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穴位對症按摩法

足部穴位對症按摩法

本書針對為什麼足部穴位療法能夠起效,以穴位和經絡的獨特理論為中心,淺顯易懂地介紹中醫的觀點和效果。在足心道的足部穴位療法中,觀察足部或手部所表現出來的變化,推測身體和心理處於何種狀態。為您詳細介紹如何觀察手部和腳部的變化,應該怎樣加以注意。足部穴位療法的基本實際技巧能夠使人調整全身的狀態,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以及自我治癒能力。

基本介紹

  • 書名:足部穴位對症按摩法
  • 作者:(日本)柴田當子
  • ISBN:9787802442924
  • 定價:29.80 元
  •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04月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書中通過大量使用插圖,為您便捷地介紹了腳部按摩和手部按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並例舉了常見的身體及心理症狀,針對各個症狀介紹手足的觀察方法以及最有效的手部足部穴位按摩方法。亦針對各種疾病,總結了“觀察手部足部變化的方法”、“療效高的穴位”、“足部和手部的穴位刺激法”, 通過插圖的形式,進行了淺顯易懂的解說。使你可以在每天的治療中有效使用。
① 足穴道療法以穴道和經絡的獨特理論為中心,簡易說明東方醫學的思維與效果。
② 足穴道療法是觀察出現於足或手的變化與異常,以探索身體與心靈的狀態,並詳細解說須注意的事項。
③ 足穴道療法的基本實技旨在調整全身狀態,提升對應疾病的抵抗力與自我治療力。運用圖示言簡意賅地說明按足揉手的基本竅門。
④ 舉例諸多常見的身心症狀,以症狀別介紹手足觀察法和最具效果的手足穴道按摩法。
⑤ 以疾病別編選“手足變化讀取法”、“療效高的穴道”、“手與足穴道刺激法”,適用於每日的治療。

作者簡介

日本柴田操法“足心道”傳人。足療起源於古代,發展於近代,盛行於現代。我國是足療起源最早的國家,幾千年前的中國就有關於足部按摩的記載。《黃帝內經》中就有湧泉穴的記載,它與人體保健密切相關。《史記》中有上古黃帝時代名醫摸腳治病的記錄,東漢華佗的《五禽戲》中也很重視足部導引術。
日本學者考證,足療是在唐代傳入日本,唐天寶年間,足部按摩療法即由鑒真東渡傳入日本,漢唐時代的《華佗和籍》中就有“足心道”這門研究腳按摩的學問,此術在日本至今不衰,逐漸發展為“足心道指壓法”。 並有許多有關足療按摩法的著作,其中最著名並享有聲譽的首推柴田和通的《足心道》(又稱柴田操法)。
柴田操法與中醫經絡學說最為相近。柴田操法足心道在現代日本廣為流行,是日本男人保持青春活力,女人保持靚麗容顏的主要養生之道。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認識足心道的基本知識
1.足穴位療法蔚為流行的秘密 /12
2.足不可思議的作用 /17
3.檢查足全體的形態 /23
4.身體的異變會呈現於足趾 /25
5.也要注意足底和手的異變 /30
6.足按摩的實技要訣 /33
第二章 對你有效的足穴位療法
全身性症狀
1. 暈眩 /42
2. 易疲倦 /44
3. 強烈焦躁與不安感 /46
4. 失眠 /48
5. 身體浮腫 /50
6. 心悸和氣喘 /52
7. 頭部充血?臉部灼熱 /54
8. 發燒 /55
呼吸系統症狀
1. 咳嗽 /56
2. 喉痛?聲音沙啞 /57
3. 打鼾 /58
4. 打嗝 /59
消化系統症狀
1. 無食慾 /60
2. 下痢 /62
3. 便秘 /64
4. 胸部灼熱?胃積食 /66
5. 胃痛 /68
6. 肥胖 /70
7. 腹脹 /72
8. 痔瘡 /73
9. 宿醉?暈車 /74
痛與酸痛症狀
1. 頭痛 /76
2. 肩酸痛 /78
3. 腰痛 /80
4. 膝痛 /82
5. 手指與手腕腱鞘炎 /83
6. 跌打損傷?扭傷 /84
7. 腓痙攣 /85
8. 落枕 /86
9. 網球肘?高爾夫球肘 /87
目?口?耳?鼻症狀
1. 眼睛疲勞 /88
2. 針眼 /90
3. 飛蚊症 /91
4. 口腔炎 /92
5. 牙齒痛 /94
6. 耳鳴 /96
7. 鼻水?鼻塞 /97
皮膚與毛髮的困擾
1. 青春痘?疹子 /98
2. 狐臭 /99
3. 脫毛症?頭髮分叉?少白頭 /100
女性常見的症狀
1. 月經不調?痛經 /102
2. 身體冷虛 /104
3. 冷感症 /106
4. 嚴重孕吐 /107
5. 母乳不足 /108
6. 不孕症 /109
其他症狀
1. 頻尿?尿失禁 /110
2. 精力減退?陽痿 /112
3. 足部疲勞 /114
4. 身體衰弱 /115
5. 抽筋 /116
6. 夜啼?驚風 /117
7. 夜尿症 /118
第三章 足穴位療法適用的疾病
循環系統疾病
1. 高血壓 /120
2. 動脈硬化 /122
3. 心臟病 /124
4. 腦中風康復 /126
5. 低血壓 /128
呼吸系統疾病
1. 慢性支氣管炎 /130
2. 支氣管氣喘 /132
3. 感冒 /134
消化系統疾病
1. 慢性胃炎 /136
2. 胃潰瘍 /138
3. 十二指腸潰瘍 /139
4. 肝臟病 /140
5. 膽結石?膽囊炎 /142
6. 過敏性腸綜合徵 /143
內分泌?代謝系統疾病
1. 糖尿病 /144
2. 痛風?高尿酸血症 /146
3. 巴塞杜氏病 /148
泌尿系統疾病
1. 尿道結石 /149
2. 腎臟病 /150
3. 膀胱炎 /152
4. 前列腺肥大 /153
骨?肌肉系統疾病
1. 慢性關節炎 /154
2. 神經痛 /156
3. 骨質疏鬆症 /158
4. 五十肩 /160
皮膚?毛髮疾病
1. 蕁麻疹 /161
2. 濕疹?斑疹?主婦濕疹 /162
3. 異位性皮膚炎 /164
4. 圓形脫毛症 /166
耳?鼻疾病
1. 過敏性鼻炎?花粉症 /168
2. 鼻蓄膿(副鼻竇炎) /170
3. 中耳炎 /172
4. 美尼爾綜合徵 /173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
1. 自律神經失調症 /174
2. 精神官能症 /176
3. 憂鬱症 /178
4. 老年痴呆症 /180
其他病症
1. 更年期綜合徵 /182
2. 子宮肌瘤 /184
3. 白內障 /185
4. 牙周病(齒槽膿漏) /186
5. 藥症(藥物不良反應) /188
附錄?活用東方醫學思維
1. 東方醫學與西方醫學大不相同 /190
2. “氣”的狀態左右健康 /192
3. 重點集中於手足 /195
4. 活用中國醫學的理論 /197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