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幽王歌

《趙幽王歌》,郭茂倩樂府詩集》歸入《雜歌謠辭》。趙幽王,即劉友,因其被幽禁而死,故稱趙幽王。據《史記·呂太后本紀》記銳,漢高祖劉邦死後,漢孝惠帝劉盈繼位,性格懦弱,大權被呂太后掌握,開始誅殺劉氏皇室。《趙幽王歌》即劉友死前所作。劉友並非詩人,但他遭遇奇冤,感受極深,激憤吟詩,情出天然,稱之謂“成於哀樂,緣事而發”之作,列於漢代樂府詩歌之林,當無愧色。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趙幽王歌
  • 創作年代西漢
  • 作品出處:《雜歌謠辭》
  • 文學體裁:樂府
  • 作者:劉友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諸呂用事(1)兮劉氏微,
迫脅王侯兮強授我妃。
我妃既妒兮誣我以惡,
讒女亂國兮上(2)曾不寤(3)。
我無忠臣兮何故棄國?
自快中野(4)兮蒼天與直。
於嗟不可悔兮寧早自賊(5),
為王餓死兮誰者憐之,
呂氏絕理兮托天報仇。

注釋譯文

(1)用事:執政,當權。《戰國策·趙策》:趙太后新用事。
(2)上:指當時掌握最高權力的呂后
(3)寤:通“悟”,意為覺悟,認識到。《詩經·邶風·柏舟》:靜言思之,寤擗有摽。《史記·李斯列傳》:而心尚未寤也。
(4)中野:指田野。
(5)賊:通“裁”。自裁為自殺之意。

創作背景

西漢初期,呂氏一度專政,殺戮了不少劉氏子弟。這首詩即劉友被害前的寫實抒懷怍。劉友是漢高祖劉邦之子,初封為淮陽王。當趙隱王劉如意被害後,封劉友為趙王(後來謚為幽)。漢孝惠帝時,諸呂將呂氏女強嫁給劉友,劉友不愛她,而重情於別的妃子。呂氏女因被冷落而記恨在心,在呂后面前進了讒言,說“劉友說咱姓呂的怎配做王?說等你死了,他就狼狠打擊呂氏!”呂后聽罷大怒,速召劉友至京城。召來之後就令衛兵困起他,不準給他吃食。有的大臣偷送食物給他,該大臣就被逮捕。劉友飢餓難忍,悲憤不已,寫下了《趙幽王歌》。

作品鑑賞

《趙幽王歌》共九句,表達了趙幽王劉友瀕臨餓死時悔恨交加的沉痛心情。
前四句以曲直交錯的筆法,傾訴自己被害的政治背景。託言“諸呂用事”,實指呂后專權;正說“上曾不寤”,實乃上(呂后)有意為之,不過借“我妃既妒兮誣我以惡”為口實,好加之罪而已。她們都是亂國之女,害夫之婦。“迫我王侯兮強授我妃”,不是直截了當的怒斥呂后作威作福,擅權奪國,使劉氏喪權而身微軀賤,任其宰割嗎?
五、六句又以反詰語,揭示這一政變的謎底,是“我無忠臣”嗎?不是,在趙幽王被幽禁之時,曾經有冒死送飯者,但被呂后“輒捕論之”,這就是趙幽王丟國的真正原因。所以,只有身死原野之中,然後盼望蒼天給予評判是非曲直了。這看似無可奈何,實及“疾痛慘怛未嘗不呼天也”。
七、八兩句只寫其悔恨上當受騙而還朝的萬分悲傷。趙幽王無限感慨,追悔莫及,早知如此,不如自殺,身為王侯而餓死,有誰人知道這可憐的下場呢?
最後一句,終於怒不可進,大罵“呂氏絕理”,死後要“托天報仇”。表現出一種金剛怒目式的反抗精神,真可與關漢卿筆下的竇娥形象鬥奇爭雄了。
最後,劉友到底是在幽禁中活活餓死了。死時,以普通百姓的葬禮埋了這漢朝開國皇帝之子。
劉友用當時流行的“騷體”寫出了自己的厄遇,揭露了呂氏的霸道、殘忍,強烈地表達了詩作者抿仇雪恨的願望。言志之詩,不假雕飾,悲憤之情,躍然紙上!

作者簡介

劉友,漢高祖之子,立為淮陽王,趙隱王如意死後,徙為趙王,凡立十一年。漢孝惠帝時,以諸呂女為後,因愛它姬,為呂后幽禁而死。幽死前作歌一首,見於《古詩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