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腳舞

踏腳舞

踏腳舞,是少數民族回族獨有的一種舞蹈和攻防技能,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回族同胞所獨有的一種舞蹈和攻防技能,是土生土長源遠流長的鄉間文化。目前全國只有涇源縣園子村流傳著少數民族回族踏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踏腳舞
  • 分類:舞蹈
  • 實質:鄉間文化
  • 來源:寧夏回族自治區
起源,相傳一,相傳二,內容,獲獎,文化保護,現況,踏腳舞搶救與挖掘,

起源

踏腳,又稱“彈腿”,起源於東漢,後經阿拉伯商人通過唐代絲綢之路流傳到陝西回族民間,是一種集娛樂、舞蹈、競技和健身於一體的民間藝術,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相傳一

相傳,清順治年間(1644年),陝西渭南地區南菜園子有一位馬志勇的回族青年,天生殘疾,沒有雙手,靠討飯度日。有一次,他在討飯土中,被遭到一群無賴青年圍攻毒打,傷勢嚴重,被一位過路人相救。這位過路人向馬志勇傳授了一套用腳防身的功夫——“彈腿”。這套用腳防身的武功運用雙腳發明了“左右飛轉”、“騰空斜刺”、“前蹬後掃”、“靈巧關門”、“跛腳平蹬”、“上突下防”等十多種招式。從此,“彈腿”這一運動在渭南菜園子回族民眾中流傳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地民眾把“彈腿”改為“踏腳”。1871年,陝甘回民起義失敗後,清廷為“百年之安”,孤立、削弱和限制回回,在刀逼棍呵之下,大批關中回民離開了故土家園。清廷將新的回民聚居點選在人跡罕至的偏遠地區,遠離城市、道路要衝。在寧夏涇源縣,安插了老弱病殘的關中回族同胞兩萬多人。這些背井離鄉的關中回民中,不少男人都曾經在軍隊中生活過,身上都帶著武藝。他們多用的是“彈腿”功夫,後來改稱為“踏腳”,掃、轉、踏、踢起來,殺傷力頗大。敗了仗,但身上的功夫還在;離開了故鄉,但祖輩留下來的拳勇之氣猶存。這樣,踏腳舞從關中遷徙到了寧夏涇源縣。

相傳二

傳說唐“安史之亂”後,唐肅宗李亨請波斯軍平定內亂,留波斯軍駐足長安,波斯軍隊的軍營門前都扎有花門,在花門前習武練兵。練兵休閒之際,波斯軍人在娛樂中表演一種舞蹈藝術,長安人觀看後稱為“花門踏腳”。後來,由於軍隊全為男性,這支軍隊要求回家,但因路途不便,朝廷也有意留其在長安安家落戶,就在廟會中為軍人選了妻。“回回”軍人選長安漢女為妻後,大批伊斯蘭人在這裡建家立業,傳教習武,形成了中國獨特的“南拳北腿”。涇源縣園子村回族就是當時從陝甘一帶遷徙而來的。從此,踏腳舞也隨之傳承下來。歷史上,回族由於受歷代統治階級在政治上的歧視壓迫、文化上的封鎖,加之宗教上有“禁樂”的束縛等,使回族的歌舞得不到發展,而對“崇尚習武”卻極為提倡。早年,“踏腳”作為武術運動有完整的套路,攻擊性很強,如平踏、後轉踏、掃腿裹腳、頂腳、高轉踏、連環轉踏、頂腿、跛腳踏、後關門、燕式跳踏等。在回族習俗中,習武的男青年在沐浴禮拜之前,先打上一套拳腳,活動筋骨後,再去沐浴做禮拜。

內容

踏腳舞,是舞蹈、是武術、是民俗,是土生土長源遠流長的鄉間文化
踏腳舞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回族同胞所獨有的一種舞蹈和攻防技能。“手是兩扇門,全憑腳打人”,踏腳舞正是以發揮腿腳的踢彈功能,用來攻擊對方或是防守的。如今,踏腳舞對練已轉變成為一種純粹的民間娛樂活動。而日常生活中,人們踏腳時會遵循一些簡要的規則:只準踏,不準踢;只準動腳,不準動手;踏腳時,不準任何人在腳底釘釘子;不準有意傷害對方的要害部位;如果無意中踏傷對方,對方包括家人都不能責怪;如果甲方把乙方踏倒,要立刻停止,等對方站起後再踏,不允許乘人之危襲踏對方。農閒時節,涇源縣的男人們聚在一片寬闊的土地上,一對一,一對二,或是一對三,甚至還有家庭與家庭對踏。多是年輕人踏,老人在旁看,看到有失誤之處,就上前點評,而孩子們多在一旁看,邊看邊學。一代代的,就這樣傳了下來。

獲獎

1989年,在第四屆自治區民族運動會上,踏腳舞被列為表演項目,獲得表演類金獎。之後,在第四、五、六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獲得金獎兩次、銀獎一次。2007年,11月在廣州舉行的第八屆民運會上,又將作為少數民族回族唯一的舞蹈在開幕式上表演。寧夏也確定其為自治區成立50周年慶祝活動的表演項目。中央電視台等多家媒體對此進行了報導,伊斯蘭國家和地區舞蹈專業人士前來考察學習,《世界伊斯蘭報》在阿拉伯國家廣泛宣傳,認為寧夏涇源縣回族踏腳舞有深遠的歷史淵源,是世界獨有的伊斯蘭文化舞蹈藝術。踏腳舞從此蜚聲海內外。在2003年的全國民運會上獲得二等獎。

文化保護

踏腳舞簡便易學,融健身和娛樂於一體。“踏腳”是流傳於寧夏南部山區涇源縣回族民眾中的民間健身活動,舞蹈通過“踢、踹、踏、蹬”各種舞蹈動作,展現了寧夏回族民眾熱愛生活的精神風貌和崇尚習武的民間風俗。2004年,“踏腳舞”被列為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第二批試點項目。銀川十中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將其改編為學生特色體育健身操,具有趣味性、普及性、簡便性、健身性和娛樂性等特點,深受師生的喜愛。
1986年,涇源縣政府組成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工作調研小組,在調查中發現有流傳在涇源縣香水鎮園子村一百多年歷史的原始武術性舞蹈踏腳。自此,該項目得到政府的保護和支持。1989年7月,踏腳舞參加全國第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獲表演金獎。
涇源踏腳舞讓世人重新認識到了回回民族傳統文化的獨特與魅力之所在。
當前,對踏腳舞在回族中的影響還是表面的研究。回族為什麼要踏腳?什麼場合踏腳?古代踏腳穿的是什麼服飾?在表演踏腳舞時採用的是哪些音樂?等等問題一直困擾著研究人員,需要進行大量的寧夏回族踏腳亟待傳承民族特色寧夏少數民族美女夏回民族旅遊回族民族風光族踏民族研究踏腳民族風光腳亟民族音樂亟待民族研究待傳民族電影土特產
流傳在寧夏涇源縣的少數民族回族踏腳,亦武亦舞,以其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健身運動的競技性及舞蹈表演的觀賞性,自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以來,一直被大會列為表演項目。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這塊少數民族回族傳統文化瑰寶亟待發掘保護,加以傳承普及。
1985年,文化部、國家民委和中國民協聯合開展了“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工作,涇源縣也如火如荼開展了對當地諺語、歌謠、民間故事開始了蒐集和編輯。“當時知道香水鎮園子村有踏腳這樣的少數民族回族競技項目,之前只是把它當成一種普通的民間競技項目來收集,並沒有想過它竟然蘊涵著如此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時任涇源縣文化館調查組成員之一的李光輝如是說。 1987年,李光輝和文化館的其他4名工作人員,來到涇源縣香水鎮園子村開展“三套集成”工作,從事舞蹈藝術的他在觀看了當地村民踏腳的表演時,發現踏腳剛柔相濟,有很強的競技性和表演性,有進一步開發的潛力。踏腳不僅僅是當地少數民族回族的一種娛樂競技活動,其背後還有少數民族回族文化蘊涵其中。踏腳是從漢、唐時期從西域傳入中國的一種少數民族回族攻防武術,在宋代走向興盛。由於清王朝鎮壓少數民族回族起義,陝西渭南一帶的少數民族回族流亡者將踏腳帶到了涇源縣園子村,成為了該村特有的一種健身強體的競技運動項目。
李光輝說,表現踏腳體育運動的踏腳舞,是一千多年前從西域流傳到中國的,成為少數民族回族唯一的民族舞蹈。相關專家在北宋著名畫家馬遠的《踏歌圖》里,發現了描述隴上人家踏腳娛樂的情景。並在大量的普查與歷史資料研究中,發現當前全國只有涇源縣園子村還傳承著這種少數民族回族民族藝術,其他地方都已經失傳。
隨著對踏腳的發掘研究,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種當地人的競技運動,更主要的是傳承著少數民族回族特色的一種民族文化。於是對踏腳越來越重視起來,逐步開發起其舞蹈表演的特性。

現況

少數民族回族傳統踏腳呼喚後來人
2006年涇源縣旅遊局對該村進行普查,會表演“踏腳舞”的有870人,其中,20歲至50歲之間的青壯年只有451人。
“我本來在河南某皮革廠打工呢,上個月縣旅遊局的工作人員打電話說要我回來參加民運會開幕式,於是我就辭了工作趕回來排練了。”園子村村民、當地有名的“腳王”馬軍文說。
據了解,這些代表著寧夏少數民族回族,準備為民運會開幕式表演的演員們,有些在陝西賣羊肉泡饃、有些在河南作鏟皮匠、有些在山西挖煤,只是在需要表演時才回來排練
由於經費緊張,涇源並沒有成立專業的踏腳舞表演隊伍,每當有重要的表演任務時,就會把這些在外地打工的村民召回,等表演結束後他們再出去重新找工作。而由於表演的特殊性,村民們缺乏舞台表演藝術素養,演員選擇的局限性很大。
“我們只有26名演員,一個後備都沒有,這些演員基本上都是合作了很多年了,每次有任務就只能叫他們,如果出現意外,需要重新挑選演員,就得從頭培訓。”現任踏腳舞表演隊教練兼演員的李光輝告訴記者。沒有後備人才,對踏腳舞表演以及文化的傳承帶來了很大的隱患。
據園子村村民回憶,上世紀70、80年代,踏腳還在該村風靡一時,幾乎人人都會,每天吃完晚飯,村民們都成群結隊到各個生產隊里比賽。當時的踏腳有很強的民眾基礎,成為園子村村民茶餘飯後的一項娛樂活動。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村裡的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選擇了出外打工賺錢,村里只剩下了老人和一些婦女,踏腳這項傳統的文化活動難以普及。“現在人比原來有錢了,文化活動也多了,踏腳的人越來越少了。”馬軍文遺憾的說。由於踏腳舞是一種群傳方式的舞蹈,沒有舞譜記載,只能在集體表演中才能學會這種舞蹈。會踏腳的人少了,能學會的人也就越來越少。目前,36套表演動作僅流傳下來12套較為簡單的動作。

踏腳舞搶救與挖掘

2004年,踏腳舞蹈被文化部列為第二批中國民族民間文化工程試點項目。
據了解,涇源縣為保護這種世界獨有的伊斯蘭文化舞蹈藝術也做了大量工作,制定出台了 《少數民族回族踏腳舞保護工程實施方案》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法》,積極普查搶救,通過發放扶貧牛、救濟款、對老藝人購買醫療保險等措施解決這些民間藝術家們的生活困難,還在一些中國小里開設了踏腳舞課程,並計畫於2008年成立專業的“踏腳舞”表演隊,挽救這項瀕於失傳的藝術。
“拯救踏腳舞藝術必須從學生抓起,雖然在一些中國小開設了課程,但執行起來很難。”李光輝說,由於踏腳畢竟有一定競技性,而小學生自制力本就很差,打鬧流血肯定會發生,而中學生本就課程緊張,學習熱情不高,普及起來很有難度。
涇源縣旅遊局局長、寧夏非物質文化保護中心辦公室主任鹹國英介紹,有專家在考察涇源旅遊資源時提到,希望能把踏腳舞作為一項民族文化藝術安排到各旅遊景點中,這不僅可以提高景點的文化內涵,還能大力推廣少數民族回族文化,是一件一舉多得的好事。涇源縣旅遊局對此曾論證過,認為是一個很好的建議,但都是由於缺乏資金,始終不能實施。類似這樣的保護和發展計畫,都是因為資金的原因擱淺了。
“一種文化的深入發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專業人才數十年深入的研究才能有一定發現。”鹹國英不無感慨的總結道。由此,踏腳舞文化的搶救就變得更加任重道遠,而我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關注民族文化,保護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