14歲以下6410人,占10%;15—64歲5.3萬人,占82.6%;65歲以上4743人,占7.4%;以漢族為主,達6.41萬人,占99.99%;有土家、苗、朝鮮、哈尼、侗、狀6個少數民族,共9人。2011年,辛沖街道人口出生率12‰,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長率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11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辛沖街道財政總收入1.82億元,比2010年增長36%,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16億元,比2010年增長46%;人均財政收入1842元,比2010年增長32%。2011年,辛沖街道農民人均純收入1.1萬元。

農業

2011年,辛沖街道農業總產值2.3億元,比2010年增長12.4%。辛沖街道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2011年,辛沖街道生產糧食1.8萬噸,人均300千克,其中水稻1.7萬噸,小麥954噸。辛沖街道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蔬菜、油料作物等;棉花種植面積4594畝,產量545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2.8萬畝,產量2810噸;蔬菜種植面積2.4萬畝,產量4.4萬噸。辛沖街道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為主。2011年,辛沖街道生豬年末存欄2.6萬頭;羊年末存欄1665隻;家禽飼養量108.7萬羽,上市家禽41.4萬羽。

工業

辛沖街道初步形成建材、包裝、服裝三大工業支柱產業。2011年,辛沖街道工業總產值為4億元,比2010年增長20%。

商貿

截至2011年末,辛沖街道有商業網點310個,職工700人。2011年,辛沖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4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36%。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辛沖街道有金融機構2家;各類存款餘額為2.3億元,人均儲蓄6470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辛沖街道有幼稚園5所,在園幼兒600人,專任教師35人;國小6所,在校生1739人,專任教師236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2所,在校生1239人,專任教師168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100%,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7%。2011年,辛沖街道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900萬元。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辛沖街道有業餘劇團2個,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42個,建築面積1000餘平方米;農家書屋42個,建築面積1200餘平方米,藏書63000冊;有體育場地42處;35個行政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40%。截至2011年末,辛沖街道有線電視用戶數為1.1萬戶,入戶率85%。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辛沖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個,其中鎮屬醫院2所;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2張;專業衛生人員70人。2011年,辛沖街道醫療機構完成診療4.1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9萬人,參合率95.1%。

社會保障

2011年,辛沖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141戶,人數283人,支出67.4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226戶,人數1940人,支出88.84萬元;醫療救助121人次,五保供養445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34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87.9%;戶籍人員養老保障覆蓋率達到95.2%。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辛沖街道有郵政網點1個,3條郵路,村村設有郵政投遞點,通郵率100%;全年征訂報紙560份、期刊110冊;有電信服務網點1個,固定寬頻接入用戶830戶。

基礎設施

  • 給排水
截至2011年末,辛沖街道有自來水廠1座,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污水處理率100%。
  • 供電
截至2011年末,辛沖街道有變電所1座,有主變壓器130台,有高壓輸電線路3條。
  • 園林綠化
截至2011年末,辛沖街道園林綠地面積28公頃,綠化覆蓋率8.4%。

交通運輸

截至2011年末,辛沖街道道路總長度7千米;橋樑9座;有汽車客運站1個;年客運量8.96萬人次。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辛沖街道因姓辛的商人在溪邊擺攤,故取名辛溪;後來老百姓的良田經常遭到洪水,故改名為辛家沖,後簡稱辛沖。

榮譽稱號

2020年8月,辛沖街道被湖北省廳評為“2019年度湖北省‘四好農村路’示範鄉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