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溫嶺縣東南沿海,林(岙)石(塘)公路東側,距縣城27公里,陸地面積約0.125平方公里。50年代初屬上馬鄉第六村;1956年為遠景高級社,屬車關鄉;1971年從遠景大隊分出,設車關大隊,下轄車關、攔山頭2自然村。1992年撤銷車關鄉建制,屬石塘鎮。有387戶,1297人,多吳、張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車關村
- 別名:車關
- 行政區類別:鄉村
- 面積:0.125平方公里
- 人口:1297人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避風良港,海蝦基地,漁工興旺,車關村拖蝦網,漁村巨變,
避風良港
車關村地處半島,面對車關海灣,其岬角俗名小攔頭嘴,長約700米,猶如一支巨形箭頭指向大海,把向東敞展的車關海灣攔腰截斷,形成"E"字形南北兩港灣。車關北灣三面環陸,呈梨形,灣口朝東,寬350米,東西縱深約750米,灣內最大寬度為750米,面積約0.375平方公里。底部水深1.4~1.9米,灣口水深3.7~4.1米。西南是平坦寬闊的沙灘,沙質潔白細軟,名車關沙頭,附近國小常在這裡進行體育活動。1985年,中央電視台攝製《漁村小敘》時,曾在此拍攝沙灘運動會紀實鏡頭。漲潮時,灘面水深1~2米,為天然優良游泳場。小攔頭嘴岬角與南面大攔頭嘴岬角平行東伸入海,形成車關南灣,因三面環陸,別稱環海。形如雞冠,灣口朝東,東西縱深約1000米,南北寬在500~700米之間,面積約0.525平方公里。灣內有灣,西南灣長約400米,寬300米,南淺北深,建有簡易水產碼頭。退潮時中部水深3.2米,漲潮時外港可泊1000噸級船隻,內碼頭可泊400噸級船隻。遇有南風大風浪,南來北往船隻紛紛來車關港灣避風,浙、閩、台灣漁民稱之為南風岙。平時,亦常有船隻來此補充淡水、食品,添加油料。現碼頭建有油庫、自來水裝置,村內有菜市場,正在籌建米行。1985年,縣拆船公司在此辦拆船廠,日本萬噸輪"安順"號在車關北灣沙頭沖灘成功,至1987年拆完,獲利近60萬元。
車關村
海蝦基地
車關漁村歷史久遠。宋代,距車關2公里的石塘酒坊名聞遐邇,約略可見車關一帶漁業興旺跡象。清初,為防漁民接應鄭成功部登入,清政府頒行遷海令,漁民被迫內遷,該地即成廢墟。康熙二十二年(1683),鄭成功孫鄭克爽降清,遷界盡復,漁民陸續遷回車關。車關人以近海密網張捕為傳統作業,以產毛蝦聞名。由於生產技術落後,漁民收入低微,生活貧困。1983年,全村有12艘張網船、1艘張網看護船、近千支張網樁頭,捕撈總產量3587噸,其中毛蝦和幻魚3552噸,漁業產值100.81萬元,漁民勞均867元,人均245元。隨著近海漁業資源衰減,張網作業陷入困境。1984年,漁民江子敏等7人合資購置一艘拖蝦船,試產半年,勞均收入3000元,比繼續從事張網的漁民平均收入高出幾倍。村幹部因勢利導,調整產業結構,大力引進資金、技術,從捕撈毛蝦轉向捕撈大型商品蝦。至1986年,先後添置44艘拖蝦船,單位產量33.2噸,單位產值8萬元。1987年以後,大力開展漁船技術改造。建造鋼質船3艘,其中1艘安裝製冰機;改造舊船,增加噸位、馬力,添置助漁、助航設定,全部拖蝦船配備定位儀、無線對講機。裝機馬力135匹以上、噸位80噸以上大型拖蝦船占75%,續航能力從3~4天提高到17~19天,捕撈作業區北至長江口以東100多?,南至閩東漁場80~100米水深的漁區。1990年單船產量65噸,單位產值29.42萬元,居全縣漁區領先地位。1984~1992年,漁船改造總投資1200萬元,其中國家貸款36萬元,絕大多數靠發展生產、自籌解決,集體經濟中每個下海漁民的固定資產從1983年的1500元,提高到5.22萬元。1992年,全村有大型拖蝦船58艘,捕撈總產量3288噸,總產值1955萬元,勞均9100元,成為浙江省最大的海蝦生產基地。台州地區行署授予"七五時期漁業生產先進集體"錦旗。
漁工興旺
隨著外海拖網捕蝦業的興旺和發展,一批以凍蝦仁為主的水產冷凍加工企業應時而生。1984~1990年,先後建成8家聯戶水產冷凍企業:水產罐頭冷凍廠、車關冷凍製冰廠、利華冷凍廠、漁工商冷凍廠、海味冷凍廠、海珍冷凍廠、車關漁業製冰廠、漁業冷凍廠。其中水產罐頭冷凍廠於1984年最先建成,分蝦仁包裝、製冰兩大系統,為台州地區預備級企業,1992年產值352萬元。現製冰車間析出成立萬興製冰廠。車關村凍蝦仁除滿足國內市場需要外,通過外貿部門大量轉銷出口,產品質量在日本市場享有良好信譽。
車關村拖蝦網
多為手工編織,部分採用錦綸6單絲織機產品。1992年底,村集體、個人、台州地區僑務辦公室聯合投資250萬元,建成台州僑龍漁網廠。廠房占地面積6畝,購入4台聚乙烯織網機,已招收工人20名,邊生產邊建設,規劃年產拖蝦網5000張,約占台州地區需求量的60%。
漁村巨變
車關村有山地75畝,種植番薯等。1984年以前,村30%勞力下海從事張網捕蝦,70%勞力被困在山地。調整漁業產業結構後,外海拖網捕蝦獲得成功,啟動了水產加工業的發展,引發了第三產業的興起。每逢漁汛,水產碼頭漁船進出,卸下海蝦,裝上冰塊,帶冰出海捕撈。8家冷凍廠組織家家戶戶剝蝦殼,加工蝦仁半成品,還從附近村落以及內地吸納數千名臨時工。村辦企業共有固定職工300餘人,其中本村村民100人,外地職工200餘人。村新建和改建舊房80餘間,供外地能人來村開店辦廠。小小半島,有店鋪數十家,以飲食服務、漁機修配居多。1992年底,村有勞動力700多人,從事出海作業300多人,漁工企業職工100人,第三產業300人。全年漁撈、加工總產值4000多萬元,村民人均收入5500元。80%村民住上新樓房,各家各戶安裝閉路電視。村民住宅全部由村向縣保險公司投保。村集體資金積累中近20萬元用於公益事業,建自來水設施、黨團員活動室、老人俱樂部、電視錄像室。學齡兒童入學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