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堂戲

踩堂戲

踩堂戲,又稱巴山踩堂戲,巴東踩堂戲,土家踩堂戲,堂戲、花鼓戲,俗稱稿薦戲、人大戲 ,是一種地方戲,流行於三峽庫區的重慶市巫山縣鄧家土家族鄉、三溪鄉以及湖北巴東縣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尤其在大巴山腹地一帶。普遍具有俚俗的民間色彩、濃郁的生活氣息,大多由世代耕耘、土生土長的“下里巴人”自編自創,極富泥土氣息和山野風情特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踩堂戲
  • 別名:巴山踩堂戲等
  • 俗稱:稿薦戲、人大戲
  • 曾名:唐戲
  • 流行地區:三峽庫區的重慶市巫山縣等
  • 性質:地方戲
溯源,分類,造型,聲腔,創作,劇目,傳承,

溯源

巴山踩堂戲曾被稱為唐戲。據傳:武則天稱帝,老臣宿將舉兵反抗,"通城虎"薛剛反唐後兵敗,被武三思大軍追趕,從九焰山經房州(今房縣、保康、竹山、竹溪一帶)遁入神農架原始森林中。途經紫竹河與落草女將紀鸞英結為夫妻,隨後在巴東邊界大九湖"掛字號"築台,點將練兵,閒暇時為娛樂九營將士,紀鸞英夫婦二人仿長安京城花燈上的人物故事分扮角色做戲,從此流傳後世,衍為唐戲。
踩堂戲傳人黃大國踩堂戲傳人黃大國
長江三峽自古為歌舞之鄉,史有楚王夢神女,宋玉作“兩賦”的佳話,說明不僅包括巴東就連巴東以西的巫山,幾千年來就有以薅草鑼鼓為主的曲牌。南宋吳自牧《夢梁錄》、明傳奇《紅梅記》、清柯煜《燕九竹枝詞》等均有巴人花鼓演唱的記載。事實上,巴山踩堂戲是產生於民間歌舞的土壤中在薅草鑼鼓基礎上以“花鼓子”的原生形態,按照神農溪、神女溪流域土家族山民的審美和欣賞角度,不斷吸收融合梁山調、湖北越調、太后調、漢調、川調等地方戲曲的腔調、曲牌、場面和表演形式,逐步演變而自成體系的。
踩堂戲歷史悠久,據傳,它是由皮影戲和“三步戲”演化而來,已有數百年歷史,其根源可追溯到唐朝竹枝詞時期。踩堂戲傳由皮影戲和“三步戲”演化而成,由於演員不多,飾景、道具比較簡單,伴奏樂器主要有弦樂、打擊樂和吹奏樂。踩堂戲繼承了民間娛樂活動通俗易懂、詼諧風趣的傳統風格。許多劇目多是嘻鬧性質的生活小品,其誇張幽默適度,矛盾衝突得體。
踩堂戲主要是由民俗中敬神還願和吉慶娛樂的“跳花鼓子”與“薅草鑼鼓”、民間舞蹈結合,並廣泛地吸收流傳到三峽深處的“梁山調”、“湖北越調”、“太和調”、“楚調”及後來的川劇、南劇等諸多演唱形式而演變形成。踩堂戲歷史悠久,在清末民初繁盛時期時,踩堂戲即以巴東沿渡河為中心向周邊輻射,在歷史上曾有八個民間職業堂戲班,相傳有四至五代傳人,迄今有200多年歷史。因為踩堂戲的輝煌歷史,該戲還被湖北省恩施州納為南、堂、燈、儺、柳五大民間戲曲劇種之一。

分類

巴山踩堂戲屬板腔體的民間劇種,唱腔主要有大筒子腔的“梁山調”(當地俗稱“楊花柳”)和小筒子腔(太和調、南路、北路),以及嗩吶腔與高腔等。大筒子腔所唱謂之“花戲”,即屬巴山踩堂戲主要組成部分的民間生活小戲。小筒子腔所唱謂之“正戲”(又稱“袍帶戲”,屬吸收南劇、川劇表演部分)。“花戲”主要以平民百姓為反映對象,而“正戲”則以王侯將相、名媛閨秀為反映對象。踩堂戲有傳統劇目多達300餘出。流行在湖北巴東縣、重慶巫山縣一帶的踩堂戲以演“花戲”為主,其角色行當只有小生、小旦、小丑三種。在偶爾演出的“帶戲”中加有淨角、末角。
踩堂戲踩堂戲
踩堂戲演出班子規模較小,習稱“七緊八松九消停”。即七人表演吃緊,八人松活,最多不逾九人,沒有“圓場”,只繞四台轉換,舞台調度和表演程式簡單適用。其劇目可分“硬戲”、“酸戲”兩大類:硬戲指正劇和悲劇,酸戲指喜劇和鬧劇。但角色“生、旦、淨、醜”樣樣齊備;旦角有“正旦”、“小旦”、“老旦”、“搖旦”之分;淨角由“正淨”和“毛娃”組成。丑角則分為“大花臉”、“小花臉”兩類。
堂戲表演多輔以音樂伴奏,有“文場”、“武場”之分。文場以伴奏歌唱為主,主要樂器為四胡(或二胡)、京胡、嗩吶;武場以伴奏動作為主,以小堂鼓、盆鼓、邊鼓、梆子、大鈸、二鑼等為主要樂器。戲曲語言均為土家方言,有抓馬、菠荷、黑白、提習、苦讀、開懷、虧為、豪淘、田候、仙天、根辰、江湯、紅桐、兒(半韻)等“十三個半”韻轍。唱腔抑揚頓挫、變化多端,由“大筒子”、“小筒子”及小調構成:“大筒子”由四胡或二胡伴奏,因琴筒大得名;“小筒子”以胡琴伴奏,因琴小而得名;大、小筒子腔各成體系,兩大腔系的正腔音樂體制均屬板式變化體,小調則為民歌體。大、小筒子腔,一般不混用在同一劇目,小調常滲入大筒子戲中。大筒子腔多為表現民間風俗的生活小戲所用,小筒子腔以表演宮廷劇為主,各領風騷,各顯神通。

造型

踩堂戲最早是在民間堂屋中演出的小戲。早年藝人受邀後,到主家把大方桌擺在堂屋中間登"台"演出,若觀眾較多堂屋容不下則在主家院壩中隨方就圓,劃地為"台",針對堂戲適應山區"坡陡屋場窄"的特殊環境所形成的靈活、機動、便捷等特點,只需稿薦(巴東神農溪、巫山神女溪流域一帶一種用禾稈或乾草編成的床墊子)大的一塊台面就能演出,因而堂戲又稱為“稿薦戲”。
踩堂戲踩堂戲
踩堂戲所需演員不多,飾景、道具簡單,與川劇服裝基本相同。伴奏樂器主要有弦樂、打擊樂和吹奏樂。鬧台鑼鼓音樂,熱烈奔放,密集的鼓點與鑼鈸緊密相扣,小鑼的板眼敲擊,梆子的密集配合,增加了音樂的律動性,歡快熱烈。
踩堂戲的創作往往貫穿於演出全過程,即在故事情節大致相同的前提下,藝人上台有臨時開韻事、搭韻事的“自由”,有時甚至可直接與觀眾對話。道白和唱詞通俗自然、生動活潑、貼近生活,具有突出的地方性口語化特色。
雖然只是一個地方戲曲,但踩堂戲的聲腔板口自成體系,劇情嘻笑逗趣,表演風趣幽默,台詞口語化,音樂簡潔樸素,直接表達老百姓的喜怒哀樂和內心情感,蘊含了巫山土家人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識。

聲腔

踩堂戲既遵照一般戲曲要求的“手眼身法步”五功的表演規範,又有其獨特的個性———好動。尤其是丑角舞步的表演,熱烈放縱、搖晃顛簸,顯得動感十足。丑角表演擔負著全劇“嘻戲笑鬧”的重要功能,故有“無醜不踩堂”之說。人們透過丑角臉譜,能看到戲謔、詼諧的人物內心。
踩堂戲踩堂戲
巫山土家踩堂戲不但好看,而且好聽。在數百年的發展中,踩堂戲廣泛汲取姊妹藝術精華,漸漸形成獨特的聲腔板口風格。踩堂戲分生、旦、醜等行當,並有其固定的曲牌,如旦角唱腔倒板,音樂樸實、採用羽調式主和弦音加下屬音組成,三度五度進行較多,每句的尾音帶有下滑,而間奏採用商調式,形成唱腔與間奏在調式上的對比,增加不穩定感,直到最後一句唱腔落在商調式的主音上結束;而主角的音樂則採用一句一對比的手法,商調式和徴調式交替出現,間奏和唱腔調式統一,增強其調式的穩定。丑角的唱腔風趣幽默,七度的大跳與裝飾音形成它獨特的風格。 主角的音樂則採用一句一對比的手法,商調式和徵調式交替出現,間奏和唱腔調式統一,增強其調式的穩定。丑角的唱腔風趣幽默,七度的大跳與裝飾間形成它獨特的風格。
2005年百歲老藝人黃大國曾為記者演唱: 我從小就把江湖走,
隨帶一個酒葫蘆,
巴東趕船到漢口嘛,
漢口轉來逛逛荊州……
我萍兒生得像一枝鮮花,
有知識有文化樣樣不差,
在學校當園丁哺育幼苗,
男和女老和少誰個不夸?

創作

踩堂戲的編演者多是亦農亦藝,編演山鄉風情、民間軼聞、傳說趣談、田園笑話等,這種大眾題材深受歡迎。但無論是傳承的還是新編的劇目,都是嘻鬧性質的生活小品,其誇張幽黙適當,矛盾衝突得體。雖以喜劇性表演為主,但悲劇情節也有板有眼,入木三分,如《梁山伯與祝英台》,這是婦孺皆知的愛情悲劇故事,踩堂戲的表演能使人潸然淚下。
踩堂戲踩堂戲

劇目

劇目演出時間多在十多分鐘,一般不會超過半個小時,但也有可演較長時間的大戲和連台戲。其傳統劇目有近百個,普遍具有俚俗的民間色彩、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清新的山野風味,大多由當地人自編自創。代表劇目有《南山耕田》、《平貴回窯》、《天仙配》、《占花魁》、《王麻子打樁》、《丁癩子討親》等。因民間流傳,多是有劇無本,都是口傳心授的“腹本”。
踩堂戲踩堂戲

傳承

清末民初是踩堂戲興起的鼎盛時期,這期間出現了潘啟、曾學仲、胡樂兵、黃大國等一大批著名藝人,踩堂戲戲班多達10餘支,上演劇目高達300多個,演出區域遠達川東、陝南、豫西和安徽等地。在湖北巴東縣、重慶巫山縣境內堂戲更是家喻戶曉,盡人皆知。由於堂戲藝人出自民間,演唱的內容又貼近和反映生活,所以堂戲的生命力較強,曾在土家山寨中紅極一時,以其獨特的生命力艱難而又頑強地生存著。
踩堂戲踩堂戲
巫山踩堂戲民間團隊組織在文革期間完全遭到破壞,當時踩堂戲的民間演出活動也完全消失。隨著民間老藝人的相繼去世或年邁體衰,不能再從事演出活動,因而踩堂戲的傳承後繼無人。巫山踩堂戲的傳唱基本上都是靠上輩口傳心授,有劇無本的現象十分普遍,極少數的手抄本也殘缺不全,致使踩堂戲面臨衰亡消失,巫山踩堂戲瀕臨滅絕失傳。因此,巫山踩堂戲急需得到有效的搶救、保護、傳承和利用,以進一步弘揚、發展、振興這一優秀的民族民間傳統藝術。
1956年,夏,大批文藝工作者開始廣泛蒐集、挖掘傳統劇目。湖北省有關部門深入到巴東縣神農溪流域當時的9個鄉鎮追溯考察其源流,取得了建國以來的第一手堂戲資料。同年10月,巴山堂戲《二堂釋放》獲得恩施州“劇種挖掘獎”和“演出優秀獎”。自此,巴山踩堂戲登上正式舞台,被列為全國381個地方戲之一。1965年湖北省藝術學校將考察的堂戲資料首次系統地以書面文字形式整理彙編成冊。改革開放以後,巴山踩堂戲民族文化藝術的挖掘成果可謂生機盎然,碩果纍纍:1989年《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長江三峽大辭典》等書籍均對踩堂戲作了大量的具體記載;1991年《中國戲曲音樂集成·湖北卷·堂戲》初稿出籠;2001年4月國際文化出版公司正式出版發行《巴東堂戲》,巴山踩堂戲還被湖北巴東縣文化部門精心整理成《二堂釋子》一戲,在恩施州演出中獲“劇種挖掘獎”。上世紀80年代巴東文化部門又創作出現代堂戲《媒婆新傳》,成為現代踩堂戲中的節目支柱。上世紀90年代,巫山河梁、巴東平陽壩一帶仍有7至9支民間職業堂戲隊常年堅持演出,深受老百姓喜歡。1995年,湖北巴東縣因此還被命名為“湖北省民間藝術之鄉”。
巫山踩堂戲現已經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