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敬侯

趙敬侯(?-公元前375年),嬴姓,趙氏,名章,趙烈侯之子,趙武侯之侄,戰國時期趙國國君,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75年在位。

公元前386年,將都城從中牟(今河南鶴壁)遷到邯鄲,規劃成兩大區域,宮城區(行政中心)與大北城(商業中心),邯鄲迅速繁榮。此後數年相繼對齊、魏、衛、中山等國用兵。公元前376年,與魏、韓二國正式滅掉晉國,瓜分晉國殘餘領地。公元前375年,趙敬侯去世,其子趙成侯即位,後葬於趙王陵

基本介紹

  • 本名:趙章
  • 別稱:趙敬侯
  • 所處時代:戰國時期
  • 民族族群:華夏族
  • 出生地:趙國中牟(今河南鶴壁)
  • 去世時間:公元前375年
  • 主要成就:遷都邯鄲
  • 陵寢:趙王陵
  • 在位時間:公元前386年登基(在位12年)
  • 朝代:趙國
人物生平,即位遷都,交戰齊魏,分地去世,為政舉措,人物評價,史籍記載,家庭成員,陵寢墓地,史書記載,

人物生平

即位遷都

趙敬侯,嬴姓,趙氏,名章,是趙烈侯之子。趙烈侯在位時,將趙章立為太子。趙烈侯九年(公元前400年),趙烈侯去世,因太子趙章年幼,於是趙國群臣擁立趙烈侯之弟、趙章叔父趙武侯(亦稱趙武公)即位。
趙武公十三年(公元前387年),趙武公去世,趙國群臣再度擁立趙章即位,是為趙敬侯。
趙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趙敬侯堂兄弟、趙武公之子趙朝(一作趙朔)作亂,因沒有獲勝,於是出逃投奔魏國。魏國國君魏武侯出兵協助趙朝一同襲擊趙國的邯鄲(今河北邯鄲),魏軍遭趙軍擊敗後撤兵而回。同年,趙敬侯將都城從中牟(今河南湯陰)遷到邯鄲。

交戰齊魏

趙敬侯二年(公元前385年),趙國在靈丘擊敗齊國軍隊。
趙敬侯三年(公元前384年),趙敬侯派兵到廩丘援救魏國,大敗齊軍。
趙敬侯四年(公元前383年),魏軍在兔台打敗趙軍。同年,趙敬侯下令在剛平築城作為侵掠衛國的據點。
趙敬侯五年(公元前382年),齊國和魏國為衛國進攻趙國,奪取趙國的剛平城。
趙敬侯六年(公元前381年),趙敬侯向楚國借兵攻打魏國,奪取魏國的棘蒲。
趙敬侯七年(公元前380年),齊國攻打燕國,奪取燕國的桑兵。趙敬侯聯合魏國、韓國攻打齊國,兵至桑丘。
趙敬侯八年(公元前379年),趙敬侯派兵攻打魏國,奪取魏國的黃城。趙敬侯派兵襲擊衛國,但未能攻克。
趙敬侯九年(公元前378年),趙敬侯派兵攻打齊國。同年,齊國攻打燕國,趙敬侯聯合魏國、韓國攻打齊國以救援燕國,兵至靈丘。

分地去世

趙敬侯十年(公元前377年),趙敬侯派兵與中山國房子縣交戰。
趙敬侯十一年(公元前376年),趙敬侯與魏武侯、韓哀侯共同將晉靖公廢黜為平民,正式滅掉晉國,瓜分晉國的殘餘領地。同年,趙敬侯派兵攻打中山國,在中人與中山軍交戰。
趙敬侯十二年(公元前375年),趙敬侯去世,其子趙種即位,是為趙成侯。

為政舉措

趙敬侯即位之初,以其遠見卓識,力主遷都邯鄲(今河北邯鄲),為實現趙國北進的戰略打下基礎。之後,趙敬侯通過對衛國、魏國的一系列戰爭積極向外擴展,進一步鞏固都城邯鄲的地位。

人物評價

趙敬侯不修德行,而喜歡盡情享樂,滿足於身體安適,耳目快樂,冬天射箭打獵,夏天泛舟遊玩,不分晝夜地飲酒,一連幾天都不放下酒杯,不會喝酒的用竹筒對著嘴巴往裡灌,進退不嚴肅、回答不恭敬的就在席前殺死。起居飲食像這樣沒有節制,處罰殺戮像這樣沒有標準,但是趙敬侯在位十二年,軍隊不曾遭到敵國挫敗,土地不曾遭到四鄰侵占,內部沒有群臣百官鬧事,外面沒有鄰國侵略的禍患,這些都是因為懂得趙敬侯如何任用臣子。

史籍記載

家庭成員

陵寢墓地

參見:趙王陵

史書記載

《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第十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