轆轤劍

轆轤劍

轆轤劍,是漢語辭彙,出自《虎頭牌》,解釋為劍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轆轤劍
  • 外文名:ㄌㄨˋ ㄌㄨ ㄐㄧㄢˋ
  • 拼音:lù lu jiàn
  • 屬於:劍名
基本信息,詞語釋義,相關閱讀,

基本信息

詞目:轆轤劍
拼音:lù lu jiàn
注音:ㄌㄨˋ ㄌㄨ ㄐㄧㄢˋ

詞語釋義

轆轤劍,同鹿盧劍,劍名。劍首以玉作轆轤形為飾,故名。 唐 皇甫曾 《贈老將》詩:“轆轤劍折虬髯白,轉戰功多獨不侯。” 元 李直夫 《虎頭牌》第一折:“腰橫轆轤劍,身被鷫鸘裘。”

相關閱讀

“東周時期,中原古劍的劍首普遍做成圓盤形或圓形。漢代仍承其制,劍首多為圓盤形。對於這類圓首之劍,時人有一個形象的稱謂,即‘鹿盧劍’。‘鹿盧’又寫作‘轆轤’,系一種提水工具。它是在井上設支架,上裝可用手柄搖動的圓軸,軸上拴繩索、繩端系水桶。搖動手柄時,繩索纏繞於軸,水桶即被提升出井。在我國農村,這種簡單機械至今還有廣泛套用。以鹿盧名劍,當是取圓首劍的柄部形狀與鹿盧圓軸的形狀相似。”“古劍普遍在莖部裝夾木並纏繞緱(音同“鉤”)繩,而圓首之劍,纏緱後的劍柄形狀就與纏繞井繩的鹿盧圓軸非常相像了。”“因此人們就稱圓首劍為鹿盧劍,而後人也多以鹿盧來形容古劍之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