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折褶皺

轉折褶皺

轉折褶皺:由於斷層轉折彎曲,斷層上盤岩石在下伏斷層轉折部位發生運動時形成的褶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斷層轉折褶皺
簡介,原理,

簡介

斷層轉折褶皺作用的幾何學與運動學特徵上盤岩石在下伏斷層轉折部位發生運動時就會形成斷層轉折褶皺。上盤岩石以形成膝折帶式褶皺來調節沿斷層面的滑動。膝折褶皺是自然界常見的褶皺形式[54]。斷層轉折褶皺作用沿固定在斷層轉折處的活動軸面發生,當地層在活動軸面處發生褶皺以後,將沿上部斷層段發生平移。不活動軸面表示斷層滑動剛剛發生時沿活動軸面的質點顆粒的位置。它與活動軸面界定的膝折帶的寬度與斷層滑動量成正比。上凹式斷層轉折形成向斜型斷層轉折褶皺,上凸式斷層轉折形成背斜型斷層轉折褶皺。假定褶皺過程中地層厚度與層長守恆,則斷層形態與褶皺形態之間存在如下的關係

原理

<=tan-1-sin(γ-θ)[sin(2γ-θ)-sinθ]cos(γ-θ)[sin(2γ-θ)-sinθ]-sinγβ=θ-<+(180-2γ)(1)其中,θ是斷層轉折之前上盤地層的切截角;β是斷層轉折之後上盤地層的切截角;γ是褶皺翼間角的半角;<是斷層傾角的變化量(即斷層轉折角)。當知道其中兩個角度值時,另外兩個角度值就可以計算出來或據(1)式的圖譜查出來。因此,該公式首次定量地表述了褶皺形態與斷層形態之間的定量關係。據此可以對褶皺與斷層的幾何形態進行定量計算或預測。斷層的滑動量在轉折前、後將發生變化。斷層轉折之後的滑動量(S1)與斷層轉折之前的滑動量(S0)的比值R(=S1/S0)可據上述4個角度值進行確定。當θ不為°時,背斜式斷層轉折吸收滑動量,即經過斷層轉折之後斷層滑動量減小;向斜式斷層轉折增加滑動量,即經過斷層轉折之後斷層滑動量增大。當存在沖斷層斷坡時,將形成斷坡背斜。連線上、下滑脫層(斷坪)的斷坡經歷了兩次斷層轉折,因此,斷坡背斜實際上是前翼背斜式斷層轉折褶皺與後翼向斜式斷層轉折褶皺的複合體,即複合式斷層轉折褶皺作用。斷層面可能會經歷多次轉折,在每一個斷層轉折處將經歷一次褶皺,這樣隨著斷層滑動的持續發生,上盤岩石在向沖斷方向運動的過程中經歷了多次褶皺,結果出現了具複雜結構形態的斷層轉折褶皺[55]。同樣,斷層轉折也可能呈彎曲型(有別於前述的稜角狀轉折),在該彎曲帶的邊界處(這時有兩個邊界),當上盤地層沿斷面滑動進入該邊界時將發生褶皺,這些邊界相當於進入軸面(為活動軸面);與其相應的退出軸面(為不活動軸面)隨滑動量增大而向斷層上方遷移,褶皺幅度增大,褶皺形態與(傳統的)稜角狀斷層轉折褶皺較為相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