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迅(湖南大學法學院教授)

趙迅(湖南大學法學院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趙迅,男,山東德州人,生長於湖南懷化,中共黨員,博士。湖南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迅
  • 出生日期:1962年10月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湖南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法學
  • 任職院校:湖南大學
人物經歷,學術兼職,社會兼職,研究領域,教授課程,學術成果,主持課題,出版著作,獎勵榮譽,

人物經歷

學術兼職

湖南大學法學院法理學科帶頭人

社會兼職

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南省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

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法理學、法哲學、人權法教學和研究。

教授課程

主講本科生《法理學》,研究生《法理學專題》、《法學論文寫作》。

學術成果

主持課題

1、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課題“社會弱勢群體保護的理論基礎及套用研究”(10BFX005),結題良好。
2、主持完成湖南省社科基金重點委託項目《我省健全和完善弱勢群體利益表達機制研究》(14WTB04),結題良好。
3、主持完成湖南省社科基金課題“弱勢群體保護的社會契約基礎”(09YBA033),結題優秀。
4、主持完成湖南省社科基金課題“弱勢群體保護的法哲學詮釋”(05YB29),結題優秀。

出版著作

1、《弱勢群體保護的社會契約基礎》,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版。出版社在出版推介中做了如下評價:“本書獨創性地將社會契約分為同意型社會契約、互惠型社會契約、平等型社會契約、人本型社會契約,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弱勢群體保護的社會契約責任基礎,即同意型社會契約政府責任之自由基礎、互惠型社會契約個人責任之功利基礎、平等型社會契約社會責任之正義基礎、人本型社會契約動態完善之人道基礎,通過系統的論證最終完成了對弱勢群體保護的社會契約基礎的理論證成。本書選題新穎,見解獨到,體系完整,是一部具有很強創新性的學術專著。” 該書獲“湖南省第15屆優秀社會科學學術著作出版資助”,同時獲得由湖南省委、省政府聯合頒發的“湖南省第11屆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
2、《什麼是良法》,載《法學研究》2005年第6期,該文受到學界廣泛關注。文章主要觀點被朱景文、葉傳星所作《2005年全國法理學研究綜述》轉述,原文如下:“有學者探討了依法治國應當是以良法治國。廣義的良法是指對社會發展起積極或推動作用的法,從一定意義上說,也就是具有‘真、善、美’之品格的法。‘真’是指法的內容的合規律性;‘善’是指法的價值合目的性;‘美’是指法的形式的合科學性。” 載人大複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06年第3期。據知網統計,截止2018年12月,該文已被引用136次,下載3000餘次,且有江必新、秦前紅等名家引用。有學者認為本文是法學論文寫作“淺理深析”的經典例子。(鐘垂林:《法學論文寫作的“一個中心”和“兩個基本點”》,載《社科縱橫》2008年第6期)。一些大學法學院將該文列為研究生閱讀文獻。百度有該文的PDF形式。
3、《我國法治轉型的公平正義取向》,載《光明日報》2012年10月17日第14版“理論·學術”欄目。《新華文摘》2013年第1 期全文轉載;《紅旗文摘》2012年12期全文轉載;《政府法制》2012年第12期部分轉載;《法制日報》2012年10月19日發了專條報導;《人民公安報》2012年10月21日03版刊發了該文的論點摘要。求是理論網、人民網、光明網、中國網、中宣部文明網、中央黨校理論網、中央政法委長安網、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網、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法學網、法制日報-法學前沿等近40家網站全文轉載;光明日報網刊發了有學者為本文寫的千字附言:《十八大前:一個“法”字的啟迪》,產生很大社會反響。
4、《科學立法應正確處理人與社會的關係》,載《人民日報》2013年4月11日理論版。由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管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會和中宣部黨建線上網對該文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是“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貫徹學習黨的民眾路線教育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並將該文作為優秀論文收錄在由其共同發起和編纂的大型叢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入選編號:1113-1786);雲南大學法學院圖書館主編《2013年法律與社會科學最新研究成果概覽》收錄基本觀點;求是理論網、人民網、光明網、新華網、中宣部思政網、中央黨校理論網、國務院法制辦網、教育部社科網、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法學網、北大軟法網、人民論壇網、南方網、鳳凰網等近50家網站全文轉載,產生廣泛社會反響。
5、《弱勢群體保護的法哲學分析——以社會連帶為視角》,載《法學雜誌》(法學類CSSCI)2006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06年第12期全文收錄;人民大學“中國法理網”、北京大學“法律信息網”、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中心”、“法理學周刊”、“經濟法網”、“民商法網”等十餘家法律權威網站全文轉載,點擊總計達數千次之多,產生廣泛社會影響。據知網統計,文章已被引用34次。
6、《弱勢群體保護的社會契約分析》,載《政法論壇》(A類刊物)2007年第4期。文章為封面要目;《法學咨訊》2007年第4期“最新法學期刊重要目錄索引”收錄。
7、《法治轉型中“人”的定位探究》,載《政治與法律》(法學類CSSCI)2012年第11期。人大複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13年第2期全文收錄。
8、《弱勢群體保護的社會契約基礎》,載《河北法學》(法學類CSSCI擴展板)2011年第11期。該文排在該期刊首篇“專論”(“專論欄目”多為名家文章)。
9、《社會契約視域下的國家責任》,載《河北法學》(法學類CSSCI擴展版)2008年第3期。文章排在該刊“青年法學家”攔目首篇。
10、《法律權威與法的良善》,載李林、齊延平主編《中國法理》第一輯,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11、《充分認識網際網路對國家治理的最佳化作用》,載《紅旗文稿》(CSSCI)2015年第24期。中共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網、中共中央國家工作委員會《紫光閣》雜誌社網等50餘家網站全文轉載。
12、《社會公平與法的良善》,載《求索》(CSSCI)2006年第12期。文章主要觀點被彭凌所作《全國法理學研究動態》收錄,載人大複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07年第5期。原文如下:“ 趙迅認為,社會公平的本質訴求是社會利益關係的合理均衡。社會公平的實現需要法治保障。法治應是實質法治,即良法之治。法治的良善標準是:體現人類正義,反映人民利益,推動可持續發展。”。
13、《弱勢群體保護的人本主義詮釋》,載《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CSSCI)2009年第1期。
14、《論我國法理學理論體系的梳理》,載《湖南大學學報》(CSSCI)2005年第5期。
15、《保守與代價——晚清統治者在憲政潮流面前缺乏歷史主動評析》,載《中國法學》2001年專號。
一般性成果(部分)
1、《社會契約視域下國家責任的理論論證》,載《法學雜誌》2008年第3期。
2、《高蒂爾社會契約互惠邏輯解析》,載《法學雜誌》(法學類CSSCI)2008年第5期。
3、《國家責任證明的契約論視角》,載《求索》(CSSCI)2008年第3期。
4、《平等對待的根據、價值與國家責任》,載《求索》(CSSCI)2009年第7期。
5、《平等真義辯》,載《西南民族大學學報》(CSSCI)2009年第12期。
6、《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依據與意義》,載《當代法學》(法學類CSSCI)2003年第5期。
7、《當代道德法律化趨勢的若干誤區與檢討》,載《當代法學》(法學類CSSCI)2001年第8期。
8、《毛澤東與新中國民主法制建設》,載《社會主義研究》(CSSCI)2001年第1期。
9、《論李步雲的法治思想》,載《嶽麓法律評論》第8期,湖南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10、《維新派人權思想論略》,載《船山學刊》(CSSCI)2006年第1期。
11、《社會主義治國方略的新發展》,載《湖湘論壇》(核心)2003年第2期。
12、《略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具體實現形式》,載《湖南社會科學》(核心)2001年第5期。
13、《近代中日憲政追求“同途殊歸”原因探析》,載《湖湘論壇》(核心)2001年第5期。
14、《全面推進依法治縣的幾個理論問題》,載《湖南行政學院學報》(核心)2000年第6期。
15、《走出法理學教學困境的理性思考》,載《常德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
16、《社會主義治國方略的歷史考察》,載《湘潭師範學院學報》(核心)2001年第3期。
17、《增強領導幹部的法律意識是實現法治的關鍵》,載《湘潭師範學院學報》(核心)2000年第3期。
18、《中國法治的戰略突破口》,載《邁向新世紀的思考》,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

獎勵榮譽

1、專著《弱勢群體保護的社會契約基礎》,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獲 “湖南省第11屆優秀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
2、論文《中國法治的戰略突破口》,載《邁向新世紀的思考》,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獲1999年“湖南省委宣傳部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並被《湖南新時期優秀社會科學成果薈萃》(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收錄。
3、論文《增強領導幹部的法律意識是實現法治的關鍵》,獲1999年湖南省社科聯“選拔和培養21世紀優秀人才徵文”一等獎。
4、1999年因教學、科研成績突出被授予原湖南財經學院法律系“優秀教師”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