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地互涉案件律師實務:豎起這面旗(軍地互涉案件律師實務)

軍地互涉案件律師實務:豎起這面旗

軍地互涉案件律師實務一般指本詞條

《軍地互涉案件律師實務:豎起這面旗》通過敘事性辦案札記的刑事,通過對10組精心挑選的刑事、民事、行政及一些非訴領域軍地互涉案例的生動描述,配以“小後記”的精闢點評和辦案經驗技巧的深入闡釋,在國內首次對律師辦理軍地互涉案件相關實務問題進行了闡述,並且在一個個案例的講述中畫出了一道一位年輕法律人踏入社會的成長軌跡,告訴年輕律師在開拓業務中究竟如何體現做人的聰明、如何展現做事的智慧。

基本介紹

  • 書名:軍地互涉案件律師實務:豎起這面旗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頁數:198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法律出版社
  • 作者:董剛
  • 出版日期:2012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1831163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軍地互涉案件律師實務:豎起這面旗》是軍地互涉律師實務的開山之作,是年輕律師成長的勵志書,是生動的案例故事書。是一本敘事性的辦案札記,在一個個案例的講述中劃出了一道一位年輕法律人踏入社會的成長軌跡。是一篇自傳體紀實文學。在體裁上,它具有報告文學的一些基本特徵,而10個獨立成篇的章節以及各自的“小後記”,又使它更像是一部中篇小說選集。在語言上,嚴謹準確的法律術語、律師口吻,與鮮明生動的文學語言、時代感地域性濃郁的生活對白,有機地巧妙結合,形成了董剛獨特的語言風格。語言的速度感極強,使讀者暢快淋漓,不忍釋卷。

作者簡介

董剛 北京市榮德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全國優秀律師,北京市律師協會理事,北京市海淀區律師協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兼職教授,北京青聯委員。1999年投身律師行業,2002年正式執業。業務專長於軍地互涉法律事務。十餘年來,為軍隊和地方挽回及避免經濟損失數億元人民幣,曾多次受到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在內的軍地單位的認可與表揚。

媒體推薦

《豎起這面旗》是一種嚮往,是一種自信,是一種恪守,是一種擔當,是一種號角。它在召喚更多的軍地有志之士聚集到這面旗下,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在軍地互涉法律服務這項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事業中攜手前行。
——中央軍委法制局 王黎紅
作為一名青年律師,作為北京市律協青年律師工作委員會的領頭人,董剛律師在開拓軍地互涉法律服務方面所做出的努力,非常值得肯定與支持。祝賀之餘,我願意向大家推薦董剛律師的這部新作。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 於寧
本書不僅是一本標誌著我們中國律師業即將推出一項新業務——軍地互涉法律服務的開山之作,也是一本告訴我們在開拓業務中究竟如何體現做人的聰明、如何展現做事的智慧的專業佳作。這是一部完全可以或者特別值得一個晚上一口氣讀完的書。
——《民主與法制》社總編 劉桂明
嚴謹準確的法律術語、律師口吻,與鮮明生動的文學語言、時代感地域性濃郁的生活對白,有機地巧妙結合,形成了董剛獨特的語言風格。語言的速度感極強,使讀者暢快淋漓地不忍釋卷。即便是職業作家,這也是很少見的。
——解放軍藝術學院 張婷婷

圖書目錄

序一
序二 青年律師開拓業務的能力值得期待
序三 軍地互涉法律事務:中國律師業務開拓的新大陸
序四
自序
1.萬事開頭難,卻是最震撼
紀大媽
環保局
庭審
小後記
2.細節決定成敗
寶馬?廢馬?
初見馮哥
二見馮哥
小後記
3.軍地互涉案件套餐
劉叔的一團麻
我的一團麻
解麻團
硬骨頭
小後記
4.一場官司打六年(上)
2004年1月8日
罪?非罪?
賠?不賠?
2004年5月18日
5.一場官司打六年(下)
2004年8月3日
2005年1月24日
2005年1月31日
2005年10月26日
2007年6月—2009年12月
小後記
6.欠著的,總是要還的(上)
拍檔
對手
7.欠著的,總是要還的(下)
軍令狀
戰備
秒殺
絕殺
小後記
8.文所長的另一塊心病
老周
訴前騰退?八層樓!
訴訟
小後記
附:《軍隊房地產租賃契約》的締約及履行
9.關於藝術的藝術談判
緊急會議
T九條
砝碼
談判
小後記
10.幫助她走向光明
懵懂
自首?揭發!
黎明
小後記
11.將調解進行到底(上)
打橫幅!
心結
法結
12.將調解進行到底(下)
調解
團結
小後記
13.不是結尾的結尾
段姐
贈與?借款?
執行
小後記

序言

我的父親是一名共和國將軍,早年是軍隊某大軍區保衛部偵查處處長,參與和組織偵破了許許多多形形色色的案件。所以我對法律的熱愛是受他的影響。1987年,他把“軍地互涉案件”一詞寫入了《公安大詞典》,所編著的《軍地互涉案件偵查概論》至今仍有很大的影響和實踐意義。
當年,“軍地互涉案件”這個辭彙,基本上是被定性為“軍隊和地方互相涉及的刑事案件”。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軍隊逐漸地參與到了社會生活當中,軍隊連同軍人軍屬一起,對法律的需求日益增多。
1999年,我放棄了法院的工作機會、出國深造的學習機會和參軍的最後時機,一腦門子扎進了律師事務所,開始了我的律師生涯。也是在這一年,我處理了這輩子的第一宗案件,那是一宗軍屬維權案件。這個案件的成功辦理,為我指明了軍地互涉案件的專業發展道路,此後的數宗軍地互涉案件更是奠定了我的決心。我決心傳承父輩的衣缽,將他的軍地互涉案件拓寬到更高更廣的領域之中,為維護軍地合法權益而努力作為。
在迄今為止的十年中,我幾次徵詢父親意見,想要寫一本關於軍地互涉法律事務的書,甚至大綱都已擺在父親的面前,但始終過不了父親這一關。我初以為不是選題不對,就是結構不對,加之軍地互涉法律事務有一定的保密性,有些東西是不宜公開宣揚的。後來發現,這些問題雖都是問題,卻都不是主要的問題。
主要的問題是我的能力尚不足以扛起那面旗。我體會到了父親對軍地互涉法律事務追求的高標準。我很著急,著急自己究竟何時才能有真正的能力,去傳承父親的衣缽,去扛起那面旗。我能做的只有不斷地向前奔跑,不斷地吸納,不斷地磨礪。
十年過去了,我處理過的軍地互涉法律事務已經涉及了刑事、民事、行政以及一些非訴訟領域。厚厚的卷宗占滿了幾個柜子。我有了自己的榮德律師事務所,也有了自己親自帶領的榮德軍地互涉法律事務部,更是出任了北京市律師協會軍事法律事務專業委員會的副主任,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的兼職教授。
2010年元月,我再次小心翼翼地徵詢了父親。
在一陣思量之後,我驚喜地聽到父親說:“是時候了,是時候豎起這面旗了!”
好吧!我們豎起這面旗——軍地互涉法律事務律師。
董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