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巴溝

車巴溝為黃河支流洮河水系的支流,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境內,發源於卓尼縣內西北部的割瓦隆、德隆伊嘎馬、姜欠雜日乾,河源海拔4100米,由南向北在卓尼縣車巴注入洮河,河口海拔2688米,河長67公里,流域面積1076平方公里。

車巴溝沿線貫穿區域即為車巴溝景區,沿溝分布著刀告、尼巴兩個鄉。順著車巴河谷行進,河谷時窄時寬,水流時緩時急。兩岸林蔭深處,山泉叮咚,溪流淙淙,縱橫交織。

車巴溝物種極其豐富,有鮮嫩豐腴的龍鬚菇,有珍貴無比的羊肚菌,有漫山遍野的黨參、紅芪,蘇門羚、岩羊、馬鹿、野山羊、山豹、熊等經常出沒這裡,藍馬雞、雉雞成群結隊在樹叢中覓食,顯得自然而逍遙,把奇山異水點綴得風情萬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車巴溝
  • 地理位置: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刀告鄉、尼巴鄉境內
  • 氣候類型:高原性大陸氣候
  • 占地面積:1076平方公里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尼巴村、光蓋山、貢巴寺
概況,氣候,景點介紹,尼巴村,貢巴寺,光蓋山,景區特色,濃郁藏風,動植物王國,多彩風光,交通信息,酒店住宿,注意事項,

概況

車巴溝為黃河支流洮河水系的支流,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境內,發源於卓尼縣內西北部的割瓦隆、德隆伊嘎馬、姜欠雜日乾,河源海拔4100米,由南向北在卓尼縣車巴注入洮河,河口海拔2688米,河長67公里,流域面積1076平方公里。
車巴溝沿線貫穿區域即為車巴溝景區,沿溝分布著刀告、尼巴兩個鄉。順著車巴河谷行進,河谷時窄時寬,水流時緩時急。兩岸林蔭深處,山泉叮咚,溪流淙淙,縱橫交織。
車巴溝車巴溝
車巴溝物種極其豐富,有鮮嫩豐腴的龍鬚菇,有珍貴無比的羊肚菌,有漫山遍野的黨參、紅芪,蘇門羚、岩羊、馬鹿、野山羊、山豹、熊等經常出沒這裡,藍馬雞、雉雞成群結隊在樹叢中覓食,顯得自然而逍遙,把奇山異水點綴得風情萬種。

氣候

該地氣候為高原性大陸氣候,年平均氣溫4.6攝氏度,最熱的7月平均氣溫14.8度,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零下7.6度,是典型的適合旅遊的“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四季分明,風光旖旎,自然生態景觀絢麗多姿。

景點介紹

尼巴村

尼巴村地處車巴溝中游的尼巴鄉,海拔2930米,江迭公路江迭路從村口而過。“尼巴”為藏語譯音,意為“陽坡”。尼巴村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是以牧業為主的純藏族聚居區。
尼巴村尼巴村
尼巴村村寨的房屋建築格式類同,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古色古香。從低到高,層層疊加,戶戶相連,組合成一個嚴密壯觀的防禦整體。一看那堅固的結構和雄傲的陣勢,就明白是戰亂年代防盜防匪、抵禦入侵的需要。特別是藍天白雲下,家家戶戶房頂上搭曬青稞的架桿密如蛛網,縱橫交錯,更給山寨增添了神聖神秘的色彩。
村寨里隨處可見曲曲折折,層層而上的棧道,這些棧道一邊依山固定,另一邊依靠無數的圓木支撐,不僅解決了人、畜在山坡上的交通問題,而且擴大了藏寨的有效生活面積,人們習慣於在這些木架上晾曬糧食。不大的村寨中住所十分稠密,家家圍牆相連。這些藏式房屋由厚厚的泥土打成,只在中間有二至三眼天窗,從外面看呈土黃色,顏色單調。其實土牆不過是個外牆,起到保溫和牢固的作用。房子裡面則高大寬敞,全是木頭,倉庫、廁所、豬圈也全是由大塊大片的木頭連成,房間裝飾盡顯藏族風格。這種外不見木、內不見土的房屋既保暖又透氣,在其他藏區也並不多見。
尼巴村全村幾乎80%的民居均為這種獨特的木質建築,且全部為居民日常居住所用,保留如此完整的百年藏寨在甘南乃至整個藏區極為罕見。
除了保留有獨特的建築以外,尼巴村還保留了古老的文化和傳統觀念,注重文化教育和傳承,村子裡民風淳樸,古風遺韻濃厚,人們生活簡單自然,十分重視家庭倫理、講求孝道,因此這裡還是一個神奇的長壽之村,村里生活著許多百歲老人,最長壽的曾經活到114歲,堪稱“安多藏區第一村”。
尼巴村還是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示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尼巴鄉尼巴村入圍,這是甘南州唯一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

貢巴寺

貢巴寺本名萬壽寺,位於車巴溝流域的刀告鄉境內,藏語稱“噶丹扎西桑珠林”、“貢道林”,也稱扎喜欽庫林。
始建於一八八五年,是由在新疆抗擊沙俄、赫赫戰功的車巴溝石礦村人貢噶堅贊,也叫棍噶扎勒參或嘉穆巴圖多普(即第一世喇嘛噶繞倉),在布達拉宮請示十二世紀達賴喇嘛土登加措後,諭示先於彼地建丁科扎倉(時輪學院),後再漸次建立其他扎倉,各靜修院合併入內,並給丁科扎倉賜名“德欽曲林”的基礎上逐步擴建統一其他各扎倉而成的一座頗具規模的藏傳佛教寺院。
貢巴寺貢巴寺
清末,由羅桑卻丹主持教務,將寺院獻於拉卜楞寺,成為拉卜楞寺的一百零八座屬寺之一。至此後教權歸屬拉卜楞寺,由拉卜楞寺任命法台,處理教務。但所屬教民和教區的政務,仍由卓尼楊土司管轄,楊土司委任轄區的旗長和總管等行政官員。而財政大權依賴洮州廳,由臨潭縣掌握,一九一七年以前洮州廳每年給該寺僧人供糧七十二石。
一九八0年十月十五日獲準重新修建。一九八二年十月十二日至十三日十世班禪足蓮這座寺院,進行加持和摸頂賜福。一九八三年建成喇嘛噶繞納欽下院,一九八四年十月十五日釋迦牟尼佛殿竣工,一九八八年七月四日,省佛協考察組嘉木樣大師、釋融開法師等蒞臨這座伽藍,宣傳宗教政策。一九九0年完成了醫藥學院的經堂竣工,翌年又建成了時輪學院的經堂,一九九四年建成密宗經堂,同時陸續重建了熱旦加措活佛的寢宮,賽藏活佛的寢宮和肖吾倉宗周加措活佛的寢宮。一九九八年在喇嘛噶繞活佛的倡導下,修建了寺內的四座小菩提寶塔。
貢巴寺是在甘南藏區僅次於拉卜楞寺的第二大藏傳佛教寺院,同時也有世界上最大的藏學府。

光蓋山

光蓋山古稱“石鏡山”,因灰白色岩石易反光而有其名,是迭山山脈的一座山峰,海拔3000多米,緊挨迭部北部的人間天堂扎尕那山,靠近車巴溝源地。
光蓋山石長城光蓋山石長城
光蓋山因深處腹地,遊人較少,這也使它完好地保留的自然風光,站山頂仰望星空,手可觸星,風雲變幻,飄雪之時,山頂的石林與積雪和無色光交相呼應,震撼人心

景區特色

濃郁藏風

車巴溝地處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屬安多藏區,不僅有完整保留了古風遺韻和古老建築的長壽之村——尼巴村,還有安多藏區第二大寺院、世界最大藏學府——貢巴寺,此外,由於地理位置相對封閉的原因,當地較多保有古老而獨特的風俗習慣。

動植物王國

車巴溝物種極其豐富,有鮮嫩豐腴的龍鬚菇,有珍貴無比的羊肚菌,有漫山遍野的黨參、紅芪,蘇門羚、岩羊、馬鹿、野山羊、山豹、熊等經常出沒這裡,藍馬雞、雉雞成群結隊在樹叢中覓食,1925—1927年,著名的人類學家、”植物獵人“約瑟夫·洛克在甘南卓尼進行考察時,在車巴溝留下了許多的痕跡,這裡是”洛克之路“的重要一段。

多彩風光

車巴溝貫穿南北,沿線不僅有水流潺潺、牛羊放牧的恬靜田園詩風光,又有百年藏寨、藏學府等獨特的民族文化,還有光蓋山的巍峨雄偉、瑰麗多奇的英雄詩篇,甘南著名的自駕之路——江迭公路亦從北向南穿越這片土地,一條路、一天能夠感受不同色彩、風格多變的絢麗風光。

交通信息

車巴溝景區交通相對不便,非自駕者可先到卓尼縣,再拼車前往車巴溝景區,從縣城到景區目前尚未開通公車。因為車巴溝景區相對分散且各自都特色濃郁,非常適合自駕。

酒店住宿

車巴溝流經卓尼縣尼巴鄉、刀告鄉兩個鄉,酒店很少,住宿以當地的農家樂為主,在平坦的地方進行露營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特色美食
特色美食有臘排、蕨麻豬肉、熗鍋魚、炒蕨菜、涼拌鹿角菜、麥索、炒牛犢肉、手抓羊肉、糌粑、貼鍋巴、藏包、多食合等,可在當地農家樂或是當地人家中嘗試地道的藏餐。

注意事項

車巴溝屬於高海拔地區(縣城海拔2500米),通常人們對海拔的反應為3000米以上,多數人的高原反應由心理緊張造成,1-2天會自行緩解;但初次到達的遊客還是建議不立即做劇烈運動,不宜過量飲酒,注意休息。
車巴溝無空氣污染,高原日照強烈,紫外線輻射強,戶外運動時應注意保護皮膚(備好太陽鏡、遮陽帽、防曬霜等);
車巴溝地區早晚溫差較大,請注意準備夜間的保暖禦寒厚外套;
卓尼縣是漢、藏、回等多民族居住的地方,請尊重各個民族的生活習俗和信仰,以免引起誤會;
卓尼部分藏區,居民習慣豢養藏狗,驢友單獨行動時請注意危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