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烈士公墓

辛亥革命烈士公墓

辛亥革命烈士公墓在武漢市漢口球場路、利濟北路和漢陽扁擔山等處。辛亥革命陽夏保衛戰中,起義軍陣亡將士4200人,當時由紅十字會就地集中稍事掩埋,分布於漢口、漢陽,共有29處。解放後僅存4處,後合併為3處。一為球場路烈士公墓,俗稱“六大堆”,單洞烈士公墓遷此,由磚牆圍成長方形陵園,坐東朝西,園內有6座水泥澆築的墓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辛亥革命烈士公墓
  • 外文名:不詳
  • 地點:武漢市
  • 目的:紀念“陽夏保衛戰”中犧牲的民軍
辛亥革命烈士公墓,歷史背景,陽夏保衛戰,漢口保衛戰,紀念事件,漢陽進攻,停戰協定,陣亡將士,社會意義,

辛亥革命烈士公墓

歷史背景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震驚了清政府,清政府迅速作出反應。1911年10月12日,清政府撤銷瑞澄職務,命他戴罪立功,暫時署理湖廣總督;停止永平(今河北盧龍縣)秋操,令陸軍大臣蔭昌迅速趕赴湖北,所有湖北各軍及赴援軍隊均任其節制;令海軍提督薩鎮冰率領海軍和長江水師,迅速開往武漢江面。14日,清政府編組一,二、三軍,以隨蔭昌赴湖北的陸軍第四鎮及混成第三協、十一協為第一軍,蔭昌為軍統(也稱總統);以陸軍第五鎮為第二軍,馮國璋為軍統;以禁衛軍和陸軍第一鎮為第三軍,載濤為軍統。三軍迅速向漢口附近集結。
辛亥革命烈士公墓辛亥革命烈士公墓

陽夏保衛戰

湖北軍政府於10月15日決定首先掃蕩漢口敵軍,然後向北推進,以阻止清軍南下。從10月18日出戰漢口,到11月27日漢陽失陷,前後戰鬥41天,史稱“陽夏保衛戰”、或漢口、漢陽保衛戰。“陽夏保衛戰”是辛亥革命中規模最大,戰鬥最激烈的一次戰役,分漢口保衛戰和漢陽保衛戰兩個階段。

漢口保衛戰

漢口保衛戰首先是從爭奪劉家廟開始的。劉家廟位於漢口以北10公里處。劉家廟車站(即江岸車站)為南下清軍的必經之路,也是革命軍保衛漢口的前哨陣地,當時為第八鎮統制張彪率殘部占據。10月18日凌晨,革命軍第二協一部在炮火支援下,經漢口劉家花園(今武漢市少年宮)、歆生路(今江漢路)西北端、洋商跑馬場,掩護步兵沿租界後鐵路挺進,以二協四標謝元凱所部為先鋒,正面進攻劉家廟。革命軍發動多次衝鋒,均被敵人打退,傷亡很大。10月19日,革命軍約3000人,以騎兵為前鋒,在炮兵支援下,從兩翼發動進攻。戰至中午,清軍竄入棚戶,繼續頑抗。革命軍組織敢死隊使用火攻,清軍無法立足,向三道橋退卻。革命軍占領劉家廟。當晚,漢口全市歡慶劉家廟大捷,商界和市民踴躍勞軍,革命軍士氣大增。10月21日,革命軍進攻三道橋,清軍用機關槍猛烈掃射,革命軍傷亡很大。軍政府當晚召開會議,鑒於進攻受挫,決定暫取守勢。此後幾天,兩軍在三道橋南北對峙。這時,清北洋軍大部南下,已部署在孝感、祁家灣、灄口一線,設司令部於孝感。
辛亥革命烈士公墓

紀念事件

1911年10月26日晨,清軍水陸協同,向革命軍發動進攻。先由軍艦數艘從翼側向三道橋以南革命軍陣地實施火力急襲,革命軍猝不及防,犧牲500餘人。灄口清軍乘機在機槍和管退炮火力掩護下通過三道橋,沿鐵路兩側猛攻。上午10時,革命軍因減員太多,被迫後撤至大智門一帶,劉家廟落入敵手。中午12時,革命軍第四標標統謝元愷在前線指揮張景良不知去向的情況下,自告奮勇,指揮部隊反攻劉家廟,與敵人展開肉搏,清軍後退,劉家廟又被革命軍奪回。10月27日,清軍一路從造紙廠沿鐵路正面進攻劉家廟,一路繞戴家山、姑嫂村側擊革命軍後路。戰線迅速向漢口市區逼近。革命軍從劉家廟逐步後撤,退守大智門一帶。清軍進至洋商跑馬場。當晚,軍政府一面派兵增援漢口,一面致電湘、贛、陝等省,請速出兵援漢口。這時,清廷已正式任命袁世凱欽差大臣,全權指揮武漢戰事,馮國璋為第一軍軍統,段祺瑞為第二軍軍統,並由馮國璋親往漢口督戰。10月28日,清軍占領大智門,革命軍據守歆生路,依託堅固房屋,多次打退敵人進攻。29日,清軍在優勢炮火支援下,不斷向前推進,相繼攻占歆生路口及華商跑馬場。革命軍退守玉帶門及歆生路以南街市。這時,代理第四協統領謝元愷等領導骨幹先後犧牲,前線指揮官張景良又藏匿不出(後來發現張已通敵,便軍前正法),前線指揮乏人,部隊開始渙散。
在這緊急關頭,同盟會重要領導人黃興於28日到達武昌,被推為武漢革命軍總司令。29日,黃興設司令部於漢口滿春茶園,並立即到前線視察部隊,組織反擊。但北洋軍在優勢火力掩護下,不斷向前推進。30日,馮國璋下令縱火焚燒漢口街市,革命軍戰士在大火中堅持了3天3夜,於11月1日退守漢陽。11月2日,漢口完全落入敵手。此次爭奪漢口之戰,雙方各死傷2000餘人。
辛亥革命烈士公墓辛亥革命烈士公墓
11月3日,湖北軍政府以都督黎元洪名義拜黃興為戰時總司令。黃興當即率領參謀長李書城、秘書長田桐等於漢陽城西昭忠祠設司令部,全面部署漢陽防務。革命軍由於在漢口戰鬥中大量減員,加上來援湘軍,也不過1.3萬餘人。黃興將防線布置在南岸嘴、漢水沿岸至三眼橋一線,在武昌蛇山、漢陽龜山、湯家山安設了炮陣地,但對西側蔡甸、寬溝一線則未部署重兵。清軍占領漢口後,將戰線設在礄口至龍王廟一線,準備渡漢作戰。11月中旬,黃興作出反攻漢口的決定。11月16日晚,擔任主攻的湘鄂軍在琴斷口通過浮橋,到達漢水北岸。27日晨,在黃興指揮下,湘鄂軍分左右兩翼向博學書院、既濟水電廠敵陣地攻擊,前鋒到達玉帶門。清軍增援部隊趕到,革命軍左翼發生動搖,首先退卻,牽動全線。黃興嚴令停止退卻,部隊皆不聽命,不得不率軍返回漢陽,反攻失敗。此次反攻作戰,革命軍傷亡800餘人,士氣大受影響。

漢陽進攻

清軍在革命軍反攻漢口受挫後,於11月20日按既定部署向漢陽發起進攻。清軍一部從新溝渡過漢水,占領漢陽門戶蔡甸,並迅速推進到漢陽以西的三眼橋附近。11月21日,兩軍在三眼橋展開激戰。同日,另一部分清軍搶渡舵落口成功,突破美娘山防線。11月23日,清軍占領美娘山,革命軍趁其立足未穩,實施反擊,美娘山失而復得。11月24日,清軍增兵美娘山方向,在炮兵支援下,很快攻占美娘山、仙女山。黃興鑒於仙女山之敵對漢陽威脅甚大,遂令預備隊投入戰鬥,進行反擊。因有的部隊不聽指揮,反擊未能成功。清軍一部乘勢進攻三眼橋。革命軍被迫退守鍋底山、扁擔山。經反覆爭奪,終因力量懸殊,鍋底山、扁擔山及磨子山相繼失守,25日,革命軍再次奪回磨子山、扁擔山,清軍以炮火向革命軍猛烈轟擊,兩山復被清軍奪占。至此,漢陽周圍制高點盡失。革命軍因傷亡過大,無力再組織反攻。11月27日,漢陽終於失守。
辛亥革命烈士公墓

停戰協定

戰時總司令黃興眼見頹勢,憤而欲投江,被秘書長田桐等拚死拉住。黃興又主張棄武昌援南京。一批少壯軍官當即拔槍抗議:“頭可斷?武昌不可棄。”在此情形下,黃興惟有辭職以息眾怨,與田桐一起回上海;黎元洪任命蔣翊武為戰時總司令,吳兆麟為參謀長。設總司令部於洪山寶通寺。蔣翊武發令:城存與存,城亡與亡;列強顧慮其在華利益在戰爭中受損,干涉清軍進逼武昌;袁世凱面對各省紛紛獨立和起義的局勢,加上沒有海軍支援(海軍已在九江附近江面宣布站在革命軍方面),同時也為了給“和談”留些餘地,因此沒有馬上進攻武昌,只是隔江與革命軍對峙。在英國公使朱爾典的調停下,12月1日,湖北軍政府與清總理大臣袁世凱的代表在寶通寺簽訂停戰協定。

陣亡將士

“陽夏保衛戰”,在戰術上,革命軍偏重了從正面與優勢之敵爭奪陣地和街道,未能充分利用道路分歧、街道縱橫的特點,迂迴側擊敵人,還有,沒能提早發現前線指揮張景良是內奸;在戰略上,不顧主客觀條件貿然反攻漢口;將漢陽設防重點放在漢水岸邊、未能以更多兵力控制翼側和制高點;沒有掌握足夠的預備隊;軍隊缺乏訓練、不聽指揮等等,都是導致漢口、漢陽失守的重要原因。“陽夏保衛戰”,革命軍傷亡3300餘人,清軍亦付出了沉重代價。
辛亥革命烈士公墓辛亥革命烈士公墓

社會意義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震驚了清政府,清政府迅速作出反應。湖北軍政府於1911年10月15日決定首先掃蕩漢口敵軍,然後向北推進,以阻止清軍南下。從10月18日出戰漢口,到11月27日漢陽失陷,前後戰鬥41天,史稱“陽夏保衛戰”、或漢口、漢陽保衛戰。“陽夏保衛戰”是辛亥革命中規模最大,戰鬥最激烈的一次戰役,分漢口保衛戰和漢陽保衛戰兩個階段。為了紀念在此次戰爭中陣亡的將士,“鐵血精神民軍起義陣亡諸烈士之墓” ,這是民國二年(1913年)2月,為紀念在“陽夏保衛戰”中英勇犧牲的民軍官兵,由民國政府修建,黎元洪碑銘題字。讓後人永遠銘記這次戰鬥的偉大意義。
“雖敗猶榮”,革命軍在兵力、裝備、訓練各方面均處在劣勢的情況下,與敵人進行了41天的浴血奮戰,粉碎了清政府妄想以北洋精銳之師,一舉將武昌起義扼殺在搖籃中的企圖,給北洋軍以重大殺傷,為各省組織起義、完成獨立贏得了極可寶貴的時間。在這41天之中,湖南陝西江西山西雲南浙江貴州江蘇安徽廣西福建廣東四川等省市,先後獨立。關內十八省中只剩下甘肅河南直隸山東四省效忠清朝。故“陽夏保衛戰”對於辛亥革命具有重大意義。
黃興黃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