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學:輿論導向研究

輿論學:輿論導向研究

每個人都會感受到一種難以把握的外部精神力量對自己言行的制約,《輿論學:輿論學導向研究》揭示的便是這種力量——輿論的內在要素,形成,形態,以及與大眾傳播媒介的互動。本書引介了1995年國際上32位權威研究者的輿論學成果,涉獵中外274部論著,努力建立起理論上較新、適合中國輿論特徵的輿論學體系。 當今輿論導向已成為大眾媒介編輯部,各級黨委宣傳部的首要話題。本書的另一半內容,即以較強的輿論學學術架構面對這個話題,採用普及性的敘述方式,提供了系統的關於輿論導向的理性認識,並以各種引導方式進行了多學科的分析,從不同方面提出了總計46條對策建議。對於廣大宣傳幹部和新聞工作者,這本書會帶來許多關於老話題的新認識。

基本介紹

  • 書名:輿論學:輿論導向研究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4333271
  • 外文名:Public Opinion
  • 作者:陳力丹
  • 出版社: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 頁數:331頁
  • 開本:32開
  • 品牌: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編輯推薦,目錄,

內容簡介

《輿論學:輿論學導向研究》的部分內容已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學博士課程;全書適合於作為新聞院系學生的選修課教材

作者簡介

陳力丹,男,1951年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研究員,新聞學研究室主任、所學術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高級職稱評定委員,北京市社會科學學位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博士生導師,系學位委員。1979年以來共發表各類新聞學研究成果 400多萬字,代表作《精神交往論》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認識輿論
第一節 初識輿論和輿論學:現實——歷史——現實
傳統社會的輿論
現代社會的輿論與輿論研究的歷史軌跡
輿論學對我國輿論導向研究的意義
第二節 解析輿論:輿論的八要素
輿論的主體——公眾
輿論的客體——現實社會,以及各種社會現象、問題
輿論自身——信念、態度、意見和情緒表現的總和
輿論的數量
輿論的強烈程度
輿論的持續性
輿論的功能表現——影響輿論客體
輿論的質量——理智與非理智成份
輿論的必要要素和非必要要素
第三節 什麼不是輿論
大眾傳播媒介或媒介的言論不等同於輿論
輿論不等同於意識形態
公眾不等同於輿論
避免隨決的輿論認為
個人的感覺不能等同於輿論
第二章 輿論的形成
第一節 研究輿論的形成:不同的學科視角
理性主義的研究視角
理代心理學的研究視角
社會學的研究視角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視角
綜合性的研究視角
第二節 影響輿論形成的幾個巨觀因素
公眾總體
輿論環境
中國輿論場
輿論波
……

編輯推薦

《輿論學:輿論導向研究》揭示的便是這種力量——輿論的內在要素、它的形成、形態、傳播特徵,以及與此相關的傳播學理論、美學接受理論、輿論引導的若干問題。《輿論學:輿論導向研究》適合高校社會學、文化學和新聞傳播學學生和研究者,以及對該領域感興趣的社會讀者。

目錄

導言一關於輿論的基本理念
導言二流言、意見的流通與Web2.0環境
第一章認識輿論
第一節初識輿論和輿論學:現實——歷史——現實
第二節解析輿論:輿論的八要素
第三節什麼不是輿論
第二章輿論的形成
第一節研究輿論的形成:不同的學科視角
第二節影響輿論形成的幾個巨觀因素
第三節輿論的一般形成過程
第三章大眾傳播媒介與輿論的互動
第一節大眾傳播媒介在現代輿論中的地位
第二節大眾傳播媒介營造的拷貝世界
第三節關於大眾傳播媒介與輿論互動的幾個理論假設
第四章輿論形態及相應的媒介引導
第一節輿論的三種存在形態
第二節不同信息形態的輿論
第三節大眾媒介對各種輿論形態的引導
第五章我國當代輿論的特徵和媒介引導
第一節公眾的分裂心態和矛盾著的輿論
第二節公眾浮躁的心態和情緒型的輿論
第三節社會群體的分化和輿論的分散化
第四節大眾媒介針對輿論特徵的引導
第六章接受理論與引導輿論
第一節文學接受理論:把視線轉向公眾的接受
第二節我國公眾文藝接受的特徵與引導輿論
第三節訊息性本文的接受與引導輿論
第七章大眾傳播媒介引導輿論的幾種方式
第一節人類三種歷時的引導類型
第二節引導輿論的基本方式——說服
第三節媒介引導輿論的客觀功能——議程設定
第四節媒介對輿論的社會控制機制——沉默的螺旋
第八章我國當前輿論導向中的若干問題研究
第一節基本認識的引導:什麼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第二節萬萬不可粗心大意:政策和策略是引導的生命
第三節媒介引導偏差尋因:職業的偏頗與利益的誘惑
第四節大眾媒介的責任:引導大眾文化走向精製化
第五節面對消費主義:營造健康、合理消費的輿論氛圍
第六節呼喚公眾的內在良知,營造社會公德與市場道德的
輿論氛圍
第九章區域性的媒介引導輿論研究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