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運維成本度量規範

軟體運維成本度量規範

《軟體運維成本度量規範》是北京軟體造價評估技術創新聯盟於2019年11月15日正式發布的團體標準,標準編號T/BSCEA 001—2019,本標準將從2019年12月15日起正式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軟體運維成本度量規範
標準研製背景,標準研製過程,標準主要內容,標準適用範圍,標準發布,標準的價值,起草單位,起草人,

標準研製背景

信息技術運行維護成本是企業運行維護管理重要環節之一。由於服務具有無形性、易逝性、易消失性等特點,運行維護服務領域一直主要依靠經驗估算、行業對比等傳統方式測算運行維護成本。從信息系統生命周期的角度來看,運維服務持續時間最長、費用最大。因此如何科學的管理與測算運行維護服務項目的合理成本是非常迫切的需求,也一直都是我國軟體和信息服務產業發展中的難點。

標準研製過程

2018年上半年,北京軟體造價評估技術創新聯盟、北京中基數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信深度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軟體運維成本調研小組,對軟體項目運維費用測算的現狀、存在問題及測算方法等工作展開調研,並整合調研資料形成了標準草案初稿。
按照《北京軟體造價評估技術創新聯盟團體標準管理辦法(試行)》(【2018】01號)檔案精神,2018年7月,開始進行2018年北京軟體造價評估技術創新聯盟團體標準立項申報。2018年上半年A標準的牽頭單位正式組建標準起草組,繼續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組織行業專家及用戶對標準的技術路線進行研究商討。
2018年9月至12月期間,起草組對草案內容經過多輪討論,走訪相關企業和用戶單位,對標準的內容進行了多輪的調整和修改,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形成徵求意見稿初稿。
2019年上半年,將徵求意見稿初稿在標準起草組範圍內進行內部徵求意見。起草組根據評審意見討論修改後,形成徵求意見稿。

標準主要內容

本標準規定了信息化項目軟體運維成本度量的方法及測算過程。
有關本標準起草過程中的一些技術問題說明如下:
1、軟體運維成本構成
本標準中依據財務慣例將軟體運維費用分為直接成本、間接成本,同時考慮到軟體行業的特性,將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分為人力成本和非人力成本,同時明確了各種成本的定義。
2、測算過程
本標準中定義的信息化項目軟體運維成本度量過程包括規模測算、工作量測算及費用測算三部分。其中,軟體規模度量時採用納入國際標準的功能點方法進行功能規模估算。

標準適用範圍

本標準適用於信息化運行維護服務各類組織度量軟體運維服務成本。

標準發布

本標準於2019年11月15日由北京軟體造價評估技術創新聯盟正式發布,從2019年12月15日起正式實施。

標準的價值

軟體運維成本度量規範的出台,其意義在於:統一預測算算口徑,明確軟體運維內容,採用運維工作量法計算運維費用,使得運維費用測算更加科學化、合理化,從而有效利用資金,保障相關企業和部門的信息化運維工作正常開展,確保信息化對運維的有效支撐和業務持續。

起草單位

北京軟體造價評估技術創新聯盟、北京科信深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基數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軟體和信息服務交易所有限公司、中科宇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軟體行業協會、神州數碼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國網北京經濟技術研究院、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農信銀資金清算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廣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神舟航天軟體技術有限公司、北京久其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陽區衛生信息中心、中國移動通信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北京愛知之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起草人

王海青、代寒玲、許宗敏、馮軍紅、李培聖、於鐵強、楊振海、劉俊、王忠福、王宗凱、吳新平、董麗、陳祖家、廖為民、孫莉、張海彤、王麗輝、陳石、張艷、彭欣華、秦思思、彭濤、曾以蓁、王楠、汪喜斌、李炯鋒、張坤、曹暉、戴悅、吳穎、朱默、孔垂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