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華(武漢大學哲學院副教授)

趙俊華(武漢大學哲學院副教授)

趙俊華,1975年10月出生於河南省汝南縣。現任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心理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武漢大學“985”認知神經與信息科學研究平台專家組成員;湖北省心理學會基礎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主要研究領域和方向注意和知覺心理,語言認知、社會認知與文化,教學心理,心理健康教育,人機語音互動等。最近幾年主要側重探討:1)第二語言學習者的語言認知與有效學習問題;2)教學策略理論研究與心理實驗網路化教學平台設計;3)注意瞬脫的理論和實驗研究;4)顏色心理和視知覺加工的基本規律與套用;5)社會認知、道德認知及其衝突心理的化解;6)人機互動中語音識別的心理特徵與有效套用問題。當前的研究手段主要包括行為實驗、事件相關電位、fMRI、計算機輔助開發等技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俊華
  • 出生地:河南省汝南縣
  • 出生日期:1975年10月
  • 職業: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心理系副教授
  • 性別:男
個人簡歷,研究興趣,發表論著,主持或參與的科研項目,獲獎情況,

個人簡歷

趙俊華,男,1975年10月出生於河南省汝南縣。2003年9月到西南大學學習,專業為發展與教育心理學,2006年獲西南大學博士學位;2006年9月至2008年12月在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套用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2009年2月任教於武漢大學哲學院心理系。
研究領域:語言認知,思維心理,教學心理,心理健康教育,人機語音互動等。

研究興趣

語言認知、思維心理、教學心理、心理實驗方法、心理健康教育、人機語音互動等。最近幾年來主要探討了1)正常青少年或成人雙語者辭彙、語音、語義、句法表征及其加工機制2)雙語加工的語境效應3)中學生思維風格和英語學習關係4)教學策略及其學科深透研究。當前的研究手段包括行為實驗,腦電和核磁共振腦功能成像,計算機輔助等。

發表論著

趙俊華. (2002). 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發展特點及性別差異研究. 中國小英語教學與研究, 148: 29-33.
趙俊華. (2002). 中學英語課堂言語交往行為性別差異的心理動因. 社會心理科學, 17: 85-87.
趙俊華, 張大均. (2005). 我國策略教學研究的現狀分析和未來發展建構. 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社版), 31: 22-25.
趙俊華, 張大均. (2006). 辭彙的語義表征及其啟動效應研究現狀與問題. 心理科學, 29: 752-754.
撰寫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規劃課題《教育管理辭典》(第三版)“教育管理心理基本理論”一章內容。參見“教育管理辭典(第三版),海南出版社,2005”。
撰寫《教學心理學新視點》一書第七章“教與學策略及其教學的理論與實證研究”。參見“張大均,王映學主編. 教學心理學新視點.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趙俊華, 張大均. (2007). 中學生思維風格結構及其測量. 心理科學,30: 142-144.
趙俊華, 張大均. (2008). 思維風格影響英語辭彙心理表征的途徑和範圍. 心理科學, 31:1090-1093.
趙俊華, 莫雷. (2008). 雙語辭彙通達的認知控制. 心理科學進展, 16(6):874-879.

主持或參與的科研項目

主持2010年武漢大學70後計畫項目“基於詞序加工的句法跨語言影響極其腦機制研究”。
主持2010年武漢大學教學改革項目“基於教-學-做理念的《實驗心理學》網路化教學平台研究與開發”。
主持2013武漢大學教學改革項目“問題導向的心理實驗網路化自適應學習研究”。
主持武漢大學70後團隊項目“文化心理學”子課題“語言認知與文化”研究。
參與2007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教育學研究項目 “第二語言學習者二語辭彙語義通達的認知過程與機制研究”(07SXQ001)。
參與教育部2008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後期資助重點課題“音樂審美心理研究”(08JHQ0007)。
撰寫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規劃課題《教育管理辭典》(第三版)“教育管理心理基本理論”一章內容。參見“教育管理辭典(第三版),海南出版社,2005”。
撰寫《教學心理學新視點》一書第七章“教與學策略及其教學的理論與實證研究”。參見“張大均,王映學主編.教學心理學新視點.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獲獎情況

湖北省2010年優秀學士學位論文“雙語跨語言的句法長時啟動效應”(彭宇,趙俊華)。
湖北省2011年優秀學士學位論文“注意瞬脫中的注意捕獲效應”(韓盈盈,趙俊華)。
湖北省2012年優秀學士學位論文“權力如何影響道德判斷行為:情境捲入的效應”(鄭睦凡,趙俊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