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周期

超級周期

超級周期是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大宗商品價格一反常態,出現長期且大範圍的上漲。

基本介紹

  • 類型:經濟學術語
簡介,發現者,IMF的觀點,分析與分歧,實質,

簡介

超級周期是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大宗商品價格一反常態,出現長期且大範圍的上漲。

發現者

曾任哥倫比亞財政部長、最近成為世界銀行(World Bank)行長候選人的經濟學家奧坎波(Jose Antonio Ocampo)和聯合國經濟學家厄頓(Bilge Erten)經過統計分析發現,自1865年以來,史上曾出現過三次“超級周期”,2000年以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這輪周期則是第四次。
超級周期

IMF的觀點

為了區分短期趨勢和長期趨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簡稱:IMF)的經濟學家最近繪製了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四類大宗商品經通脹因素調整的價格走勢圖。這四類商品是能源、金屬、食品和農業原材料(如木材、棉花、橡膠、羊毛等)。不管你是否相信,IMF的基本結論是:全球經濟的脆弱前景意味著大宗商品價格不可能以過去10年那樣的速度上漲。

分析與分歧

21世紀頭十年確實發生了一些顯著變化:此前數十年一直在下跌的大宗商品(能源除外)價格發生了徹底逆轉。對此現象的一致解釋是:隨著中國、印度等大型經濟體突然崛起,這些新興市場對大宗商品的需求也開始迅速增加。與此同時,世界各地的投資者也認為值得在大宗商品上押下重注。由於在需求增加之前大宗商品經歷了價格下跌的長期過程,這挫傷了市場增加大宗商品生產的投資熱情。因此市場無法立即增加供給以滿足新增的需求,價格因此上升。
能源價格確實需要另當別論。一方面,與其他大宗商品的價格相比,能源價格由於各種原因更容易波動,比如反覆出現的導致石油供應受到干擾的地緣政治風險。另一方面,能源的價格明顯在上漲,在過去40年裡,增幅達到163%。對於能源價格的特殊性的解釋已有共識:石油價格的攀升抑制了經濟成長,進而打壓了其他大宗商品的價格。
正如IMF的圖表所示,金屬價格在過去幾年經歷了大幅上升。這反映了來自工業和投資者的強勁需求,這種需求也許是因為人們對貨幣和政府失去信心而被放大。儘管如此,金屬價格仍然基本保持在1973年的水平,這與能源價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能源不太可能像當時那樣便宜。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雖然世界人口不斷增長,並且越來越富裕的中國人飲食習慣發生了變化,食品價格仍然大大降低,甚至在21世紀初經歷了上漲之後,食品價格仍然處在較低的水平。2012年食品價格大約是1973年食品價格的一半。這種持久的趨勢很可能繼續保持下去。奧坎波和厄頓兩人的研究發現,除石油之外,每個超級周期的上升階段過後,價格都會出現下降,低於上一個10年期結束時的水平。
2012年位於超級周期的哪個階段?末尾?還是一半?
在需求方面,再沒有第二個中國或印度會進入全球市場,所以不太可能再次出現需求增長的巨大來源。投資者呢?大宗商品資訊機構CPM Group大宗商品研究大師克里斯蒂安(Jeffrey Christian)說,在利率如此之低的背景下,可能會有另一波投資資金湧入大宗商品市場。
在供應方面,預料之中的反應正在上演:對包括銅和天然氣在內的大宗商品生產能力的投資將導致供應量上升,同時,人們又有了開發更高效利用這些大宗商品的技術的新動力。克里斯蒂安說,當前的制約實際上存在於政治和社會層面,他指的是進行更多的礦產開採、能源開發和農業種植所遇到的政治、法律和環境方面的阻礙。

實質

超級周期可能只是為人們熟悉的供需決定價格理論取了個光鮮的名字而已,也就是說,需求帶動的價格上漲引發供應增加,而供應增加又導致價格下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