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良山

趙良山

趙良山(1939年-2011年9月29日),遼寧黑山縣人,1963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1986年調到廈門大學音樂系任教,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會員。現任福建省民族管弦樂學會副會長。2011年9月29日在廈門逝世,享年72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良山
  • 別名:山哥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星座:不詳
  • 血型:O型
  • 身高:1.72
  • 體重:150斤
  • 出生地:遼寧黑山縣
  • 出生日期:1939年
  • 逝世日期:2011年9月29日
  • 職業:民樂藝術家
  • 畢業院校: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
  • 代表作品:《哀郢》
  • 主要成就:對古塤、巴烏、葫蘆絲進行了改革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主要貢獻,

人物經歷

1963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1986年調到廈門大學音樂系任教,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會員。現任福建省民族管弦樂學會副會長。2011年9月29日在廈門逝世,享年72歲。
1983年趙良山先生塤復鳴首場演出劇照1983年趙良山先生塤復鳴首場演出劇照
塤 古塤演奏 中國古塤第一人
緣起
趙良山多年來專門從事我國民族管樂器的演奏和研究,擅長演奏古塤、竹笛、洞簫巴烏葫蘆絲、土良等樂器,演奏的各種樂器多為自己親手製作,並對古塤、巴烏、葫蘆絲三種樂器進行了改革。他20多年前就開始了對人類最古老樂器之一的“塤”的探討,使塤的音量增大,音區由窄變寬,音準趨於準確,因此塤的演奏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他在1983年第一個將塤的演奏搬上了北京的舞台,此後從未間斷對塤的研究,對塤的復鳴、進一步推廣使用做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為“中國古塤第一人”。
名片
走進趙良山老師的家,最顯眼的莫過於廳中兩個陳列櫃里幾百枚大小與顏色不盡相同古塤。而大廳的一面牆上,長長短短几十把民族管樂器錯落有致地掛著,不經意間便組成了一件最具有音樂氣息的藝術品。這其中有趙良山6歲時擁有的平生第一件樂器——笛子,有當代由他做出的第一把竽,融入他的改革製作的葫蘆絲,他親手制出的每一枚塤……樂器忠實地記錄了趙良山的藝術人生,而他當場用塤吹奏的悠遠樂音,讓我的思緒跟隨他回到了他與音樂結緣的起點。
苦難童年笛相伴
趙良山出生在東北一個偏僻小山村的貧苦家庭里,一歲半時母親就去世了。5歲時他有了繼母,繼母對他很苛刻,而父親又長年在外奔波生計,孤苦伶仃的他每天挖野菜、挑水、撿煤、拾柴……一天,六歲的他聽到隔壁傳來簫聲,立即被《蘇武牧羊》、《孟姜女》的悲涼旋律打動,聯想起自己的身世哭了起來。聽到哭聲的吹簫老人在得知原因後,把一把自己做的小笛子交到了他的手裡,讓笛子與趙良山做伴。從此,趙良山一聽這位吹簫鄰居的曲子,便找機會偷偷地模仿吹奏。
“我能走上音樂路,要感謝兩個人。除了這位鄰居,就是住在我家另一頭的一個盲人算命先生。”這位算命先生每天都在一個小童的牽引下,吹著笛子走家串巷。趙良山被他吹的純正東北小調吸引住了,天天跟在他身後跑。算命先生的家人發現後便讓趙良山來做算命先生的引路人,趙良山一口答應,從此,他把挖野菜的時間壓縮成兩個小時,其餘時間在牽引算命先生的同時,認真傾聽他吹奏的笛子曲,回了家則如饑似渴地憑藉記憶模仿這些曲子。也正是這些優美的樂曲,沖淡了趙良山童年生活的艱苦。
1949年解放後,趙良山終於有了上學的機會,考入中學後,他帶著他的笛子開始在縣裡的舞台上嶄露頭角。也許正是由於他對音樂的執著,1960年,他在瀋陽考點73名考生中脫穎而出,成為了惟一一名被中央音樂學院錄取的考生,踏上了專業學習管樂器的道路。
讓古塤重返舞台
在中央音樂學院刻苦學習笛子、簫演奏的幾年,在趙良山看來,為之後塤的演奏打下了堅實基礎。而畢業分配到湖北省歌舞團後,為了加強民族管樂器的藝術表現力,他開始對巴烏葫蘆絲等樂器進行改進。當時團里沒有經費,要把腦中對管樂器理想狀態的想像變為現實,惟有自己動手。“那時的長期研製使動手能力提高很快,真是為之後塤的製作打牢了基礎啊。”趙良山不禁感嘆。
如果說這時的趙良山與塤的結緣只是需要一個機會,那么陳重——這位趙良山在中央音樂學院就讀時的笛子課老師便做了這個“媒”,1980年,他將一枚宜興燒制的塤郵到了趙良山手中。老師的“做媒”是慎重的。“這是我們老祖宗留下的寶貝,可惜現在已經失傳,沒人演奏。你好好地琢磨,一定要把塤吹出去。”趙良山手捧這個像梨子一樣的樂器,心裡便記下了老師的囑託。但是,路並非是平坦的,手上這個塤吹起來聲音很小,音之間沒有關係。於是,趙良山給自己定下了目標——做出好塤,讓“千年絕響”重見天日。5個月後,不停地製作了幾百個木製塤的趙良山終於擁有了2個音量大,音與音關係準確的塤。與此同時,他研究出了塤演奏的指法排列,甚至讓塤第一次奏出了半音。

研究方向

現在他正在歸納關於塤的資料,塤的演奏技巧,總結塤的系統教學,並且繼續進行著古塤的製作和演奏。

主要貢獻

趙良山在讀屈原名詩《哀郢》時,感覺到塤十分適合表現楚國郢都被攻陷後,屈原痛心疾首的心情,於是他與作曲家龔國富配合創作了塤曲《哀郢》。這首三分鐘十秒的塤曲,把屈原在汨羅江邊的痛哭聲都表現得十分真切,感人至深。趙良山想借1983年湖北省歌舞團用古樂隊上演《編鐘樂舞》的機會,以一曲《哀郢》讓塤重獲新生。趙良山感嘆:“讓塤重返舞台,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人為因素的干擾,別人對塤這個樂器的不認可,三番五次阻礙著塤的舞台復鳴。”最終,趙良山有了僅僅一分鐘的表演時間,而正是1983年10月北京天橋劇場這一分鐘的《哀郢》,震動了中國樂壇!塤獨一無二的音色,使它的復鳴之聲永久刻在了聽眾心裡。
南音與塤的碰撞
在廈門已經生活了19年的趙良山,每天喝著閩南功夫茶,閒時在海邊散步,早已把廈門作為第二故鄉。喜歡創新的趙良山幾年來一直為塤的未來操心著。“我始終覺得塤的推廣還不夠,我相信塤有很好的發展空間。我要讓塤立足於閩。在我看來,南音是閩的活化石,是人類的活化石,而具有7000多年歷史的塤也是。既然如此,我一定要用我的有生之年,讓它們團圓。”出於這樣的想法,趙良山參加了一個南音團,對南音曲的配器也進行了革新,將塤加入到南音的演奏當中去。“這或許還是試驗,但塤的加入,已經給原本的‘四大件’樂器伴奏帶來了新意。我總相信塤能夠為南音爭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