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齊·波凱里尼

路易齊·波凱里尼

路易吉·博凱里尼(Luigi Boccherini,1743年-1805年5月28日)

義大利作曲家大提琴家,生於義大利的盧卡,五歲就跟著低音提琴家的父親學習大提琴,十三歲左右便和父親受聘為維也納劇院管弦樂團工作。本來他也有機會可以到維也納宮廷任職,但他希望可以回到家鄉,做些推廣的工作,不過也沒有受到當地的重用,於是他便轉到米蘭,因為當時米蘭是很多傑出音樂家聚集的地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路易吉·博凱里尼
  • 外文名:Luigi Boccherini
  • 國籍:義大利
  • 出生地:義大利的盧卡
  • 出生日期:1743
  • 逝世日期:1805.5.28
  • 職業:義大利作曲家,大提琴家
  • 代表作品:《 A大調小步舞曲》
生平,1743-1767,1767-1786,1786-1796,1796-1805,影響深遠,
博凱里尼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特別是在室內樂創作方面,構建起一種獨具特色且極為精緻的音樂風格;他也是維也納古典主義時期拉丁民族器樂音樂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一生大致可分為4個時期:

生平

1743-1767

路易吉·博凱里尼出生於音樂家庭,父親萊奧波爾多·博凱里尼(1712-1766)是歌手和宮廷教堂的提琴師。父親的職業不僅保證了一家人在盧卡的中等水平生活,家中的孩子們也都從小得到培養。路易吉的哥哥、喬瓦尼·加斯托內後來成為維也納城堡劇院的劇作家,安東尼奧·薩列里約瑟夫·海頓等作曲家都曾為他的劇作譜曲。路易吉的姐姐瑪麗亞·埃斯特爾很年輕就成為城堡劇院的獨舞演員,她與格魯克一起工作,是當時極受歡迎的舞蹈家。路易吉的妹妹、安娜·瑪蒂爾德也是維也納的芭蕾舞演員,另一個妹妹、里卡爾達是歌劇歌手。
博凱里尼有可能是從他的父親那裡接受了最初的音樂教育。大約在1751年,他接受了全面的音樂訓練。他在1753年秋前往羅馬學習大提琴。1756 年夏季回到盧卡,以一首大提琴協奏曲完成了自己的首場演出。受益於多方提攜,博凱里尼在各種場合演奏,遂成為這座城市中最傑出的音樂家之一,並以一個大提琴手的身份加盟了當地的市中心管弦樂團。同時,他也通過一場特別的音樂會向他的市民們介紹了他自己的音樂——他和小提琴家Filippo Manfredi合作,整場音樂會都是他自己寫的奏鳴曲。
1758年春季,路易吉與父親一起來到維也納,成為城堡劇院音樂學會的獨奏家。在這些年間,博凱里尼也作為大提琴家在維也納、盧卡和佛羅倫斯等許多地方舉辦過獨奏音樂會,同時還創作了他的第一批、總計18首意義非凡的作品:三重奏op 1,四重奏op 2,二重奏op 3,全都是為弦樂器而作。1766年8月,博凱里尼與宮廷教堂的首席小提琴家曼弗雷迪一起前往熱那亞,在當地貴族贊助下,博凱里尼為熱那亞的宗教集會創作了一部清唱劇(他共作有兩部清唱劇)。兩人在1767年9月一起離開熱那亞,打算前往倫敦。

1767-1786

博凱里尼和曼弗雷迪一起旅行的下一站是巴黎,他們大約在那裡停留了6個月,名聲鶴起。他自定為op.2的6首弦樂四重奏和為兩把小提琴和大提琴而作、作為op.1的6首三重奏作品均已在巴黎出版。在博凱里尼生前,巴黎一直是他作品的主要出版地。而他在留駐巴黎期間的最重要作品,是為鍵盤樂器而作、帶小提琴伴奏的6首奏鳴曲op.5。在巴黎他們決定前往馬德里。當時的普魯士國王以優厚的待遇聘請他為宮廷作曲家。當這位國王死了之後,Boccherini不得不去尋找新的工作。他決定返回西班牙。
博凱里尼在1769年把自己的6首三重奏op.6題獻給了卡洛斯王儲。同年移居馬德里,擔任宮廷樂師。1769年7月,歌劇院在馬德里的老梨樹劇場演出了博凱里尼的第一部交響協奏曲(G491),有可能作曲家在第二樂章中擔任了大提琴獨奏。大約是在1770年,博凱里尼與歌劇院第二女高音、克萊門蒂娜·佩里奇婭結婚,他們共生育了6個孩子,但只有兩個兒子:路易斯·馬科斯和何塞·馬里亞諾在博凱里尼去世後還活在人世。
1769年他把自己的四重奏op.8題獻給了堂·路易斯。不久他拓展了其音樂創作的體裁範圍:為弦樂與長笛或雙簧管創作了五重奏和六重奏作品(六重奏op.16和“小五重奏”op.17,1773年),還作有6部交響曲op.12(1771年),尤為重要的是他的兩部弦樂五重奏op.10和op.11(1771年),每一部都包含了6首作品。博凱里尼的弦樂五重奏都使用兩把大提琴。在這些年間,博凱里尼的新作很快就能得以出版,而且大部分都是在巴黎出版的。
18世紀80年代起,他的創作已經大為減少。除了作於1784年的6首弦樂五重奏op.36,他在自1782年起的4年間幾乎未創作新的室內樂作品,相關記錄中也只提到他的一部“比蘭西科”G539,一部聖誕節康塔塔。
在1785年底或1786年初,博凱里尼又回到了馬德里。

1786-1796

1786年1月,博凱里尼被聘為普魯士皇太子威廉的“宮廷作曲家”,同一年威廉作為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加冕為國王;這個職位使博凱里尼擁有不錯的工資。此後,博凱里尼每年都要給他的普魯士新恩主郵寄12首器樂作品,大多是弦樂四重奏和五重奏,幾乎從未中斷過。這種規律性創作的唯一間歇是在1791年,可能他在這一年創作的是12首音樂會詠嘆調G544至G555。
博凱里尼在1787年親手列出的一份財產清單顯示,他擁有兩把斯特拉迪瓦里大提琴。
西班牙的卡洛斯三世在1788年去世,卡洛斯四世繼位。博凱里尼不得不忍受著國王那“震耳欲聾”的演奏。大約是在1790至1791年間,博凱里尼擁有了一位被稱作布洛涅(Boulogne)的巴黎私人恩主。按照博凱里尼的說法,布洛涅的音樂圖書館裡收藏有110部他的作品抄本。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也擁有相同作品的複製品,也同樣都是純粹用於私人演奏。

1796-1805

博凱里尼生前的最後9年因為疾病和不走運而麻煩不斷。他的單身女兒、華金娜(Joaquina)在1796年去世,年僅25歲。同年,博凱里尼以7200里亞爾的價格出售了自己的58首作品(op.44至op.54)。1797年,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Friedrich Wilhelm II)意外去世,博凱里尼向其繼任者提出了聘用請求,但新國王拒絕申請,並且拒絕給予他津貼。
在宗教音樂方面,他於1800年創作了一部彌撒曲和《聖母悼歌》(第二版),在1802年創作了聖誕節康塔塔op.63。1799年還把 6首鋼琴五重奏op.57題獻給法國人民。不幸的是在1802至1804年間,博凱里尼的三個女兒和第二位妻子先後去世,這些傷心事使他深受打擊。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博凱里尼在馬德里和家人一起過著身份低微的生活。唯一可以使他暫時逃離貧窮和黑暗的方式就是音樂的創作。他朋友很少,惡劣的健康狀況也使他不得不完全放棄了大提琴的演奏,並且從公眾的視線中消失了。在博凱里尼生命的最後幾年裡,他的健康狀況非常之惡劣,他不得不靠不停的創作來謀生和緩解痛苦,然而兩個兒子的死把博凱里尼的悲慘生活推向了極點。
博凱里尼在1805年因罹患腹膜結核而去世,被安葬在馬德里的聖胡斯托教堂。1927年他的遺骨被運回盧卡,重新安葬在聖弗朗切斯科教堂。1995年第二次開棺驗屍證實,博凱里尼大約有1.65米高,體格纖細,因為演奏大提琴,他的左手中指長期發炎,左臂的上髁骨、肘關節和頸椎關節的病變都曾讓他飽受煎熬。

影響深遠

Boccherini是最早在大提琴上使用拇指把位(thumb position)以及雙音(double stop)技術的人,他對於18世紀後半期的大提琴演奏影響非常深遠,而且在海頓(J. Haydn)之前就寫下引起轟動的弦樂四重奏曲。
很可惜地,他待在義大利時間不長,不然對於義大利的大提琴的貢獻應跟科雷利(Corelli)、塔爾蒂尼(Tartini)對小提琴的影響一般。
其作品繼承了義大利的器樂傳統,旋律優雅,力度富於變化,大提琴曲則充分發揮了這種樂器的特色。主要作品為二十九部交響曲、十一部大提琴協奏曲、九十一部弦樂四重奏曲等等。代表作品《 A大調小步舞曲》至今仍是音樂會上經常演奏的曲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