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北川

走出北川

走出北川》,新聞紀實攝影作品,作者陳慶港,作品刊播單位:杭州日報,刊播日期:2009年2月18日。這幅反映八名解放軍戰士奮力搶救一名倖存者的作品走出北川》,獲得第52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荷賽)突發新聞類單幅一等獎,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民在巨大災難面前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為搶救每一個生命“不放棄,不拋棄”的偉大精神。荷賽是公認的全球最權威的新聞攝影大賽,而突發新聞類一等獎是荷賽最具含金量的獎項,陳慶港為中國攝影記者實現了荷賽突發新聞類獎項中零的突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走出北川
  • 作者陳慶港
  • 類型新聞紀實攝影作品
  • 作者籍貫:江蘇連雲港人
作品背景,作品評價,作品榮譽,社會評價,作者說明,

作品背景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發生8.0級汶川大地震,作為一名新聞攝影記者,職業的敏感和歷史責任感驅使陳慶港在第一時間趕往災區。在災區,他冒著生命危險和救援人員一道奮力搶救傷者,更用手中的相機真實記錄了這場中華民族的空前劫難。5月14日中午12時許,在進入重災區北川縣城的途中,陳慶港遇到了八名解放軍戰士抬著一名傷員從兩塊巨石的縫隙中艱難穿過,在攀爬到巨石上方為救援人員讓路時,他拍下了這幅作品《走出北川》,獲得第52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荷賽)突發新聞類單幅一等獎。

作品評價

在國難當頭,在危急時刻,記者的職責已經不僅僅是記錄歷史,不僅僅是呈現真相,不僅僅是報導新聞,而是要表達生命的至高無上。在那一刻,新聞是為了拯救生命,是為了溫暖生命,是為了鼓舞生命,這也是新聞的最高價值。陳慶港《走出北川》拍下的那個瞬間,正是記錄了一個國家對生命的無限尊重,為搶救每一個生命“不拋棄、不放棄”的偉大精神,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民在巨大災難面前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偉大精神。許多媒體在報導這幅作品獲荷賽金獎時,都使用了“抗震精神感動世界”的大標題。

作品榮譽

《走出北川》獲得第52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荷賽)突發新聞類單幅一等獎,荷賽是公認的全球最權威的新聞攝影大賽,有“新聞攝影界的奧運會”之稱,而突發新聞類單幅一等獎是荷賽最具含金量的獎項,陳慶港不僅為中國記者實現了荷賽創辦50多來在突發新聞類獎項中零的突破,更一舉問鼎最高獎。許多業內專家評價,其意義就如劉翔在奧運會上實現110米欄奪金的重大突破,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國內數百家媒體都報導了包括《走出北川》在內的中國攝影記者在荷賽獲獎的訊息。2009年5月3日,陳慶港赴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領獎,在頒獎典禮上做主旨演講,並在影展的《走出北川》作品前接受歐洲電視台等國外媒體的專訪。

社會評價

陳慶港的這幅《走出北川》,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鮑洪俊認為,陳慶港在荷賽獲獎,不僅是記者的職業殊榮,也是杭州、浙江乃至中國新聞界的驕傲。浙江省記協主席馬雨農認為陳慶港的《走出北川》是一流新聞攝影精品,將永遠留在2008年歷史的畫冊上。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新華社研究員胡穎評價,陳慶港的《走出北川》,有豐富的鏡頭語言,體現了對生命的尊重、溫暖和鼓勵,奪得荷賽金獎,不僅是他個人的成功,也不僅是浙江記者的成功,而是中國記者的成功。人民攝影報社長兼總編輯霍瑋說,陳慶港這幅作品《走出北川》,無論是從拍攝的技巧,筆調的處理,都無可挑剔。新華社浙江分社副社長、總編輯何玲玲認為,《走出北川》傳遞了一種精神,傳遞了職業新聞人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飽含著人文關懷和人文精神。著名攝影評論家、中國攝影金像獎評審、新華社高級編輯陳小波說,荷賽對於中國攝影師來說,曾經是一個不可能達到的遙遠的夢想,而陳慶港們創造了奇蹟。

作者說明

陳慶港:1966年生,江蘇連雲港人,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攝影系,曾就職於《大眾用電報》、《蒼梧晚報》攝影部等多家媒體,後為杭州日報首席記者。代表作《走出北川》獲得52屆荷賽突發類新聞一等獎。曾就職於多家媒體,為杭州日報首席記者。《走出北川》獲得52屆荷賽突發類新聞類單幅一等獎,主要作品有:《20世紀末中國貧困地區貧困家庭狀況調查》《細菌戰調查》《外省人—農民工生存調查》《中國慰安婦》《灰度空間—抑鬱症》等。其中《中國慰安婦》2005年獲首屆國際新聞攝影大賽金獎,《灰度空間—抑鬱症》2007年獲國際新聞攝影大賽金獎。
陳慶港陳慶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