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縣秀才營鐵佛寺廟會

趙縣秀才營鐵佛寺廟會

趙縣秀才營鐵佛寺廟會是集祭祀、歌舞、文娛、商貿於一體的地方傳統民俗活動。秀才營,位於趙縣城東滹沱河古道,趙縣、寧晉辛集、晉縣的交界處,秀才營村東南,樹木參天,杞柳、果樹成行,風景異常秀麗,就在這樹木叢中有一座數一數二的大寺院,這就是鐵佛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縣秀才營鐵佛寺廟會
  • 地區:趙縣 秀才營
  • 特點:集祭祀、歌舞、文娛
  • 背景:明朝朱元璋死後
傳說,歷史,現況,

傳說

相傳,明朝朱元璋死後,四子燕王朱棣,為了奪取王位,統部隊為“靖難軍”(說書人叫燕王掃北),經過三年內戰,終於攻下南京,自立為帝。他奪取政權後,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要將國都遷往燕地。在哪裡建都好呢?須有一處風水寶地,於是就帶領他的軍師、文武大臣的風水先生來到河北一帶查找有帝王的福地。一天來到秀才營村東南三里處的九龍口(這裡是九條道路的交接處,俗稱九龍口),四周樹木參天,風景秀麗,是一處難得的風水寶地,在這裡蓋京城,再好不過了。但是,位置偏南了些,有的大臣提議往北再找一找,找來找去,再沒有比九龍口更好的地方,於是決定在九龍口蓋金鑾殿修京城。可是,第二天發現在九龍口的風水寶地從地下長出三尊大鐵佛,佛爺占了地方,燕王認為這時天意,不敢違抗佛祖的旨意,只好在北京蓋起了金鑾殿,即皇姑、千佛、藥王、聖母等由北向南依次排列,其中,鐵佛殿最為壯觀。三尊鐵佛端坐正中,十八羅漢東西旁坐。另有九座小廟,為斑疹、瘟神、眼光、睡宮、麥王、大聖、玉蘭老母、南海大士、送子觀音等,或附於大殿之側,或獨立寺院當中。出現三尊鐵佛是在農曆四月初十,所以每年這一天要過響(廟會),前後演戲四天,為招待從四面八方趕來燒香拜佛的香客,各村建立的茶棚有幾十座,商販、買賣人搭起的洋布棚、飲食棚就有幾里路長,擺攤的、流動叫賣的以及趕廟的民眾人山人海,形成了一臨時商品的交易市場。

歷史

“七七”事變後,鐵佛寺毀於戰火,三尊鐵佛也為抗日戰爭做出了貢獻,砸爛、鑄了手榴彈,做了抗擊日寇的武器。整個鐵佛寺成了一片廢墟。

現況

今逢盛世,年年豐收,戶戶有餘,人們又想起了鐵佛寺的盛會,自發地又把廟會趕了起來,每逢農曆四月初八至十二日,四村八鄉的民眾,吹吹打打,鑼鼓喧天,踩高蹺的,打扇鼓的,雜技、魔術、大戲小曲等傳統民間社火雲集鐵佛寺,熱鬧非凡。臨近幾個村的茶棚會,也在鐵佛寺的廢墟上,搭起茶棚,供上佛像,招來了不少善於男信女,自願地出錢資助,多的上百元,少的拿個塊二八毛的油錢表示誠意茶棚會又用這筆收入請來了大戲和馬戲團、歌舞隊、電視錄象隊等為廟會助興。國營商業、個體商戶、小商販都趕設攤點做買賣,布匹、衣服、日用百貨、飲食食品、瓜果蔬菜、農具機械、農藥化肥等生產生活用品的攤點,組成了幾道街,形成了一個繁華的物資交流大會,人山人海,盛況空前,比解放前更勝一籌。如今,祭神拜佛是虛,物資交流、娛樂熱鬧是實、歡騰、祥和,給遊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是勞動人民審美意識、價值觀念的反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