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汀陽

趙汀陽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長城學者,博導,學部委員;

國務院特貼專家,“萬人計畫”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汀陽
  • 國籍:中國
  • 職業:研究員
  • 代表作品:《天下體系》等
  • 研究領域:政治哲學、倫理學
  • 性別:男
兼任,國內兼任,海外兼任,學術專著,論文集,外文學術著作,中文論文,外文論文,

兼任

國內兼任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導;
清華大學倫理和宗教中心客座研究員;
北京大學套用倫理學中心客座研究員;
浙江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客座教授;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華山學者”講座教授;

海外兼任

歐洲跨文化研究院學術常委(Steering member of Transcultura Institut European);
美國博古睿研究院資深研究員(Senior fellow of Berggruen Institute);
哈佛燕京學社及哈佛大學東亞系,蒲塞傑出訪問學者(Pusey Distinguished Fellow),授課教授(2013)。

學術專著

《美學和未來的美學》,1990,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哲學的危機》1992,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論可能生活》,1994,三聯;2004,人民大學出版社。
《一個或所有問題》,1998,江西教育出版社。
《思維迷宮》,科普,1995,廣東教育出版社,2010,人民大學出版社。
《天下體系》,2005,江蘇教育;2011,人民大學出版社。
《壞世界研究》,2009,人民大學出版社。
《第一哲學的支點》,2013,三聯書店。
《天下的當代性》,2016,中信學術出版社。
《惠此中國》,2016,中信學術出版社。
《四種分叉》,2017,華東師大出版社

論文集

《人之常情》,1998,遼寧人民出版社。
《22個方案》,1997,遼寧大學出版社。
《直觀》,2000,福建教育出版社。
《趙汀陽自選集》,2001,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沒有世界觀的世界》,2003,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每個人的政治》,2010,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出版社。

外文學術著作

Tianxia tout sous un meme ciel. Les editions du cerf, 2018,法國
Du Ciel Ala Terre,(與Regis Debray合著),les Arenes,2014,法國

中文論文

語言和語言之外,《哲學研究》1987-3。
美學的轉向,《哲學研究》1988-12。
本體論的困難,《哲學研究》1990-4。
對Can-be的批評,《哲學研究》1991-3。
正名分析,《哲學研究》1992-7。
哲學的元性質,《哲學研究》1993-6。
無立場的倫理分析,《哲學研究》1995-5。
有償人權和做人主義,《哲學研究》1996-9。
不純粹的現象學,《哲學研究》1999-6。
我們和你們,《哲學研究》2000-2。
知識,命運和幸福,《哲學研究》2001-8。
文化認同,《哲學研究》,2003-7。
一套新的《西方哲學史》與它對西方哲學的理解,《哲學研究》,2006-6
反政治的政治,《哲學研究》2007-12
民主的最小傷害原則和最大兼容原則,《哲學研究》2008-6
從國家、國際到世界:三種政治問題的變化,《哲學研究》,2009-1
共在存在論:人際與心際,《哲學研究》,2009-8
從方法論的個人主義到方法論的關係主義,《哲學研究》,2011-1
一種對存在不惑的形上學,《哲學研究》,2012-1
作為創世論的存在論,《哲學研究》,2012-8
時間的分叉,《哲學研究》,2014-6
有軌電車的道德分叉,《哲學研究》,2015-5
第一個哲學辭彙,《哲學研究》,2016-11
箕子的忠告,《哲學研究》,2017-6
歷史,山水與漁樵,《哲學研究》,2018-1
和諧問題的思考,《世界經濟與政治》,2006-9
衝突與合作的博弈哲學,《世界經濟與政治》,2007-6.
天下體系的一個簡要表述,《世界經濟與政治》,2008-10
以天下重新定義政治概念,《世界經濟與政治》,2015-6
道德金規則的最佳可能方案,《中國社會科學》2005/3
預付人權理論,《中國社會科學》2006/4
儒家政治的倫理學轉向《中國社會科學》(內刊)2007/4
民主的最小傷害原則和最大兼容原則,《中國社會科學》(內刊),2008/3
救災與中國價值的普世意義,《中國社會科學》(內刊),2008/4
新概念本體論,《社會科學戰線》,1992\4。
《老子》的解釋問題,《社會科學戰線》,1993\6。
哲學怎樣才有用,《社會科學戰線》1995\1(《新華文摘》轉載,1995\6)
哲學操作,《社會科學戰線》1996\1。
一個或所有問題,《社會科學戰線》1997\1。
哲學的感覺,《社會科學戰線》1998\6。(《新華文摘》轉載,1999\4)
帝國與天下體系,《世界哲學》,2003\5。
關於自由的存在論觀點,《世界哲學》,2004\6
先驗論證,《世界哲學》,2005\5
再論先驗論證,《世界哲學》,2006\3
倫理學不是倫理,《讀書》1997,4。
知識論之後,《讀書》1999,8。
解凍哲學,《讀書》2000,12。
心事哲學(1),《讀書》2001,3。
心事哲學(2),《讀書》2001,4。
維根斯坦式的“現象學還原”,《北京社會科學》,1990,1。
胡塞爾的意識結構,《文史哲》,1987,3。
康德美學的實質,《學術月刊》,1986,10。
哲學未來形勢,《哲學動態》,1989,7。
理解20世紀的精神財富,《國際經濟評論》,1998,3-4。
美學只是一種手法,《人文雜誌》1996,2。
維根斯坦的思想傳統,《開放時代》,2001,3。
關於後現代的一種表述,《跨文化對話》,2000,6。
歐亞概念分析,《跨文化對話》,2004,11
理解與接受,《跨文化對話》,2002,9
哲學原旨主義,《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5,1
世界制度的哲學分析,《年度學術2003》,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第一哲學的理由和困難,《年度學術2005》,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歷史知識如何從地方的到普遍的?《新史學》,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歷史語法,《書評周刊》,1999,3。(《新華文摘》,1999,7)
思想的原創問題,《學術月刊》,2000,1。(《新華文摘》,2000,7)
博弈問題的哲學分析,《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5,3
國學之爭(新京報評論),《新華文摘》2005,17
再論自由的困境,《學術月刊》,2006,3
美國夢,歐洲夢和中國夢,《跨文化對話》,2006,總18
哲學的政治學轉向,《吉林大學學報》,2006,2
初始狀態的博弈問題,《社會科學論壇》,2006,12.
儒家的一個未決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1
改變觀看的方式,《讀書》,2007,2
城邦,民眾和廣場,《世界哲學》,2007,2。
荀子的初始狀態理論,《社會科學戰線》2007,5.
法家法治與社會信任,《學習與探索》,2007,6
預付人權理論,《人權》,2008,2
精神政治的四大發明,《社會科學論壇》,2008-7。
普遍價值和必要價值,《世界哲學》,2009-6
天下體系的現代啟示,《文化縱橫》,2010-6
道的可能解法與合理解法,《江海學刊》,2011-1
到底哪些東西是超越的?《哲學分析》,2011-6
作為方法論的個人,《江海學刊》,2012-2
意識有什麼世界就有什麼,《吉林大學學報》,2012-3
現代性的終結與全球性的未來,《文化縱橫》,2013-8
給我一個支點,《哲學動態》,人物專訪,2015-1
中國作為一個政治神學概念,《江海學刊》,2015-5
天下問題的當代性,《探索與爭鳴》,2015-11
作為方法論的中國,《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16-3
智慧型的分叉,《世界哲學》,2016-5
你是利瑪竇那樣的人嗎?《江海學刊》,2017-2
藝術的本意與意義鏈,《人文雜誌》,2017-3
天下究竟是什麼?《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8-1
人工智慧革命的近憂和遠慮,《哲學動態》,2018-4

外文論文

1.Pour un Syntext, ALLIAGE,No. 41-42, France.2000,法國。
2.The Times of Reculturing, ALLIAGE,No. 45-46.France.2001,法國。
3.Reciprocidad Alteralidad, In En el Camino: Cultura y Patrimonio, ed.De Rote, Espania, 2002,西班牙。
4.Understanding and Acceptance, In les Assises de la connaissance reciproque,ed. Alain Le Pichon, France, 2003,法國。
5.Is it possible if a new encyclopedia is needed? In les Assises de la connaissance reciproque,France, 2003,法國。
6.On the Best Possible Golden Rule,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winter 2005,(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
7.Rethinking Empire from a Chinese Concept All-under-heaven. Social Identities, Vol.12, Jan.2006. UK.英國
8.Credit Human Rights.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spring 2007, (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
9.A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World. Diogenes, 221-Jan-2008,UNESCO,聯合國哲學雜誌,法國-英國(英文和法文兩版)
10.An All-under-heaven theory. China Security, Vol.4,No 2,Spring 2008, USA,美國。
11.天下之治,《思想史研究》第8號,2008-6,日本。
12.Tutto-sotto-il-cielo:cosi i cinesi vedono il mondo, in Limes,2008-4,Italy,義大利。
13.A Philosophical Analysis of All-under-heaven,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Humanities, Vol.1, 2008,北京。
14.The original game, In Spielen nach den spielregeln, ed. By Ghosh-schellhorn and Marti, LIT Verlag, Berlin, 2008德國。
15.The self and the other.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Vol.3,No.2,2008,北京。
16.An interpretation of harmony in terms of Confucian improvement.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Vol.2,No.1 2009,上海
17.Ontologie de la coexistence : du cogito au facio. In Diogène, n° 228, octobre-décembre 2010,法國-英國(英文和法文兩版)
18.Chinese world outlook. In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 the Chinese Perspective, Singapore :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2011.新加坡
19.Comprendre et accepter. In Le renversement du Ciel. Ed. Alain Le Pichon, CNRS Editions, 2011,法國
20.Le concept de tout sous le ciel. In Le renversement du Ciel. Ed. Alain Le Pichon, CNRS Editions, 2011,法國
21.Une analyse philosophique du concept monde. In Le renversement du Ciel. Ed. Alain Le Pichon, CNRS Editions, 2011,法國
22.Rethinking Empire from a Chinese Concept All-under-heaven. In China Orders the World. Ed. William Callahan. The Johns Hopkins Univ.Press,Baltimore, 2011,美國。
23.all-under-heaven and methodological relationalism.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ed.Fred Dallmayr,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12,美國。
24.MenschenrechtealsVorschussrechte",inPhilippeBrunozzi,SarhanDhouib,WalterPfannkuche(ed.):TranskulturalitätderMenschenrechte.Arabische,ChinesischeundeuropäischePerspektiven.KarlAlber:Freiburg/München2013,255-277.德國
25.liberte et harmonie: affrontement ou convergence. In Debray & Jullien (ed): Culture nationale et universalisme. Ginkgo editeur, Paris, 2013.法國
26.The China dream in questio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udies, V2N1,Jan 2014,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北京
27. How to make a world. In How is global dialogue possible? ed by Seibt and Garsdal, De Gruyter, Berlin, 2015,德國
28. Comment la Chine envisage son avenir. In Revue des deux mondes, Dec-2014. 63-71.Paris.法國
29. redefining the concept of politics via Tianxia: the problems, conditions and methodology. In World economics and politics, 2015-6,北京
30. The first philosophical word. In Yearbook for eastern and western philosophy. Ed. By Hilge Landweer, Hans Feger. De Gruyter, Berlin, 2017.德國
31. What concept of human rights can be better defended? In Revue internationale de philosophie. No.1—2018, Paris.法國
32. How to make a world of perpetual peace. In Revue internationale de philosophie. No.1—2018, Paris.法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