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獨立同盟會(越盟)

越南獨立同盟會

越盟一般指本詞條

越南獨立同盟會(Việt Nam Ðộc Lập Ðồng Minh Hội),簡稱越盟(Việt Minh),於1941年成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越南獨立同盟會
  • 外文名:Việt Nam Ðộc Lập &ETH
  • 簡稱:越盟
  • 成立時間:1941年
  • 會議:1941年5月10日
  • 主持人:胡志明
成立,發展,八月革命,民眾運動,

成立

1941年5月10日,越共中央八次會議在高平省河廣縣北坡村召開,胡志明主持會議。會議決定發展游擊戰爭,成立“越南獨立同盟會”。該會的目的是要帶領越南脫離法國的殖民統治,以及抵抗入侵日軍。一些人或會把它與越南革命同盟會(越革)混淆,後者是由阮海臣(Nguyễn Hải Thần)及胡學覽(Hồ Học Lãm)創立,並於1946年加入越南國家聯軍。

發展

二戰期間,日軍占據了不少亞洲的法國屬地(又稱法屬印度支那),越盟除與法國人交戰外,也發起對抗日軍的運動,並得到來自美國及中國的資助,共同抗日。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胡志明領導的越盟控制整個越南,向法國宣布獨立,並在美國的支持下,於同年9月2日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但自日軍被擊敗後,美國的援助減少,法國乘勢捲土重來,圖恢復越南的殖民統治,期間與越盟交戰的時間接近十年,當時美國為了防止共產主義勢力在亞洲的擴張,便停止援助越盟,法國因此獲得美國在政治及經濟上的支持,這場戰爭被稱為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法國將領Jean-Étienne Valluy圖把越盟一刀清掉,但不成功。他領導的武裝部隊經河內,逐家逐戶與越盟小隊交戰,多天后,當法軍找出最後一名越盟狙擊手後,越盟便聲稱已殺掉20,000多名法軍。其後法軍於1947年包圍越盟位於北越的基地,當時胡志明藏匿在地洞內,得以避過法軍的生擒,率領15,000多名法軍的Valluy圖殲滅為數達60,000多人的敵軍,但也不成功。在1954年的奠邊府戰役後,法軍宣布投降,並給予越南民主共和國更多在和平談判方面的好處。事隔不久,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日內瓦會議結果所達成的共識中,越南被分為北越和南越,並以北緯17度作界線,直至1956年的統一選舉為止。北越的民政於同年10月11日過渡至越盟,委任胡志明為北越總理,並將成為一共產主義國家。而南越方面則由保大出任該國皇帝,並委任吳庭艷為首相。由於南越的支持國--美國,並未簽署1954年的協定及接受兩越統一選舉,因此獲得廣泛支持的胡志明,為日後越戰的勝利奠定基礎。

八月革命

八月革命是越南獨立同盟會 (以下簡稱越盟) 在1945年8月發起的民眾運動,企圖從親日傀儡國家越南帝國手中奪取政權。其結果雖然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但是緊接著二次大戰結束後,法國為了繼續維持在印度支那的殖民主義,雙方爆發了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

民眾運動

1945年八月中旬,胡志明得知日本即將接受波茨坦宣言的訊息後,在8月13日晚上,下達發起民眾運動的指令。8月17日河內,大喊越南獨立的示威民眾們占領擁護陳重金的集會。19日,越盟成功接收河內的保全隊、警察署等政府機關,許多保全隊和警察也都見勢投靠越盟。對於親日政府即將崩潰的日軍,則是採取傍觀角色。
8月23日順化、25日西貢,紛紛因為民眾運動陷入越盟的控制。30日,保大皇帝在順化發表“退位敕書”,宣布退位。8月26日,胡志明前往河內,隨即在9月2日,集合民眾到市內巴亭廣場,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