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先驅:楊滄白

辛亥革命先驅:楊滄白

基本介紹

  • 書名:辛亥革命先驅:楊滄白
  • 出版社:大眾文藝出版社
  • 頁數:318頁
  • ISBN:9787802407756
  • 品牌:大眾文藝
  • 作者:顯明
  • 出版日期:2011年9月1日
  • 開本:16
  • 定價:36.0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

內容簡介

顯明編著的《楊滄白》內容介紹:楊滄白,原名庶堪,字品璋。1880年(光緒六年)出生於巴縣木洞鎮,是重慶市有名的民主主義革命家,是重慶辛亥革命的先驅。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他與朱之洪、梅際郇等秘密組織四川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公強會,1905年楊滄白領導的公強會,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楊滄白擔任重慶支部首盟。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重慶春早
第二章 營救同仁
第三章 成立同盟
第四章 加入袍哥
第五章 永寧春潮
第六章 成都風雲
第七章 廣安起義
第八章 任教成都
第九章 保路先鋒
第十章 狙擊端方
第十一章 喋血警署
第十二章 重慶獨立
第十三章 功成身退
豐功著千秋——後記

文摘

重慶是個半島,朝天門碼頭位於長江、嘉陵交匯處。朝天門最早是明朝重慶衛指揮使戴鼎修築的。他在南宋彭大雅土城舊址之上,大興土木,壘石築城,一座周環連綿十餘里,門有十七道的石頭城,巍然屹立,拔地而起。戴鼎修築朝天門,為的是取悅朱明皇帝。據說,因長江從此處滾滾東下,直朝大明帝都金陵,所以叫“朝天”,寓意“面朝真龍天子”,恭順天朝,歸奉朝廷。這裡是迎天官、接聖旨的特定場所。
朝天門橫空出世,江浪滔滔,逼空而盡,城門高聳,巍峨壯觀,依山為壘,邈在天際,氣勢磅礴,許多騷人墨客禁不住在此引吭高歌。
楊滄白站在朝天門上方已經損毀不堪的城牆上,迎著獵獵春風,若有所思。
侍立一旁的鄒容問:“庶堪兄,想些什麼呢?面對萬古不息的兩江,是否有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感慨?”
楊滄白頓了頓首,指著兩江合流的壯觀場面,說:“你看,萬里長江,氣勢磅礴地奔騰著。以她堅忍不拔的品格,啃咬著兩岸壁立千仞的懸崖峭壁,以她一往無前的精神,義無反顧地奔向大海。她像偉岸的大丈夫,緊緊地擁抱著從北向南逶迤而來的弱女子嘉陵江。”楊滄白轉身,又指著西高東低的重慶城說,“長江和嘉陵江攜手前行,戮力同心,刀劈斧削,鬼斧神工般鑄造了一座連綿幾公里的山巒。這山巒從西往東乘勢而下,形成的重慶半島,像一隻惺忪朦朧的睡獅,趴在兩江之間,蓄勢待發;又像一條騰空而下的青龍,長嘯於朝天門碼頭,隨時搏擊浪濤,邀游大海……”
朱之洪口道:“可惜這睡獅沉醉不醒,可惜這青龍困在沙灘上,難以騰飛!”
鄒容說:“別在這兒空嗟嘆了,我們找個茶館,邊喝茶邊擺龍門陣吧。”
朝天門的茶館,一般設在吊腳樓上。
吊腳樓是重慶很有特色的建築。在重慶的長江、嘉陵江邊的懸崖上,到處都有用幾根杉桿、或楠竹撐著的一間間木樓。或獨自懸在崖上,遠遠望去,像是鳥籠,歪歪斜斜、晃晃蕩盪,似乎風一吹就要倒下來;或者連成一排,你擠著我我靠著你,似乎只要一分手,全都要倒下來。吊腳樓不是穿逗結構就是捆綁結構,樓梯總是吱呀吱呀叫,樓板總是閃悠閃悠地晃。幾匹亮瓦把天光透進屋裡,使那樓上顯得既溫馨又神秘。有的吊腳樓向江河一面挑出一個陽台,作為晾曬衣物、休息的場所,但那陽台不僅窄小,而且極不安全。
經濟條件好的,一家住一幢,樓下作廚房、豬圈之類,平街一層作門面,賣點日用百貨、油鹽醬醋、糖果糕點,樓上則作臥室。如果是幾家人住一幢,一家人往往只能有幾個或十幾個平方米的房間,安了張床後,就再也沒有可以轉身的地方了。一般吊腳樓的一面,都靠岩壁,陰暗、潮濕。吊腳樓都沒有廁所,也沒有廚房。簡陋的吊腳樓是千百年來重慶人在貧困的經濟條件下,充分利用自然條件修建的棲身之處,最能體現重慶人的頑強精神和不屈不撓的意志。
楊滄白等三人進了一家叫鳥鳴築的茶館。這家茶館的吊腳樓,建在懸崖上,凌空突兀在長江邊上。茶室外邊,都有可供客人憑欄觀江景的走廊。茶館既可喝茶,也可飲酒。
茶館店主見是楊滄白等熟客,很熱情地將他們引進一間僻靜的房間。
楊滄白笑著對店主說:“徐老闆,你這茶館呀,少一副對聯,我們給你寫一副對聯,替你的茶館張揚張揚,你就免了我們的茶錢如何?”店主知道眼前的青年是剛剛考取的秀才,十分高興,說:“要得!安逸!”於是,楊滄白出上聯:“兩頭失路穿心店。叔痴兄,你來對下聯。對不上,罰酒。”
朱之洪想了一陣,競無法對上,只好認罰。
鄒容走出房間,來到走廊上,只見那江邊懸崖上,幾根杉桿支撐著一間木樓。微風吹來,頭腦清醒,一句佳聯隨口而出:“三面臨江吊腳樓。”
“好對句!”楊滄白讚賞道。
“店主,拿筆墨紙硯來,請我們巴縣的第一名秀才給你書寫出來!”鄒容叫道。
楊滄白寫好對聯,茶館店主拿走後,三人開始閒聊。開始,他們閒聊慈禧太后奢侈、糜爛的生活。
鄒容十分氣憤地問:“先達兄,叔痴兄,你們知道否,慈禧太后做一個生日,花了多少民脂民膏?”
“多少?蔚丹老弟,你說來聽聽?”朱之洪是個大喉嚨,吼聲貫耳。P2-3

後記

豐功著千秋
2011年10月,是偉大的辛亥革命發生100周年。為了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我創作了長篇紀實小說《楊滄白》。
楊滄白,原名庶堪,字品璋。1880年(光緒六年)出生於巴縣木洞鎮,是重慶市有名的民主主義革命家,是重慶辛亥革命的先驅。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他與朱之洪、梅際郇等秘密組織四川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公強會,1905年楊滄白領導的公強會,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楊滄白擔任重慶支部首盟。投身革命後,楊滄白先後到川南永寧中學和成都高等學堂分設中學任教,積極傳播革命思想,發展革命組織,組織武裝鬥爭。1911年(宣統三年),四川保路運動及武昌起義先後爆發,四川各地盟員齊集重慶,楊滄白被公推為主盟。中國同盟會重慶支部為回響武昌起義,先後策動川東南各縣起義。同年11月22日,楊滄白與張培爵等人一起,發動同盟會控制的清軍中營城防隊、川東道巡防營、水道巡警、商勇、民團等部隊起義,推翻重慶的清朝統治,成立了蜀軍政府。蜀軍政府成立時,重慶同盟會同仁,推舉楊滄白為都督,楊滄白堅辭不就,支持張培爵就任都督,自己為高等顧問。後來,袁世凱復辟,楊滄白積極組織、發動了反袁鬥爭。失敗後,楊滄白投奔孫中山,在日本、上海、廣州等國內外地區組織、參與革命鬥爭,曾先後任四川省省長、孫中山大本營秘書長和廣東省省長等要職。
1938年11月,為擺脫汪偽政權的糾纏,楊滄白從上海經香港回到闊別20餘年的家鄉重慶。1942年8月6日,楊滄白在重慶南岸病逝,享年62歲。1942年8月20日,國民政府明令褒揚楊滄白,令云:“國民政府委員楊庶堪,志行忠毅,學識淵通,辛亥首起東川,促進光復,嗣從國父致力國事,輾轉東南,弗辭艱險。受任四川省政、措施鹹宜,民國十二年大本營在粵成立,贊襄大計,慰著勛勤,近年輔翊中樞,志成宿望,倚界方殷。茲聞以微疾逝世,應予明令褒揚。”
國民政府按國葬禮儀,將楊滄白的遺體安葬於重慶巴縣東泉。1943年7月19日,國民政府在楊淪白事業發源之地重慶府中學堂舊址,建立了“楊滄白先生紀念堂”,並將其所在的炮台街,改名為“滄白路”,以紀念這位辛亥革命的赫赫功臣。“開國有詩人,滄白楊夫子。秀句兼豐功,輝映同盟史”,這首詩是對楊滄白一生的真實寫照。
楊滄白一生,經歷十分複雜曲折,他先追隨孫中山、後又加入國民黨(曾任國民黨監察委員),先後在國民政府中任要職,如果將他一生作為創作素材,結構龐大,事故紛繁。因此,我只選取楊滄白早期從事革命活動的一部分:即楊滄白考取秀才的1900年至建立蜀軍政府的1911年之間的經歷,以楊滄白在重慶領導辛亥革命經歷中發生的重大事件,作為素材,虛構部分人物及事件細節,編織故事情節,集中展示重慶辛亥革命中蜀軍政府成立前後的風雨變幻。《楊滄白》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以紀實的手法,記敘和描寫楊滄白在辛亥革命中的重大革命活動,描繪辛亥革命這場波瀾壯闊的革命鬥爭;真實地反映辛亥革命前後,重慶的歷史風貌,民眾的生活,重大事件;展示辛亥革命中一大批仁人志士在民族興亡時刻的愛國有責、不畏強權、勇於犧牲的風範;力圖揭露晚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揭示中華民族要變革圖強,革命洪流不可阻擋的真理。作者力圖以歷史的眼光,重新審視辛亥革命的得失、經驗和教訓。
20lO年初夏,草於重慶南溫泉
2010年深秋,重寫於重慶南溫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