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西村(安徽旌德縣三溪鎮下轄村)

路西村(安徽旌德縣三溪鎮下轄村)

路西村位於旌德縣西北部,距縣城20公里,下轄14個村民組,451戶1582人。這裡風景秀麗,依山傍水,自然風景獨特,生態系統完整,生物多樣性豐富。徽水河畔千年的古竹梗景觀帶獨一無二,200餘棵古樹群落大樹參天,一千二百畝自然生態林內曲徑通幽,西山洞瀑布水簾懸掛,白鷺洲大雁、野鴨棲息於此,200餘畝高山生態茶園鬱鬱蔥蔥;徽水河、麟溪河穿村而過;總投資超億元的旌緣靈芝休閒度假村項目、徽水苑農家樂項目均落在該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路西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安徽省旌德縣
  • 政府駐地三溪鎮
  • 地理位置旌德縣西北部
  • 人口:1582人
  • 方言:徽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火車站:旌德站
  • 車牌代碼:皖P
簡介,發展規劃,政治體制,自然資源,

簡介

路西村位於旌德縣西北部,距縣城20公里,下轄14個村民組,451戶1582人。這裡風景秀麗,依山傍水,擁有全縣獨一無二的1.5公里千年古竹埂及200餘棵古樹群落,一千二百畝自然生態林內大樹參天,200餘畝高山生態茶園鬱鬱蔥蔥;這裡流水潺潺,瀑布重迭,徽水河、麟溪河穿村而過;這裡道路寬敞、交通便利,205國道、省道三仙公路臨村而過;村民安居樂業,生活富庶。201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 7383元,村集體經濟收入10餘萬元。境內有小二型高山水庫一座,總投資超億元的旌緣靈芝休閒度假村項目、徽水苑農家樂項目均落在該村。
路西村

發展規劃

近年來,為了改變村容村貌,改善農民居住條件,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水平,路西村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村組道路硬化100%、入戶路硬化97%;村民全部用上了乾淨衛生的自來水;安裝路燈260餘盞、全村亮化率達90%;2012年,路西村作為美好鄉村建設示範村,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方針,找準著力點,紮實推進美好鄉村建設,取得顯著成績。通過五個月的建設,完成1500米渠道的清淤和澆築工作,改廁120座。在村部、渠道兩側新栽植綠化樹170棵,新建綠化帶900多米,種植草坪面積2600平米。集文化、娛樂、休閒、觀賞為一體的1400平米的村中心文化廣場已經建成,安裝了LED大顯示屏,可以直觀的播放新聞,並在節假日及晚間播放音樂,改建村圖書閱覽室及農民文化活動中心(中心設桌球室、桌球室、圖書閱覽室、3D影室、電教室等),以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營造恬靜、祥和的鄉村氣氛。廣場內還安裝了健身器材及假山、水池彩噴等,既美化了村莊環境,又淨化了村民心靈;村前的休閒公園內綠草茵茵,碧波蕩漾,小橋流水,水車翻轉,給村民的生活平添了恬靜自然的美好意境;;2012年路西村被省環保廳批准授予環保村,2013年已申報國家級生態村,2013年7月路西黨總支被省委組織部授予“五個好”村黨組織標兵。 
如今當你走進路西,小橋流水的意境、青磚黛瓦的院落、綠色自然的風光相映成趣,組成了路西如詩般的畫卷。一個環境優美、生活和諧的新路西一定會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路西村

政治體制

這裡風景秀麗,民風淳樸,無工業污染。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500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10萬餘元。村兩委班子4人,實行書記、主任一肩挑,大學生村官1人。村黨總支下設2個黨支部,63名黨員(其中女性黨員12名)。總支委員會成員3名。近年來路西村積極開展創建“五個好”村黨組織活動,不斷增強村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有力地推動了全村政治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

自然資源

白鷺洲
徽水河路西段有一塊近20000平米的森林濕地,是白鷺棲息繁衍的安全港灣,每到傍晚時分,在濕地的不遠處,可以聽到“嘰嘰嘰喳喳”的叫聲,樹梢上白嘩嘩的一片,盡顯萬鳥歸林的奇觀。
千年古埂
座落在路西中心村徽水河畔,原來長度為1500米,現完整保留800餘米,埂內200餘棵古樹茂盛,翠竹成蔭,天然植被良好,呈現植物多樣性,盛夏酷暑季節是遊客休閒納涼的極好去處。
古埂建於宋徽宗年間,已有千年歷史。三溪是旌德主要的出水口,全縣80%以上的河水都從這裡流出。山區雨大水急,每到夏季,雨水泛濫,容易引發洪澇災害。為了防止河水淹沒田園,河邊的村民建起了土埂,但總是容易被沖毀。到了元代,時任旌德縣尹王禎指導百姓築堤攔水,並在堤上種上樹和竹子,以樹竹護堤,利用生物防洪。王禎是著名農學家,在旌德除了改進木活字印刷、著《農書》這些成就外,在水利工程上的智慧,在木竹埂上得到充分體現。一般地方的竹子都是空心的,但木竹埂上的竹子都是實心的,我們叫它們“木竹”,木竹的固埂效果更好。河堤牢固了,抗擊洪水的能力也強了。
路西古埂清代的長度有5華里,現在約1.5公里,古埂分東西兩段,古渡口往下是西段,全長約600米,這裡是古埂東段,將近千米。和西埂相比,東埂的植被更好、生態更優美,堤埂上茂密的修竹間生長著姿態各異的三角楓、楓楊、榆樹、女貞等古樹有200餘棵,都有200年以上的樹齡。這些樹彎彎曲曲,滿身的斑斑洞洞,都是與洪水搏鬥留下的痕跡。路西村保護生態的意識很強,在實施徽水河整治項目的時候,有設計人員提出,要將古埂上的樹木全部砍掉,用漿砌塊石建成護岸,村兩委就是不同意,頂住壓力,據理力爭,最終打動了設計部門,採納了村裡的意見,將這些古樹保護了下來。
在路西村胡家村口,還有一棵千年檜柏,樹齡千年,高13米,胸圍306厘米,有點類似艾菲爾鐵塔的樣子。當地民眾就稱這棵樹為“晴雨表”和“綠色指北針”。每當清晨和傍晚,樹梢上若出現雲霧繚繞或枝葉上呈現微薄水汽,第二天必然下雨;若樹梢輕搖,枝葉舒展,隔日定是晴天。樹頂朝正北傾斜,行人只要看樹朝向就知道南北方。
路西茶園
茶園屬於村集體資產,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發展到今天,面積已有近千畝。路西茶園坡緩平坦,近千畝茶園連片成景,因為生長在高山之上,雲霧之間,所以有人形象的稱它為“空中茶園”,是一道亮麗的景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