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作舟

趙作舟(1616—1692) 字乘如,號浮山,大嵩衛城裡人。

基本介紹

  • 本名:趙作舟
  • 別稱:浮山
  • 字號:乘如
  • 出生時間:1616
  • 去世時間:1692
人物生平,個人作品,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祖趙廷策、父趙景星,皆為宿儒名師,治教嚴謹。趙怍舟天資穎慧,記憶過人,讀書一覽數行,過目不忘;又因生於詩書門第,耳濡目染,少年時代即嶄露頭角。十四歲時,中秋佳節,祖父邀友賞月,吟詩助興。趙作舟應長者之試,當場吟“一至七字雙首連環詩”,眾賓稱絕。縣試,名列榜首;鄉試,得中解元。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任東平府學正,上官重其才學,薦於朝廷。金殿策對,賜同進士出身。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任戶部江南司員外郎時,朝廷破格委趙作舟主考貴州。他杜絕私情,擇優錄取,使貴州勤學之風蔚興。下科鄉試,錄取人數增加一倍,眾舉人為趙獻“春風澤黔”頌辭。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任刑部廣東司郎中,理案清明,昭雪冤獄,民送“龍圖再世”匾額,以頌其德。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升任辰沅分巡靖道、湖廣按察使司僉事,聽斷如流,案無積文。嚴飭屬吏,不輕用刑;而對首惡要犯,則嚴懲不貸。武昌巨商王天爵與湖廣總督有舊,恃勢作惡,怨聲載道,越衙告狀者甚眾。趙拒王千金重賄,依法治罪。後遭讒陷,蕭條歸里,鍵戶治學。曾賦詩言志:“‘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利祿蝕高潔,教育鑄國魂”。趙雖生於士族之家,但同情民眾疾苦。曾在京都賦詩:“鳳城(京都舊稱)千萬戶,車馬若游龍,漫自矜多足,誰人憐老農!”77歲憂憤辭世。

個人作品

一生著述甚多,所撰《浮山詩文集》、《文喜堂詩文集》、《魯湘春秋》,均經翰林院批准,在山東、湖南付梓問世。《山左詩抄》選其詩詞22首,《海陽縣誌》載其文章8篇,詩歌32首。

人物評價

著名詩人趙執信(益都人,進士)為其作墓志銘:“淵然其文,藹矣其形。既洽於黔,亦孚於荊。將謂遇兮晚華驟零,謂不遇兮要服知名。潔彼於此,何毀何成。嗚呼休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